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人格

講職業人格,講商業人格,都是為了描述職業中的人格狀態和人格要求,為了人格的不斷完善和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文明在不斷發展,對人的職業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為此,著名實力派管理專家和終端行銷培訓導師高定基先生提出了“事業人格”的觀點。

什麼是事業人格

具備優秀的職業道德,把從事的職業當作自己的事業,和組織榮辱與共,堅守商業正道,注重團隊和諧,積極進取,不斷超越,全力以赴地為組織創造價值,並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樣的人格就是事業人格。

打造事業人格

1.工作和職業
工作就是勞動,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
工作是謀生的手段,職業是謀生的工作。
因為社會分工的不同,我們做不同工作,從事不同的職業。有的在生產線上勞作,有的駕駛飛機,有的給人洗頭,有的推銷產品。
2.職業和事業
職業和事業是兩種不同的心態。
職業是8小時以內的事情,事業不僅僅是8小時的事情。要想獲得成功, 8小時是永遠不夠的。
一位著名企業家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的員工中最可悲也是最可憐的一種人,就是那些只想獲得薪水,而對其他一無所知的人。同一件事,對於工作等於事業的人來說,意味著執著追求、力求完美;而對於工作不等於事業的人而言,意味著出於無奈、不得已而為之。”
3.把職業當事業
把職業當成事業,才可以享受到成功的果實。
比爾·蓋茨先生說:“如果只把工作當作一件差事,或者只將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你依然無法持久地保持對工作的激情。但如果把工作當作一項事業來看待,情況就會完全不同。”
李嘉誠先生說:“無論未來從事何種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一絲不苟,能做到這一點,就不會為自己的前途操心。”
唐駿先生說:“始終將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才會取得了驕人的業績。”
4.這就是我的事業
有這樣一位同事,工作起來,就一個字“專”,他總是快樂而充實得忙碌著。身邊的同事對他說:“老闆給你的薪水也不高啊,你為什麼要這么賣命啊?”他笑道:“我是為我自己,因為這是我的事業。”
紀連海是一名普通的中學歷史教師,卻走上百家講壇,成為學術明星。當主持人問紀連海有什麼成功的秘訣時,他說,自己只是把教師職業當成事業來做。在他看來,工作有兩種:一種是職業,一種是事業,而當中學教師就是他的事業,而不是職業。
因此,以後不要說,這是我的工作。而要說,這是我的事業。那就首先成功了一半。
把職業當事業。這應當是我們永遠持有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工作就會投入,工作才有激情。

事業人格的三大原則

1.堅守正道
你在乾一件壞事,幹得很認真,全力以赴,那是不是具有事業人格?當然不是,事業人格的第一個原則必須是堅守正道。你的牛奶賣得非常好,可裡面有三聚氰胺,危害社會,哪怕你最努力,最負責,也不能說是事業人格。
2.對自己負責
你在為誰工作?如果不弄清這個問題,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畢其一生,你可能都與成功無緣。在今天這個浮躁的時代,我們需要用什麼去重新點燃工作激情,實現自我價值?很簡單,就是——對自己負責。所以,你就是為自己工作。
是不是對自己負責,只要問一句話:如果我是老闆,我會怎樣做?
3.全力以赴地工作
你是盡力而為,還是全力以赴?受傷的兔子和獵犬的故事你已經耳熟能詳。
王永慶先生說:“一個人把工作當成是職業,他會全力應付;一個人把工作當成是事業,他會全力以赴。”
全力應付與全力以赴讀起來只有一字之差,而意義卻天壤之別。對於工作,我們不僅要把它當成一種職業,更要把它當成一種事業。珍惜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

從職業經理人到事業經理人

事業經理人概念是婷美集團董事長周楓提出的。周先生認為,不要把工作當作職業,而要當作一份事業,並據此提出了事業經理人的概念。
事業經理人與職業經理人有一些明顯的差異:職業經理人的目標是在市場上盈利,事業經理人不僅在市場上盈利,還要在事業上獲得成功;前者以求得功名利祿為主,後者要事業價值;前者把短期利益看得很重,後者更看重長期利益;前者在企業發展受阻時會選擇“跳槽”,後者會主動創造條件使企業進一步發展;前者給企業留下的常常是豐厚的物質財富,後者留下的還有精神財富。
所以,不要說自己是職業經理人,而要說自己是事業經理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