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秘

九秘

道教九秘出自葛洪《抱朴子》(內篇)——卷十七 登涉篇。原文為:抱朴子曰:"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辟。要道不煩,此之謂也。"

​基本信息

九秘九秘

道教九秘出自葛洪《抱朴子》(內篇)--卷十七 登涉篇。原文為:

抱朴子曰:"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辟。要道不煩,此之謂也。"

辰東小說《遮天》中上古世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道家無上秘法。《九秘》本為一體,但由於過於逆天,為大道所不容,在上古年間被一分為九,有幾種已經疑似失傳。至今書中已提到"皆"字秘、"斗"字秘、"行"字秘、"兵"字秘、"前"字秘、"者"字秘和"組"字秘。"斗"字秘可演化無上攻擊秘法,由姜家神王姜太虛在紫山中傳予葉凡。"皆"字秘可提升自身十倍屬性,但是觸發機率比較低。"前"字秘可預知凶吉,為北原王家的"北帝"王騰所掌握。"行"字秘掌握極高速度,上天遁地無所不能,修至極高境界甚至可以窺探時間領域,葉凡從天庭秘卷中習得。"兵"字秘可掌控天下一切兵器,甚至一切物做為兵器為己所用。"者"字秘為無上療傷聖法,肉體、靈魂皆可恢復。"組"字秘專精符文陣法一道。九秘共"臨、兵、斗、者、皆、數、組、前、行"這九字真言。 在《抱朴子》中有記載,但只提及默念九秘可趨吉避凶。

抱朴子版本

九秘九秘

現存《抱朴子內篇》版本計有:宋紹興二十二年臨安府榮六郎書籍鋪刻本,明《正統道藏》本,羅振玉敦煌石室本,寶顏堂秘笈本,孫星衍平津館校刊本等。中華書局1985年出版的王明《抱朴

子內篇校釋》。

真正的古本 主要是 宋本 和 明《正統道藏》本。

宋本 是“陣列”

道藏本 是 “數組”

先說說什麼是“道藏”。

道藏是道教經籍的總集,是按照一定的編纂意圖、收集範圍和組織結構,將許多經典編排起來的大型道教叢書。歷朝歷代的政府都會編撰。但是現存最早的是明代的《正統道藏》,宋元版本道藏早已遺失。

宋本 抱朴子 是怎么來的?宋本卷末有刻書牌記五行:“舊日東京大相國寺東榮六郎家,見寄居臨安府中瓦南街東,開印輸經史書籍鋪。今將京師舊本抱朴子內篇校正刊行,的無一字差訛。請四方收書好事君子幸賜藻鑒。紹興壬申歲六月旦日。”

宋,榮六郎這個人就是當時的出版家,不知道從哪弄來了舊本抱朴子內篇,整理出版。出的很不錯,很受歡迎。

這裡說一下,抱朴子是東晉的著作,但是之前散失嚴重。現存的抱朴子大概只有原作的十之四五。

而明代的《正統道藏》是 明成祖即位之初(1403),曾令龍虎山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重編《道藏》,永樂八年(1410),張宇初去世,又令第四十四代天師張宇清繼續主持編藏。

現在再說說,為什麼現在網上搜到的幾乎所有版本都是陣列。因為我們看到的抱朴子版本都是 中華書局1985年出版的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而這本《抱朴子內篇校釋》底本是清朝校本,而清本和宋本是一個系統下來的。 我之前說過歷朝歷代都會編撰道藏。我們當代的道藏叫做《中華道藏》。《中華道藏》把 王明的《抱朴子內篇校釋》 收錄了,也就是說,這個版本是道教,官方推行的版本。

而古籍不能光看年代來判斷其準確信,可信性。他的出版方式也很重要。一個是明朝官方組織道教天師編撰,一個是宋代書販不知道從哪搗鼓出來的古本。

可以說 明代的《正統道藏》是現存最早的得到官方,道教承認的道教典籍版本。

不過畢竟年代太久遠了,到底誰正確難以考證,誰愛信什麼就信什麼吧。我們當代中國現在推行的版本是陣列。

但是辰東明顯選用的明代《道藏》版本的說法。

“數組”和“陣列”的來歷大概就是這樣了。不過說這么多也沒什麼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