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脅痛

乾脅痛

中醫學所說的乾脅痛是因肺癆等病變侵及胸膜,灼爍陰液,氣血瘀滯,絡脈不和。以胸脅刺痛,乾咳,胸膜摩擦音等為主要表現的痛病類疾病。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所說的乾性(纖維素性)胸膜炎。乾性胸膜炎是結核性胸膜炎早期表現,此時胸膜充血、水腫、表面有少量纖維蛋白性滲出物。在臨床上起病急、發熱,並有輕度胸痛,咳嗽或呼吸時疼痛加劇。

解釋

乾脅痛之名見《醫學入門》卷五。(西醫病名:乾性(纖維素性)胸膜炎)

乾脅痛是因肺癆等病變侵及胸膜,灼爍陰液,氣血瘀滯,絡脈不和。以胸脅刺痛,乾咳,胸膜摩擦音等為主要表現的痛病類疾病。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所說的乾性(纖維素性)胸膜炎。

檢查

1、常有肺癆病史,或有顴紅,盜汗,消瘦,疲乏等癆病表現,血沉增快。

2、胸脅刺痛為主症,主要位於胸下部前側面,深呼吸或咳嗽時加劇,常伴發熱,乾咳等症。

3、體檢可發現患側呼吸運動受限。局部壓痛及呼吸音減低,腋下有局限的胸膜摩擦音。

4、X線檢查未發現胸腔有明顯積液影象,患側呼吸運動受限制,橫膈活動減弱。

[鑑別診斷]

1.懸飲:檢查顯示胸腔有明顯積液。乾脅痛常為其前、後期病變。

2.脅肋痛:沿肋骨相引掣痛,且患區常有感覺異常,一般無發熱、咳嗽、胸膜摩擦音等症。

3.肝著[著]:常有肝癉病史,病變部位在右脅下及脅內而非胸廓,一般有肝功能異常。

4.胸痹(心痛)、厥[真]心痛:年齡一般較大,疼痛位於左胸,向左臂部放射,勞累後發作,心電圖檢查有特徵性改變。

鑑別診斷

胸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症狀,原因頗多,且胸痛的部位和嚴重程度,並不一定和病變的部位和嚴重程度相一致。外傷、炎症、腫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組織損傷刺激肋間神經,膈神經,脊神經後根和迷走神經公分布在食管,支氣管,肺臟,胸膜,心臟及主動脈的神經未梢,均可引起胸痛。

心絞痛(anginapectoris)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以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症。其特點為陣發性的前胸壓榨性疼痛感覺,可伴有其他症狀,疼痛主要位於胸骨後部,可放射至心前區與左上肢,常發生於勞動或情緒激動時,每次發作3~5min,可數日一次,也可一日數次,休息或用硝酸酯製劑後消失。本病多見於男性,多數病人在40歲以上,勞累、情緒激動、飽食、受寒、陰雨天氣、急性循環衰竭等為常見的誘因。

側肋骨痛,胸肋關節處疼痛、壓痛、擴胸及上肢活動疼痛加重。右側肋骨痛綜合症多見與青年女性,好發於2-4胸肋關節。可單發,也可多發。病因不十分明確,於外傷有關,故常見於體力勞動者和體操運動員。

肋骨痛:肋骨所對應的背部胸椎有有輕微移位,造成肋神經受卡或粘連,就會有痛。在痛的點上有肌肉損傷產生無菌炎站刺激肋神經造成痛。咳嗽、深呼吸或打噴嚏時疼痛加重。

緩解方法

1、肝火犯肺證:胸脅刺痛,乾咳陣作,咳時面紅,咽乾,自覺有痰而咯之難出,痰少質粘,咳時胸脅疼痛尤甚,口乾苦,舌紅苔薄黃少津,脈弦數。清肝瀉肺。

2、瘀滯胸脅證:胸脅刺痛有定處,入夜尤甚,舌質黯紅,舌有斑點,脈澀或弦。化瘀寬胸、通絡止痛。

3、陰虛火旺證:胸脅疼痛,乾咳少痰,口渴欲飲,午後及夜間潮熱,心煩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滋陰降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