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技術

通常,在乾燥技術的開發及套用中需要具備三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術。 此外,種類繁多、各具用途也是乾燥技術的一個特點。 乾燥技術種類繁多、各具用途的特點。

概述

乾燥技術有很寬的套用領域。面對眾多的產業、理化性質各不相同的物料、產品質量及其他方面千差萬別的要求,乾燥技術是一門跨行業、跨學科、具有實驗科學性質的技術。
通常,在乾燥技術的開發及套用中需要具備三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術。
第一是需要了解被乾燥物料的理化性質和產品的使用特點。
第二是要熟悉傳遞工程的原理,即傳質、傳熱、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等能量傳遞的原理。
第三要有實施的手段,即能夠進行乾燥流程、主要設備、電氣儀表控制等方面的工程設計。
顯然,這三方面的知識和技術不屬於一個學科領域。而在實踐中,這三方面的知識和技術又缺一不可。所以乾燥技術是一門跨行業、跨學科的技術。

現代乾燥技術雖已有一百多年的發展史,但至今還屬於實驗科學的範疇。大部分乾燥技術目前還缺乏能夠精準指導實踐的科學理論和設計方法。實際套用中,依靠經驗和小規模試驗的數據來指導還是主要的方式。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原因之一:是乾燥技術所依託的一些基礎學科(主要是隸屬於傳遞工程範疇的學科)本身就具有實驗科學的特點。例如,空氣動力學的研究發展還要靠“風洞”試驗來推動,就說明它還沒有脫離實驗科學的範疇。而這些基礎學科自身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和決定了乾燥技術的發展水平。

原因之二:是很多乾燥過程是多種學科技術交匯進行的過程,牽涉面廣、變數多、機理複雜。例如在噴霧乾燥技術領域,被霧化的液滴在乾燥塔內的運行軌跡是工程設計的關鍵。而液滴的軌跡與自身的體積、質量、初始速度和方向及周圍其他液滴和熱風的流向流速有關。但這些參數由於傳質、傳熱過程的進行,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而且初始狀態時,無論是液滴的大小還是熱風的分布都不可能是均勻的。顯然,對於如此複雜、多變的過程只憑藉理論計算來進行工程設計是不可靠的。

原因之三:是被乾燥物料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其理化性質也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物料即使在相同的乾燥條件下,其傳質、傳熱的速率也可能有較大的差異。如果不加以區別對待,就有可能造成不盡人意的後果。例如某些中草藥的乾燥,雖然同屬一種藥材只因為藥材產地或收穫期存在區別就須改變乾燥條件,否則產品質量就會不合格。

以上三方面的原因決定了乾燥技術的開發與套用要以試驗為基礎。但乾燥技術的這些特點往往被人有意或無意地忽視。製造廠商由於試驗裝置缺乏或類型不全(這在我國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經常迴避應做的乾燥實驗,而用戶由於不了解乾燥技術的特點,也經常放棄進行必要試驗的要求。其結局是裝置使用效果不佳,甚至於報廢。因此,建設工業乾燥裝置尤其是較大的裝置之前,一定要進行充分的、有說服力的試驗,並以試驗結果作為工業裝置建設的依據。這是乾燥技術套用的顯著特點。

此外,種類繁多、各具用途也是乾燥技術的一個特點。每一種技術都有自己適宜套用的領域。在工程實踐中,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用的乾燥技術種類。這對投資費用、操作成本、產品質量、環保要求等方面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如廂式乾燥、噴霧乾燥、鏇轉氣流快速乾燥三種模式。廂式乾燥生產白碳黑雖然生產效率低、人員勞動強度大,但產品質量好,與橡膠混煉後所生成的製品扯斷強度值較高。鏇轉氣流快速乾燥設備緊湊、投資少、生產效率高,但所生成的橡膠製品的強度指標卻是三者間最差的。噴霧乾燥生產白碳黑,產品各項指標在三者間居中,但具有產品流動性好、粉塵污染小, 深受用戶及本廠操作者歡迎的特點。在20 世紀90 年代,為白炭黑生產中採用哪種乾燥方式更為先進的問題,曾在我國乾燥界引發過爭論。其實, 三種設備各有特點,選用哪種類型的技術要看用戶自身的條件和產品要求。不存在哪種技術更為先進的結論。

乾燥技術種類繁多、各具用途的特點。所以在套用中要仔細比較、慎重選擇技術方案, 而通過乾燥試驗來考核技術方案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