二奶賦

二奶賦

二奶賦,是由網友編寫的,是根據社會當前有不少女孩熱衷於做二奶,追求奢靡生活,出賣自己的青春,不計後果我行我素,從而由感而發。目的是為了揭露二奶現象,和二奶背後的慘狀,以告誡一些年輕的女孩,要自愛自重!不要被社會上一些表面現象所蒙蔽。

(圖)二奶賦二奶賦

全文

(圖)二奶賦二奶賦

序曰:二奶者,雅曰側室,偏房,嬌妾,如夫人;俗稱情婦,相好,姘頭,小老婆。至於其別稱,因人而異,且多有獨創,不煩贅述。考二奶出典,蓋舊時每稱正室為大奶奶,因廁其後,故曰二奶,依次亦可有三奶、四奶,以至於N奶也。二奶蓋其略稱也。南方某公有“十三金釵”,北方某公召集二十二個情婦舉辦“群芳宴”,中原某公運用MBA管理二奶,均極一時之盛也。

娥眉不肯讓人,投懷送抱有術;狐媚偏能惑主,撒嬌專寵稱能。未必豆蔻處子、閨閣淑女,少長皆宜;亦非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靚醜兼容。

或傍老闆,紙醉金迷,但覺有錢幸福,何論是大是小;或傍達官,仗勢弄權,享受無數馬屁,更可收金掠銀;或傍名士,獻身揚名,速成學者專家,儼然紅粉翹楚;或傍洋夷,拾遺補缺,不求宜室宜家,但求美圓綠卡。

每每相識於歌廳舞榭,升華於飯店商場,消魂於明月清風,顛倒於青山綠水。彼不知有兒,無論家室;此不求長久,只要擁有。彼求秀色可餐,此為攀炎附勢。各相所思,兩廂情願。遂見乎,入則豪華別墅,出則摩登香車;穿則名牌時裝,戴則稀世珍寶,食則龍肝鳳膽,飲則瓊漿玉液。是以一做二奶,便為貴族,躋身上流社會,周鏇燈紅酒綠,遂為淑女也,名媛也,貴婦也,萬千寵愛在一身,二奶於我何有哉!虛榮之心生也,僥倖之意得矣。

然則,尊嚴出賣給享樂,孽情哪能有正果。大庭廣眾難免提心弔膽,幽會密約猶如偷雞摸狗。生兒育女,不知有父;立身處世,何求名分?更那堪,每倚樓眺望,過盡千帆皆不是;空織回文,惟有孤燈對愁眠。坐視帶長,轉看腰細。那邊廂,又有新人笑懷中;這邊廂,冷月獨照舊時床。或求寵爭幸,即拳腳相加,乃至利刃硫酸毒藥炸彈,奪命追魄。或包養事發,嫡婦問罪,文攻武掠,摧折凌辱;或知恥斷交,彼無賴糾纏,曝露私情,張揚床笫,聚訟公堂,臉面掃地;或姘夫貪賂,一朝敗績,木枷加身,打入天牢,罰沒家產,掃地出門,甚者同陷囹圄,共赴法場。乃為離婦也,棄婦也,怨婦也,犯婦也。過去之恩愛變為斯時之悔恨,昔日之榮耀皆成今天之笑柄。

始亂終棄,有始無終,二奶軌跡,莫不如此。然則前赴後繼者猶義無返顧!嗚呼!哀其不幸,怒其不尊,痛其不棄也!

社會現狀

(圖)二奶賦二奶賦

“二奶”的存在給社會帶來什麼?

從1992年到1996年,婦女投訴丈夫“包二奶”的案件有20246宗;從1996年到1998年直接到省婦聯投訴的“包二奶”案件802宗,且逐年上升,還有大量的隱蔽性的“包二奶”案件則無從統計,更無法追究。

包二奶,首先破壞社會的倫理道德。有人將“包二奶”當做一種時尚,公開帶“二奶”進入各種社交場合,更有甚者,把是否“包二奶”作為衡量一個男人能耐的標準,於是“包二奶”呈上升趨勢;二是“包二奶”現象的存在,誕生了一些“黑戶”孩子。這些無辜的孩子沒有戶口,嚴重地破壞國家的計畫生育政策,成為社會的一大隱患;三是引發官員以權謀私、滋生腐敗。四是導致家庭惡性案件及離婚率上升。殺丈夫、害前妻、慘絕人寰的悲劇時常發生,給社會造成許多不安定的因素。

一隻手拍不響的道理

在社會批判、譴責“包二奶”現象的同時,必須考慮“一隻手拍不響”的道理。難道過錯全在男人身上嗎?男人有錢,有花心的資本,如果沒有女人去看上他的錢,更不想利用姿色去騙取錢,男人的錢會變得像紙一樣不值錢,男人的花心到何處去使?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就有這么一大批略帶姿色和風騷的女人,投男人所好,她們靠本事吃飯沒有本事,出苦力又吃不了苦,乾脆乾起這投資小見效快的“二奶生意”。這是女人的悲哀,更是社會的悲哀。做“二奶”的大多一周才能見上自己“準老公”一兩次面,大部分時間是百無聊賴獨處,這些不甘寂寞的“二奶”們又到處涉獵男人,由此可見,她們的性質已接近於性服務。

受害者到底是誰?

“包二奶”已成為某些地區公開的秘密,有的“二奶”竟然理直氣壯地去面對“正房”,並且恬不知恥地反問:“誰讓你沒有能耐,管不住自己的老公呢?”池莉的小說《小姐,您早》很值得女人們好好反思反思,第三者——“二奶”,第二者——前妻對第一者男人來講都是受害者,今天你的美貌你的姿色替代了滿臉皺紋的前妻,明天當你滿頭白髮再不年輕時,又有更青春、更靚麗的姑娘取代你,到頭來誰又是受害者呢?我們在譴責“包二奶”現象的同時,一方面要教育規勸男人,用法律維護其妻的合法權利;另一方面也要勸告那些插足別人婚姻的“二奶”們,收回你們貪婪的欲望,青春是無價寶,用姿色換回的金錢是最不容易守護的。除了錢,女人們失去了自尊、自愛、自強,失去了青春、感情,失去了很多用金錢買不來的東西,尤其,垂老之時將一無所有。

呼籲社會倫理、道德的回歸,更希望那些做了“二奶”的和準備做“二奶”的女人們,懸崖勒馬,自食其力,找回自我。

延伸

(圖)二奶賦二奶賦

隨著婚姻法的修改,婚外同居的性質已得到了法律的確認。但與此同時,現實生活中也出現了一些與法治精神背道而馳的矯枉過正的做法,如在司法實踐中歧視“第三者”,忽視對他們應有的權益保護等等。一些媒體在報導有關“包二奶”的事例時直接把“第三者”稱為“二奶”,就是一種極不妥當的做法。事實上,這已直接侵害了“第三者”的合法權益,應當及時糾正。

據考證,所謂“二奶”,在解放前是指夫所納之妾。由於中國現行婚姻法及刑法禁止重婚納妾,“二奶”的含意已有了較大的變化。按照時下約定俗成的說法,“二奶”一般是指與已婚男子長期同居生活的女性。但不管如何,“二奶”是對特定女性的貶義稱謂卻早已成為世人的共識。筆者認為,按照現代法治精神和現行立法的規定,將特定當事人稱為“二奶”,是對特定女性合法權益的非法侵害和人格侮辱。

首先,這是對特定女性的人格侮辱,是對特定當事人姓名權的侵犯。公民的姓名權是一種重要的人身權利,一向受到法律的保護。無論在什麼場合,公民的姓名權都應得到尊重而不允許隨意以其它稱謂取代,更不能以綽號及帶有侮辱性的稱呼代替。特定女性與他人非法同居,在道德法律上應受譴責與制裁,但不應受到歧視和其它一切不公正的待遇。把特定女性直呼“二奶”,乃是對待“第三者”的錯誤與野蠻做法,與法治文明格格不入。

其次是可能出現各種難以預料或無法補救的負面效應。一些媒體直呼女性“第三者”為“二奶”也許有其善良的目的。但它們料想不到的是,這很容易傷害一些無辜的人。在被包為“二奶”的人中,相當一部分女性事先並不知道對方已婚。從此角度看,她們也是道德和法律上的受害者,沒有理由也不容往她們的傷口上再撒一把鹽。更何況,從“包二奶”現象產生的原因上看,最應受譴責的是“包二奶”的人而非他們所包的“二奶”。由此看來,把女性“第三者”直呼“二奶”,絕非對“包二奶”行為進行道德輿論譴責之初衷。

最後,把女性第三者直呼“二奶”其實反映了一種以德代法和以情代法的不良傾向。在奉行法治的二十一世紀,絕不允許將法外因素凌駕於法律之上的封建落後思潮與行為回歸,絕不允許以任何主觀好惡和道德評判取代法律評判。按照現代法治的公正理念,法律不僅要制裁“包二奶”的行為,也要注意依法保護“第三者”的合法權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