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中學

九江中學

1949年8月九江光復後,國小教育逐步發展。至1948年,國小畢業生人數已逾百人。鄉中人士鹹以九江中學復校運動刻不容緩,無奈原日校董多數物故,鄉中校董胡仁則聯絡奔走,籲請鄉中、旅省以及港澳熱心教育的人士大力贊助,改選校董會,聘請曾文乾為校長,呈請省教育廳核准於1948年9月複課。

基本信息

摘要

九江中學九江中學

基本內容

1949年8月九江光復後,國小教育逐步發展。至1948年,國小畢業生人數已逾百人。鄉中人士鹹以九江中學復校運動刻不容緩,無奈原日校董多數物故,鄉中校董胡仁則聯絡奔走,籲請鄉中、旅省以及港澳熱心教育的人士大力贊助,改選校董會,聘請曾文乾為校長,呈請省教育廳核准於1948年9月複課。複課之初,僅招國中一年級一班,學生三十餘人。 1949年解放以後,學校續辦如故。是時,學校開支不敷的經常費悉由南海縣政府補助,逐漸發展為三級五班,學生人數增至250餘人。1953年,由縣教育局派教師五人到校任教。1954年,縣任命鄒文挺為副校長,原校長曾文乾調佛山一中工作。從此,學校正式成為公辦中學,歸縣教育局領導。學生除招收九江鄉以外,還招收西樵、南莊、丹灶等地學生,宿生增多,陸續擴充校舍,增添設備,學校各項工作,次第開展。 1958年,為適應該縣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增設高中班,新招高中一年級兩班,並將九江華僑中學和沙頭中學併入該校。1960年,教育事業大發展,該校高國中激增至27班,教職員工學生人數達1400多人,成為全縣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完全中學。同年,被評為省先進學校,教師1人出席全國教育戰線的群英大會。1962年開始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學校縮小規模,充實師資,提高質量,穩步發展,1962--1965年間,初高中保持在18--20個班,學生人數一千人左右。十七年來,歷屆初高中畢業生升學考試,均取得較好成績,居全縣中學前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