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嬪妃

乾隆嬪妃

乾隆帝16歲大婚,原配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妃嬪42人,其中皇后三位(孝賢純皇后、皇后那拉氏、孝儀純皇后),皇貴妃5位,貴妃5位,妃6位,嬪6位,貴人12位,常在4位,答應1位。

基本信息

皇后

孝賢純皇后
乾隆嬪妃乾隆嬪妃

孝賢皇后富察氏(1712——1748),滿洲鑲黃旗人,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十二日(農曆,下同),雍正五年七月賜婚成為寶親王嫡福晉,時年十六歲(虛歲,下同)。雍正六年十月生皇長女,八年生皇二子永璉;九年五月二十四日又生皇三女固倫和敬公主,乾隆十一年生下皇七子永琮。乾隆二年以金冊金寶冊立富察氏為皇后,時年26歲。皇后性情節儉,平日冠飾皆草線絨花,不御珠翠。但皇長女、永璉、永琮先後夭折,皇后悲痛萬分。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她在南巡途中,在德州崩逝,終年三十七歲。諡號為:孝賢誠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順輔天昌聖純皇后,葬裕陵。

烏喇那拉氏

烏喇那拉氏(1718——1766),滿洲正黃旗人,佐領那爾布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乾隆即位之前即為其藩邸側福晉,為雍正帝親賜。乾隆二年冊為“嫻妃”,時年20歲。十年十一月冊為貴妃。孝賢皇后去世後在皇太后的主持下成為新皇后。那拉氏於乾隆十七年生下皇十二子永璂,十八年生皇五女,二十年生皇十三子永璟。乾隆中年以後生活日漸淫靡,皇后失寵,帝後感情日漸淡薄。三十年(1766)南巡之時終於決裂,烏喇那拉氏憤然剪去頭髮,觸犯國忌,被打入冷宮。後宮由皇貴妃魏佳氏代為管理。次年七月十四日薨,終年49歲。葬於裕陵妃園寢純惠皇貴妃墓穴內,無享祭。

孝儀純皇后

孝儀皇后魏佳氏(1727.10.23——1775.2.28),漢軍,為正黃旗包衣管領下人,後抬入滿洲鑲黃旗。是內管領清泰之女,雍正五年重陽節出生,小乾隆十六歲。初入宮為貴人,乾隆十一年封令嬪,十四年晉為令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十四子永璐,二十三年生皇九女。二十四年晉為貴妃。二十五年(1760年)生下皇十五子永琰(即後來的嘉慶皇帝),時年34歲。二十七年生皇十六子。三十年晉升為皇貴妃。次年生皇十七子永嶙。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崩,年四十九歲,謚令懿皇貴妃。襯葬裕陵地宮。嘉慶皇帝即位,謚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后。

皇貴妃

皇貴妃慶恭皇貴妃
乾隆皇帝共有五位皇貴妃,兩位生前得封,三位死後追封。

慧賢皇貴妃高氏(?——1745)大學士高斌之女,原為包衣,後入滿洲鑲黃旗。嘉慶二十三年正月,命玉牒內改書為高佳氏。初為藩邸側福晉,乾隆二年冊為貴妃,十年正月二十六日薨,年齡在35歲以下。襯葬裕陵地宮,追謚:慧賢。

哲憫皇貴妃 富察氏(?——1735),佐領翁國圖之女,初入侍藩邸,雍正六年生皇長子永璜,九年生皇二女。雍正十三年七月三日乾隆即位前夕薨逝,年齡在25歲以下。乾隆元年追封為哲妃,十年正月諭旨:“大阿哥生母哲妃,著封皇貴妃。”四月謚:哲憫皇貴妃。襯葬裕陵地宮。

純惠皇貴妃 蘇氏(1713——1760),蘇召南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初入侍藩邸,雍正十三年生皇三子永璋。乾隆二年冊為純妃;乾隆八年十二月十四日生皇六子永瑢,十年十一月冊為貴妃,同年十二月生皇四女。二十五年四月晉升為皇貴妃,同月十九日薨,終年48歲。五月追謚:純惠皇貴妃,葬於裕陵妃園寢。

淑嘉皇貴妃 金氏(?——1755),上駟院三保之女,其兄為吏部尚書金簡,正黃旗包衣人。乾隆二年十二月封為嘉嬪,四年生皇四子永珹,六年晉升為嘉妃。十三年生皇八子永璇,十四年四月晉封為貴妃。十七年升皇十一子永瑆。乾隆二十年正月十六薨,年齡約在38歲左右。追謚:淑嘉皇貴妃,襯葬裕陵地宮。

慶恭皇貴妃 陸氏(1724——1774)陸士隆之女,生於雍正二年六月二十四日。乾隆初年為貴人,十六年晉慶嬪,二十四年為慶妃,三十三年為貴妃。三十九年七月十五日薨,時年51歲,葬於裕陵妃園寢。她在乾隆年間雖然不斷晉升,但是並未得到皇貴妃之號。因為她曾經在嘉慶帝年幼時撫育過他,關懷備至,嘉慶帝感念其恩,於嘉慶四年追謚慶恭皇貴妃。

貴妃

淑嘉皇貴妃畫像淑嘉皇貴妃畫像
乾隆帝共有5位貴妃,均為嗣皇帝尊封或身後追封。另有嘉貴妃、慶貴妃尊為皇貴妃。

愉貴妃 珂里葉特氏(1714——1792),員外郎額爾吉圖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四。雍正時入侍高宗藩邸,乾隆初為貴人。乾隆六年生皇五子永琪;同年十一月晉為愉嬪。乾隆十年十一月晉為愉妃。皇五子永琪勤勉好學,多才多藝,擅長騎射,賢淑國語(滿語),乾隆對他很是鍾愛滿意,一度欲立之為儲君。不想永琪未能繼承父母長壽的基因,體弱多病。乾隆三十一年封為榮親王,可惜好景不長,同年三月永琪即永離父母而去(電視劇中說愉妃先死,不確),留下悲痛欲絕的福晉和未成年的兒子,年僅二十六歲。謚曰:純,即榮純親王。愉妃在孤寂和對兒子的追憶中度過二十六年,於乾隆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薨,享年七十九歲。五十八年葬裕陵妃園寢,奉諭照皇貴妃例辦理,一應禮儀與慶貴妃(慶恭皇貴妃)同。

忻貴妃 戴佳氏(?——1764),滿洲鑲黃旗人,總督那蘇圖之女,生年不詳,約生於乾隆初年,生日是五月二十九日。乾隆十八年七月二十日進宮,奉皇太后懿旨:那蘇圖之女戴佳氏著封為嬪,乾隆十九年閏四月封忻嬪。二十年生皇六女,二十二年生皇八女;二女均夭折,未封。二十八年九月晉忻妃,二十九年四月二十八日去世,年齡約在30上下。乾隆二十八年九月奉旨晉封忻妃時的金冊金寶已經造成,尚未接受戴佳氏已經亡故;特在其棺槨前陳設其絹冊、絹寶,並添寫貴妃字樣。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敬事房呈覽貴妃遺物,三十年閏二月初二奉安,以貴妃禮節葬入裕陵妃園寢。

循貴妃 伊爾根覺羅氏(?——1797),滿洲鑲藍旗人,總督桂林之女,生年不詳,生日為九月十七日。乾隆四十一(1776)年入宮為循嬪,因次年孝聖皇太后大喪未舉行冊封禮;四十四年十月補行冊封禮。五十九年十二月晉循妃,嘉慶二年十一月二十日薨。嘉慶四年九月十一日以貴妃禮葬裕陵妃園寢。

穎貴妃 巴林氏(1731——1800),蒙古鑲紅旗人,都統納親之女,生於雍正九年正月二十九日。初入宮為貴人,乾隆十六年冊為穎嬪,二十四年為穎妃。嘉慶三年,太上皇乾隆敕旨:“穎妃在位年久,且年屈七旬,著加恩封為貴妃。”嘉慶帝稱為穎貴太妃,居壽康宮。嘉慶五年穎貴妃七十壽辰,嘉慶同母弟永璘送去壽禮,無兒無女、寡居深宮的穎貴妃十分高興;嘉慶帝得知,十分光火,叫來弟弟訓斥一通,指責他不和自己請示就擅做主張。有了這番訓斥,穎貴妃的古稀壽辰也就索然無味了。二十天后,穎貴妃去世。次年二月十三日葬入裕陵妃園寢。

婉貴妃 陳氏(1717——1807)。陳延璋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雍正時,賜高宗藩邸,乾隆初為貴人,十四年四月冊封婉嬪,五十九年冊為婉妃。嘉慶六年諭:“婉太妃母妃,以前皇考在藩邸時,蒙皇祖所賜,侍奉皇考多年,嗣經晉封貴妃,現在壽康宮位次居首,年躋八十有六,康健頤和,宜崇位號,以申敬禮。應尊封為婉貴太妃。所有應行事宜,著各衙門查照定例預備,於四月十五日舉行。”嘉慶十二年二月初二日薨,享年92歲,為乾隆后妃中最為長壽的一位。嘉慶十二年十一月初三葬於裕陵妃園寢

乾隆帝共有六位妃,其中兩位追封。另有愉妃、穎妃、忻妃、循妃、婉妃尊封為貴妃

舒妃 葉赫那拉氏(1728——1777),滿洲鑲黃旗人,侍郎永綬之女,生於雍正六年六月初一。乾隆六年十四歲時入宮為貴人,同年十一月,冊封為舒嬪。十四年四月晉封為舒妃。十六年(1751)生皇十子。四十二年五月三十日薨,終年五十歲。同年六月其棺槨停於西花園,九月二十日入葬裕陵妃園寢。十二月初一收舒妃遺物。

豫妃 博爾濟吉特氏(1730——1774),塞桑根敦之女,生於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入宮為多貴人,時年已有三十歲。二十四年十二月冊為豫嬪,二十九年七月初四晉豫妃。三十三年四十千秋(壽辰),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終年四十五歲。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葬裕陵妃園寢。

敦妃 汪氏(1746——1806),滿洲正白旗人,都統四格之女,生於乾隆十一年三月初六,比乾隆小35歲。乾隆二十八年八月十八入宮為永常在,時年十八歲。三十六年正月二十七日晉為永貴人,同年十月初十為敦嬪,十一月舉行冊封禮,三十九年九月晉為妃。乾隆四十年乾隆帝65歲時,她在翊坤宮生下皇十女,即後來的十公主。敦妃性情凶暴,恃寵而驕,乾隆四十三年活活打死一個宮女,被降為嬪。嘉慶十一年正月十七日敦妃死去,終年61歲。次年十一月初三葬於裕陵妃園寢。

芳妃 陳氏(?——1801),陳延綸之女,生年不詳,生辰為九月二十四日。乾隆三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為明常在,四十年為明貴人;五十九年十月十二日,由臣工們擬了貴人陳氏晉升為嬪的字樣,乾隆在“茂、翊、芳”三個字裡面選擇了芳字,明貴人由是成為芳嬪。嘉慶三年十月,嘉慶帝奉太上皇敕旨,尊芳嬪為芳妃。嘉慶六年芳妃薨,十一月二十七日葬裕陵妃園寢。

晉妃 富察氏(?——1822),主事德克精額之女,生年不詳。初入宮為貴人;嘉慶二十五年道光帝上諭:“皇祖高宗純皇帝嬪御存者惟晉貴人一人,宜崇位號,以申敬禮。謹尊封為晉妃。”十二月舉行冊封典禮。道光二年十二月初八晉妃薨,道光皇帝尊為皇祖晉太妃,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入葬,為乾隆所有妃嬪中最後一位入葬裕陵妃園寢者。

容妃 和卓氏(1734——1788),和卓氏,生於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回部(今維吾爾族)人,即傳說中的香妃。乾隆二十五年入宮封為和貴人,時年二十七歲。深受皇太后喜愛,進宮第三年冊封為容嬪,時年二十九歲。乾隆三十年隨夫君、太后、皇后、令貴妃、慶妃以及孝賢皇后之弟傅恆等人南巡,一路上乾隆還遵照維吾爾族伊斯蘭教的習俗賞賜給容嬪特製的飯菜。後來她在宮裡有一位回族廚師怒倪馬特專門侍侯。 三十三年六月在皇太后的賞識下晉升為容妃。此後她在宮中深得寵愛,得到無數有別於其他妃嬪的眷顧和賞賜, 就在她臨去世的幾天前還得到了乾隆皇帝單獨賞賜的十個春橘。可惜,她已經不能享用了。五天后,即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容妃薨,終年55歲,葬於裕陵妃園寢寶城東側第二排首位墓穴地宮中。乾隆皇帝還遵照伊斯蘭教的習俗在她的棺槨上刻上了阿拉伯文的“以真主的名義”。

乾隆帝共有6位嬪,其中兩位追封。另有芳嬪尊封為妃。

儀嬪 黃氏(?——1746前),雍正時為高宗藩邸格格,乾隆元年九月封黃氏格格為儀嬪,十一年十月二十七日首批葬入裕妃園寢。

怡嬪 柏氏(?——1757),柏士彩之女。生年不詳,生辰為四月初六日。乾隆六年十一月冊封貴人柏氏為怡嬪。二十二年薨,同年十一月初二日葬入裕妃園寢

恂嬪 (?——1761)霍碩特氏,亦作郭氏,台吉烏巴什之女。生年不詳,生辰為十二月二十四日。乾隆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日新封郭常在,二十五年晉郭貴人,二十六年八月扈從木蘭,八月二十七日突發急病,薨於行在。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與純惠皇貴妃一同葬入園寢。二十七年五月追封恂嬪,同年九月十三日收回其遺物。

誠嬪 鈕祜祿氏(?——1784前),二等侍衛兼佐領穆克登之女,生年不詳,生辰為九月二十九日。乾隆二十二年六月初九進宮,新封蘭貴人。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封誠嬪,四十二年因孝聖皇太后喪,未舉行冊封禮。四十四年補行冊封禮。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初八日葬入裕妃園寢。

慎嬪 拜爾葛斯氏(?——1765),德穆齊塞音察克之女,生年不詳,生辰為四月十一日。乾隆二十四年六月十九日新封伊貴人,二十七年五月冊封為慎嬪。二十九年薨;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敬事房呈覽慎嬪遺物。乾隆三十年葬入裕妃園寢。

恭嬪 林氏(?——1805),拜唐阿佛音之女,生年不詳,生辰為十二月二十六日。初封林常在,乾隆十六年六月賜號林貴人。五十九年十二月,林貴人冊封為嬪,所擬的字樣有“恭、肅、雍”三字,乾隆帝從中選擇了恭字,林貴人由是成為恭嬪。嘉慶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薨,年七十餘;嘉慶十二年十一月初三葬入裕妃園寢。關於貴人這一稱號,《稱謂錄》卷十載:“東漢定製,皇后以下,即貴人也。本朝(清)貴人,位在妃嬪之下;而貴人之下,即為常在、答應。同此一稱,而位只尊卑與東漢時易矣。”裕妃園寢所贓貴人,生年不詳者占絕大多數,惟有一位順貴人生卒年清楚。

貴人

白貴人 某氏(?——1805前)生年不詳,生辰為六月十七日。乾隆十五年時為白常在,至五十九年十月二十四日封為白貴人,嘉慶十年三月十七日葬入裕妃園寢。

金貴人 某氏(?——約1778)生年不詳,生辰為九月十一日。乾隆四十一年與循嬪一同入宮,五月初八新封金常在;四十二年九月十一日封金貴人。四十三年九月初九葬入裕妃園寢,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呈覽金貴人遺物。

慎貴人 某氏(?——約1781)生年不詳,生辰為十月十八日。乾隆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新封武常在,四十五年為慎貴人。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二收 慎貴人遺物,四十九年九月初八日與誠嬪一同葬入裕妃園寢。

新貴人 某氏(?——約1775) 生年不詳,生辰為八月初八日。乾隆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新封新常在,四十年閏四月初九日新貴人遺物交上,四十九年九月初八日與誠嬪、慎貴人一同葬入裕妃園寢。

瑞貴人 索淖洛氏(?——約1766)禮部尚書德保之女。生年不詳,生辰為正月十九日,乾隆二十多年時為貴人;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收瑞貴人遺物,九月二十八日葬裕妃園寢。

福貴人 某氏(?——1765),生年不詳,生辰為正月十九日,與瑞貴人同。乾隆二十八年十月初三日新封福常在,二十九年八月初五日福貴人發病死於承德;十一月二十六日收福貴人遺物,三十年閏二月初二葬入裕妃園寢。

秀貴人 某氏 (?——1745),乾隆十年十月十四日薨,次年十月二十七日與儀嬪等首批葬入裕妃園寢。

壽貴人 柏氏(?——1809),生年不詳,生辰為八月二十日。乾隆二十九年三月二十日新封那常在,五十九年晉壽貴人。嘉慶時,仁宗嘉慶帝尊為壽太貴人。嘉慶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薨,三月十八日葬入裕妃園寢。

順貴人 鈕祜祿氏(1748——1788),總督愛必達之女,乾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生。乾隆三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進宮初封常貴人,時年十八歲,比乾隆小37歲。乾隆三十三年十月冊封為順嬪,四十一年六月詔晉順妃,四十二年因孝聖皇太后喪,未舉行冊封禮,四十四年與循妃、誠嬪一齊補行冊封禮。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順妃四十千秋。次年正月二十九日降順妃為順貴人,原因不明。不久後抑鬱而終,年四十一。同年十二月十八日葬純惠皇貴妃園寢(即裕妃園寢)。

鄂貴人 西林覺羅氏(?——1808)巡撫鄂樂舜之女,生年不詳,生辰為三月二十四日。乾隆十五年為鄂常在,五十九年十月二十四日封為鄂貴人。嘉慶時,仁宗嘉慶帝尊為鄂太貴人。嘉慶十三年四月二十五日薨。次年三月十八日與壽貴人一同葬入裕妃園寢。

武貴人 某氏(?——約1781)生年不詳,生辰為十月十八日。乾隆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封為武常在;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二日收武貴人遺下物品,四十九年九月初八日與誠嬪、慎貴人、新貴人一同葬入裕妃園寢。

陸貴人 某氏(?——1788前),亦稱祿貴人,與芳妃陳氏同為來自江南的漢族女子。生年不詳,生辰為九月二十三日。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新封祿常在,四十年為祿貴人,五十三年十二月十八日與順貴人一同入葬裕妃園寢

常在

幾位常在,她們是乾隆帝諸位妃嬪中等級最底的人物,一生不得志,生平記載也很少。

張常在 張氏(?——1745),乾隆十年十月十八日薨,十一年十月二十七日首批葬入裕妃園寢。

寧常在 某氏(?——1781前),生年不詳,生辰為十一月十四日。乾隆二十八年新封寧常在,曾與乾隆一道南巡。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二日收寧常在遺物,四十九年九月初八日與誠嬪、慎貴人、新貴人、武貴人等一同葬入裕妃園寢。

揆常在 揆氏(?——1757前),生年不詳,生辰為七月初十日。乾隆十五年時立為常在,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三日葬入裕妃園寢。

平常在 某氏(?——1778前),生年不詳,為七月十二日生辰。乾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新封平常在,四十三年九月初九與金貴人一道葬入裕妃園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