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粥

乾粥是將水放少一點的粥叫乾粥,乾粥有不同的原料與不同做法,也不同的食用效果與美容減肥等保健功能。

概述

乾粥是指用大米等原料煮得乾的粥就要乾粥,乾粥在煮時可以少放點水。不同的乾粥有不同的食用效果與美容減肥等保健功能。

不同方法

小米粥乾粥:養心安神小米粥乾粥:養心安神

乾菜泡軟了再煮。美容減肥粥
小白菜木耳粥
木耳、小白菜與糯米同煮,能潤肺生津,滋陰養胃,降脂降壓,消脂利尿。
減脂提點:清爽減脂 取木耳30克,小白菜250克,糯米100克,加水燒沸後改為小火
銀耳菊花粥
菊花氣味清香,涼爽舒適,銀耳滋陰養身,將它們與糯米同煮為粥,久服能美容輕體,減肥效果佳。
減脂提點:芳香減脂
取銀耳、菊花各10克,糯米60克。同放鍋內,加水煮粥,粥熟後調入適量蜂蜜即可食用。
火慢慢煮至米粒爛透,再加少量的鹽即可
苡仁紅薯粥
苡仁為健脾利水之品,番薯熱量低,有豐富的纖維素,有刮油減肥,健脾胃、降血脂的功效。
減肥提點:營養減脂
取苡仁30克,紅薯300克,糯米100克。將苡仁洗淨,紅薯削皮切塊,與糯米共煮成粥。

背景

乾粥乾粥

中國人幾乎每個人都喝過粥。幼兒時喝米粥長大;生病時喝粥維持水谷的吸納;寒天臘月時,喝一口熱粥能驅寒氣、暖身體;炎夏盛暑時,沒胃口吃飯時,喝一口稀粥能暢快淋漓。
古往今來,粥一直為中國人所喜愛且百食不厭,它水谷交融、柔膩如一,它介乎於湯、菜、飯之間,既有湯羹之營養,又有菜餚之美味,還有米飯之飽腹功能。
早起喝粥,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為柔膩,使腸胃得以滋養。晚間喝粥,由於營養豐富又易消化,因宜亦不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也不至於如吃其他夜宵而肥胖,且能幫助睡眠。廣東潮汕人家日日備有粥,人人日日食粥,所以較少喝“涼茶”。
粳米粥:堪稱“第一補物”
廣東省中醫院藥師佘自強介紹說,大米,又稱為白米、稻米,是中國人的主食之一,常見的有白、紅、黑色等,中醫認為大米性平味甘。

從黏性程度上分,大米有糯米、粳米和秈米三種,糯米黏性最強、秈米最弱,粳米居中,所以喜歡吃粳米的人最多,也即是我們平常主食的米飯或煲粥的大米了。
以粳米煮粥,中醫認為可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強壯筋骨,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是“第一補物”。粥的特點是製作簡易、服食方便,吸收快,不傷脾胃,老少皆宜。大米煮粥時,上面有一層濃滑如膏的稀黏之物,這是米油,也稱為粥油,是補益填精的上品,對病人、產婦、老人及體弱者最宜食用。如單取此米油,加上少許食鹽空腹服下,效果更佳。
其他的如糯米、黑米、紅米等亦可熬粥。糯米配伍蓮子、大棗、淮山煮粥,有健脾益氣作用,適宜於脾虛泄瀉者食用。黑米又名補血糯,是一種營養更為豐富的保健食品,黑米煮粥有補血作用。
小米粥:養心安神

穀類食物中的小麥、玉米、大麥、小米、燕麥、高粱等都可以煮粥,一般在北方較常見。著名的教育家馬寅初先生高壽101歲,服食燕麥粥是他平素的飲食習慣之一。中醫認為燕麥性平味甘,有健脾益氣、補虛止汗、養胃潤腸的功能。燕麥粥還有調整性腺功能,保持皮膚彈性和抑制老年斑形成的療效。小米粥特別容易消化吸收,常用作病人的膳食。
在北方民間還有用高粱配伍甘蔗汁煮成的甘蔗粥,具益氣生津的作用,對老人痰熱咳嗽、口乾舌燥者有食療作用。

消暑粥品

夏日調理用消暑粥品
現正進入夏日,人的胃腸功能因受到暑熱刺激,會相對減弱,易頭重倦怠、食欲不振。佘自強推薦以下幾款理想的調理養生的消暑粥品。
綠豆粥:綠豆性寒味甘,功能清熱解毒止渴消暑、利水潤膚。與粳米共煮為粥,祛暑消煩、生津止渴和清熱解毒效果更佳。
銀花粥:金銀花性味甘寒、氣味清香。先以金銀花30克水煎後取濃汁約150毫升,再加入粳米50克、清水350毫升煮成粥。可預防中暑。同時風熱患者、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最宜食用。
蓮子粥:蓮子有清心除煩、健脾止瀉的功效,蓮子、粳米同煮成蓮子粥,對夏熱心煩不眠有輔助治療作用。
荷葉粥:取鮮荷葉一塊,洗淨切碎,放入紗布袋中水煎,取濃汁150毫升,加入粳米100克,加清水650毫升煮成稀粥,並加入適量冰糖,其粥香甜爽口,為極好的清熱解暑良藥,有解暑、止渴,降低血壓和減肥的功效。
荷葉扁豆豬苓澤瀉粥:這是廣東民間傳統的消暑粥,每逢大小暑時節或天氣很炎熱之時,幾乎家家都熬這消暑粥。其材料以新鮮荷葉、連皮的冬瓜、中藥的豬苓、澤瀉、燈芯花、扁豆、薏米、赤小豆、蓮子等或選其中幾味,配以粳米熬為稀粥,或入糖或入鹽,可甜可鹹。作用為降溫解暑。

藿香粥:取藿香15克(若用鮮品加倍量),加入清水200毫升,煎煮2~3分鐘,去渣留汁。再以粳米50克熬粥,將熟時加入藿香汁煮2~3分鐘即可。藿香性溫味辛,功能理氣化濕,為夏令常用藥。藿香粥對中暑高熱、消化不良、感冒胸悶、吐瀉有理想的防治作用。

特色養生粥

廣東民間特色養生粥
紅豆粥:紅豆有滋補強壯,健脾養胃的功效。紅豆粳米煮粥既能健脾胃又能利水濕。
花生粥:花生有補益脾胃,潤肺化痰,理血通乳之功效。花生粳米煮粥有補養脾胃、潤肺利水、抗衰老的作用,亦可用於血小板減少症。還可加入柴魚乾為柴魚花生粥,有益脾胃、寬中下火之功。
牛乳粥:有補虛損、益肺胃、補氣養血、生津潤腸的功效。對小兒發熱病後胃納欠佳,疲乏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薏米粥:薏米利水,清熱排膿,健脾止瀉。薏米粳米煎粥有健脾除濕的作用。
腐竹白果粥:腐竹是廣州人對豆腐皮的叫法,其性平、味甘、淡,功能清肺、養胃,《綱目拾遺》認為它有“養胃、滑胎、解毒”的作用。白果性平,味甘、澀,功能溫肺益氣,止咳平喘,有滋養、固腎、補肺的功效。腐竹白果粥有養肺養胃的作用,常為早餐粥品,現廣州各酒樓飯店早茶、夜宵皆有。
皮蛋瘦肉粥:皮蛋有斂虛熱、降虛火的功效。皮蛋、豬瘦肉和粳米煮粥是廣東民間常用的降火粥品,有補虛勞,降虛火、去胸中煩熱的作用。
番薯粥:番薯有補中、暖胃的作用,《本草求原》說它能“寬腸胃,通便秘”、“產婦最宜”。《隨息居飲食譜》記載它“煮食補脾胃益氣力”。番薯粳米煎粥有補中、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的功效。廣東民間亦常用於輔助治療老人腸燥便秘,婦女產後便秘等疾病。亦是潮汕一帶民間常用的粥品。
芋頭粥:芋頭功能寬腸散結,芋頭粳米煮粥有散結、寬腸、下氣的功效。對大便乾燥硬結、婦女產後惡露排出不暢等有輔助治療作用。廣州及珠三角一帶亦常以芋頭石螺煲粥,氣味鮮美,也是有名的小食之一。
荔枝幹粥:為廣東東莞、增城一帶民間常用粥品,有生津益血,和脾開胃的功效。荔枝功能生津、益血、理氣,為有名的嶺南佳果。
菜乾粥:廣東民間有名的“聚火”粥,所謂“聚火”即下火、消炎、去熱氣的意思。以白菜曬乾為白菜乾,用其和粳米煎粥有利咽、生津、下火的作用。
牛百葉粥:牛百葉是廣州人對牛胃的叫法,也叫牛肚。牛百葉煲粥有益氣血,健脾胃,助消化的功效,民間常用以治療小兒病後虛弱,食欲不振,氣血不足等疾患。牛百葉功能補虛弱,益脾胃。烹調時要注意的是用食鹽把牛百葉搓洗乾淨,切成小塊。

鯽魚糯米粥:民間常以之治脾虛食欲不振,日漸消瘦,肌肉乏力等症,亦是病後體虛的飲食調養粥品。鯽魚有和胃、通陰利水的功用。要注意的是最好用紗布袋裝好鯽魚再同煲,以免魚骨掉進粥內。
木棉花粥:又稱為祛濕粥,有利濕的功效,民間常用以輔助治療尿道炎、腸炎、濕疹、暑癤等症。木棉花功能清熱、利濕、解毒、止血。

健康粥歌

生病可用粥來調養
民間流傳的健康粥歌,是普羅百姓智慧和經驗的結晶,生動形象,概括了各種粥的功效。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蓮;要想皮膚好,米粥煮紅棗;氣短體虛弱,煮粥加山藥;治理血小板,花生衣煮粥;心虛氣不足,桂園煨白粥;要治口臭症,荔枝能除根;清退高熱症,煮粥加蘆根;血壓高頭暈,胡蘿蔔粥靈;要保肝功好,枸杞煮粥好;口渴心煩躁,粥加獼猴桃;防治腳氣病,米糖煮粥飲;腸胃緩瀉症,胡桃米粥燉;頭昏多汗症,煮粥加薏米;便秘補中氣,藕粥很相宜;夏令防中暑,荷葉同粥煮;若要雙目明,粥中加旱芹。”

原料

主料:粳米100克
輔料:葡萄乾 50克
調料:白砂糖 5克 各適量

製作方法

1. 將葡萄乾揀淨,用冷水略泡,沖洗乾淨;
2. 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乾水分;
3. 鍋中加入約1200毫升冷水,倒入葡萄乾、粳米,先用旺火煮沸;
4. 再改用小火熬至粥成,下入白糖調好味;
5. 再稍燜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