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熱空氣滅菌法

乾熱空氣滅菌法是指在160-170℃溫度下,利用熱輻射和滅菌器內熱空氣的對流以殺滅微生物及其芽抱的方法

乾熱空氣滅菌法指在160-170℃溫度下,利用熱輻射和滅菌器內熱空氣的對流以殺滅微生物及其芽抱的方法。乾熱滅菌法在滅菌溫度下應保持2小時以上。決定此過程的時間,一般應包括:滅菌物品達到烘箱內滅菌溫度的合理遲滯時間,完成滅菌的適宜的保溫時間,以及滅菌物品恢復於室溫的冷卻時間。不同的溫度滅菌過程所需的時間也不同:140℃必須在3小時以上,160-170℃在2小時以上。260℃為45分鐘。由於滅菌過程時間長,因此有些物品不宜採用此法,如纖維織品160℃以上開始變焦,許多化學藥品也不能用乾熱滅菌法,只有少數藥物的粉針劑(如苯巴比妥鋼)可在150℃乾熱滅菌1小時,磺膠等遇高熱熔化或易分解的藥物,一般採用140℃3小時滅菌。

基本簡介

乾熱滅菌法是指在乾燥環境(如火焰或乾熱空氣)進行滅菌的技術。一般有火焰滅菌法和乾熱空氣滅菌法。
1.火焰滅菌法是指用火焰直接燒灼的滅菌方法。該方法滅菌迅速、可靠、簡便,適合於耐火焰材料(如金屬、玻璃及瓷器等)物品與用具的滅菌,不適合藥品的滅菌。
2.乾熱空氣滅菌法是指用高溫乾熱空氣滅菌的方法。該法適用於耐高溫的玻璃和金屬製品以及不允許濕熱氣體穿透的油脂(如油性軟膏機制、注射用油等)和耐高溫的粉末化學藥品的滅菌,不適合橡膠、塑膠及大部分藥品的滅菌。
在乾熱狀態下,由於熱穿透力較差,微生物的耐熱性較強,必須長時間受高溫的作用才能達到滅菌的目的。因此。乾熱空氣滅菌法採用的溫度一般比濕熱滅菌法高。為了保證滅菌效果,一般規定:135-140攝氏度滅菌3-5h;160-170攝氏度滅菌2-4h;180-200攝氏度滅菌0.5-1h。
乾熱滅菌法細菌的繁殖體在乾燥狀態下,80℃~100℃1小時可被殺死;芽胞需要加熱至160℃~170℃2小時才殺滅。乾熱滅菌的方法有①焚燒:用火焚燒是一種徹底的滅菌方法,破壞性大,僅適用於廢棄物品或動物屍體等;②燒灼:直接用火焰滅菌,適用於實驗室的金屬器械(鑷、剪、接種環等)、玻璃試管口和瓶口等的滅菌;③乾烤:在乾烤箱(hotairsterilizer)內進行,加熱至160℃~170℃維持2小時,可殺滅包括芽胞在內的所有微生物。適用於耐高溫的玻璃器皿、瓷器、玻質注射器等;④紅外線(infrared):是波長為770nm~1000μm的電磁波,以1μm~10μm波長的熱效應最強。紅外線的熱效應只能在照射到的表面產生,不能使物體均勻加熱,常用於碗、筷等食具的滅菌;⑤微波(microwave):波長為1mm~1000mm的電磁波統稱為微波,可穿透玻璃、塑膠薄膜與陶瓷等物質,但不能穿透金屬表面。微波爐的熱效應分布不均勻,滅菌效果不可靠,用於非金屬器械及食具消毒。

相關詞條

霉變煅炭粒密度
露潤離子透入劑臨界相對濕度
雷公炮炙十七法蜈蚣片露烏賊骨口腔用膜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