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戶鎮

九百戶鎮

九百戶鎮位於河北省唐山市灤州市境西部,距縣城16千米。面積79.86平方千米,人口3.27萬人(2002年)。轄3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南趙莊子村。卑(家店)水(廠)鐵路和卑(家店)楊(店子)公路縱貫境內。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8年屬雷莊公社,1961年建九百戶公社,1984年改九百戶鄉。1997年,面積79.9平方千米,人口3.1萬,轄富家莊、安家樓、翟各莊、九百戶、黃山口、張莊、郝莊、小闞莊、郭各莊、北王莊子、閔莊、劉莊、六百戶、柳新莊、大宋家峪、團山子、高家峪、趙家溝、慶莊子、永興莊、二百戶營、李莊、南趙莊子、樊莊子、宜安、大河灣、小河灣、小井峪、大井峪、河南莊、趙百戶營、河新莊32個行政村。後撤鄉設鎮。

地理位置

九百戶鎮位於河北省唐山市灤州市中部,東連雷莊鎮,南接唐山市古冶區,西臨王店子鎮,北與遷安市沙河驛 鎮接壤。鎮政府駐地趙莊子村。該鎮是1996年3月宜安鄉和九百戶鄉合併組建的鎮,全鎮總面積85平方公里,9635戶,33084人。轄32個行政村,有耕地56086畝。

行政區劃

河北灤州市下轄4個街道、10個鎮:灤河街道、古城街道、灤城路街道、響堂街道、東安各莊鎮、雷莊鎮、茨榆坨鎮、榛子鎮、楊柳莊鎮、油榨鎮、古馬鎮、小馬莊鎮、九百戶鎮、王店子鎮。

1997年,九百戶鎮面積79.9平方千米,人口3.1萬,下轄富家莊、安家樓、翟各莊、九百戶、黃山口、張莊、郝莊、小闞莊、郭各莊、北王莊子、閔莊、劉莊、六百戶、柳新莊、大宋家峪、團山子、高家峪、趙家溝、慶莊子、永興莊、二百戶營、李莊、南趙莊子、樊莊子、宜安、大河灣、小河灣、小井峪、大井峪、河南莊、趙百戶營、河新莊32個行政村。後撤鄉設鎮。

代碼 130223110:~201南趙莊子村 ~202河新莊村 ~203大河灣村 ~204小河灣村 ~205永新莊村 ~206前河南莊村 ~207李莊村 ~208樊莊子村 ~209二百戶營村 ~210宜安村 ~211大井峪村 ~212小井峪村 ~213趙百戶營村 ~214慶莊子村 ~215張莊子村 ~216富家莊村 ~217安家樓村 ~218九百戶村 ~219翟各莊村 ~220小闞莊村 ~221郝莊村 ~222黃山口村 ~223大宋家峪村 ~224團山子村 ~225高家峪村 ~226趙家溝村 ~227北王莊子村 ~228郭各莊村 ~229劉莊村 ~230閔莊村 ~231六百戶村 ~232柳新莊村

基礎建設

灤縣地圖 灤縣地圖

灤州市九百戶鎮境內有企業27個,其中村辦企業1個,私營企業18個,個體8個,總產值1.55億元,利稅1181.1萬元。企業主要經營燒結與鐵石加工,骨幹企業為億源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和喜源團球廠。全鎮有王店子、高城子、龍坨三個集貿市場。其中王店子集貿市場規模較大,於建國後立集至今,逢陰曆三、八為集日,每個集日貿易額在一萬元左右。

該鎮把規範鎮內企業管理作為促進經濟成長的助推器,形成以鐵礦石生產、加工為核心的經濟支柱網路,拉動全鎮經濟迅速增長。一是引導企業採用先進管理方式。採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從生產、管理、帳目等方面引入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引導企業日常管理正規化,改變“家族式”管理方式。並組織企業主到金嶺、櫻花等企業學習,更新觀念,開闊眼界。二是大力實施綠色礦山、綠色廠區建設。針對鐵選、燒結企業環境污染等方面問題,本著“宜種則種、宜植則植”的原則,在全鎮24個礦山企業中植樹8000餘株,栽植側柏、紫穗槐等500畝,引導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注重生態環境和資源的保護。三是做強支柱企業。發揮政府媒介作用,重點加強對櫻花、金嶺等企業的引導扶持,鼓勵企業投入資金,增上項目,進行技改。櫻花鐵礦投資3000萬元,增上鐵精粉生產線一條,年產鐵礦石達到50萬噸,鐵精粉25萬噸,預計實現利稅1.5億元。金嶺公司現有固定資產5000萬元,擁有3.5KV變電站一座,集鐵選、燒結、冶金加工為一體,逐步向工業園區化發展,年可創產值4.5億元,利稅5250萬元。在緊緊把握經濟發展這一中心的同時,該鎮以“實事工程”為載體,紮實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一是加強老區建設。2013年,投資240萬元啟動修建九百戶村至趙家溝村革命老區公路,已完成80%的施工,鋪設水泥路面5公里,預計10月初通車,為民眾出行和礦產資源流通創造良好的交通環境。二是加快小城鎮開發。由石家莊信達規劃設計事務所沿楊柏線公路兩側設計規劃39棟二層商住樓,由金嶺工貿有限公司開發,計畫總投資800萬元。一期工程投資260萬元,已完成18棟二層商住樓地基建設。三是加大基礎教育投入。在2004年投資270萬元遷建金嶺、大河灣兩座國小的基礎上,2013年繼續加大投入,投資120萬元,翻建趙莊子、團山子、九百戶三所國小100間危舊校舍,已完成48間主體建設,使教育教學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經濟狀況

灤州市九百戶鎮緊緊圍繞“質量效益年”活動,堅持把擴大經濟總量、提高運行質量放在工作首位,在工作中抓實抓好三個重點、一個促進,努力最佳化發展環境,著力提升服務質量,經濟和社會實現了協調穩步發展。

1986年以來,鎮內農村經濟全面發展。1986年和2003年全鎮經濟總收入分別為2718.62萬元和16.73億元。2003年比1986年增長60倍。其中農業收入1986年和2003年分別為1516.95萬元和1.48億元,相比增長8.7倍;工業收入1986年和2003年分別為421.55萬元和13.2億元,相比增長31.9倍;第三產業1986年和2003年分別為780.12萬元和1.9億元,相比增長23.2倍。人均純收入2003年為3606元,比1986年增長5.8倍。

2003年全鎮經濟總收入16.73億元。其中農業收入1.48億元,工業收入13.2億元,第三產業1.9億元,人均純收為3606元。2003年底,全鎮有企業1854個,其中鎮辦15個,村辦52個,聯合體及個體1787個,共完成總產值14.68億元,利潤總額1.93億元。主要骨幹企業有河北櫻花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東興鋼管廠、灤縣九興冶煉廠、大井峪飲料廠等。

自然資源

農業資源

灤州市九百戶鎮東、南、西部以種植小麥、玉米、甘薯和栽植林果為主,北部以甘薯、養殖為主,中部以蔬菜為主。1986—2003年,農業投資總額4300萬元,植樹造林81200畝,發展果園9582畝。

礦藏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鐵礦石、花崗岩等。

社會事業

文化教育

灤州市九百戶鎮辦中學1所,完小7所,分小1所,有教職工212名,在校生4355名。1995年以來,辦學條件極大改善。天華中學先後投資200萬元新建了3棟教學樓,新上了微機室、多媒體教室。新建了九百戶國小、大河灣國小和宜安國小的教學樓。

醫療衛生

灤州市九百戶鎮境內有宜安衛生院和九百戶鎮中心衛生院。共有醫護人員81人,大專以上學歷的47名,床位80餘張。設有內科、外科、理療科、心腦血管病專科、婦產科、兒科、口腔科、放射科、化驗室、心電圖等科室,主要設備有X光機、B超機、心電圖儀等。有敬老院一處,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職工4人,容納老人24人,居室設備有彩電、冰櫃、影碟機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