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醯榖胺酸合成酶缺乏症

發病的年齡不定,最常發病的年齡為新生兒時期。學習能力受損或智力障礙以及生長不佳的後遺症。

簡介

乙醯穀胺酸合成酶缺乏症是尿素循環代謝異常的其中一種,這些疾病是由於酵素缺乏所造成。N-乙醯穀胺酸合成酶(N-acetylglutamatesynthetases,NAGS)表現於肝臟,NAGS參與乙醯輔酶A(acetyl-coenzymeA)和穀胺酸(glutamate)轉變為N-乙醯穀胺酸(N-acetylglutamate,NAG)和CoA之作用。NAG擔任催化胺基甲醯基磷酸酶(carbamylphosphatesyntheses,CPS)的任務,將CPS活化。因此,NAG與CPS間結合的情況決定CPS的活性。NAGS缺乏使得NAG合成不足,影響氨無法進入尿素循環代謝,導致丙胺酸(alanine)、穀胺醯胺酸(glutamine)、穀胺酸(glutamate)、氨的堆積。若無進行治療,病情會逐漸嚴重。
氮大部分來自於蛋白質與胺基酸代謝,而尿素循環是體內移除氮的主要路徑。尿素循環主要在肝臟中表現,其反應有部份是在粒線體,有一部份是在細胞質裡面,能夠把有毒物質(血氨),轉換成較無毒物質(尿素),然後由小便中排出。粒腺體的代謝障礙可能影響尿素生成,導致高血氨症。總體而論,尿素循環是受到NAG合成速度的調控,此酵素催化劑(NAG)開啟氨進入尿素循環。

遺傳模式

NAGS缺乏症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疾病,父母雙方皆為隱性之帶原者(carrier:父母各帶一個有缺陷的基因,但沒有臨床症狀者),病患必須同時帶有兩個缺陷基因(由父母各得到一個)才會發病。只要父母均為帶原者,有25%的機會生下病童,有50%的機會小孩為帶原者。罹病機率並無性別之分。遺傳基因部分尚未明確。由於缺乏篩檢的數據,並無發生率之統計。

症狀

與其他尿素循環代謝異常疾病相同,發病的年齡不定,最常發病的年齡為新生兒時期。症狀與嚴重程度依個人的情況而不同。一般而言可能會出現高血氨狀況,高血氨昏迷的患者可能有腦部傷害與發展遲緩、學習能力受損或智力障礙以及生長不佳的後遺症。高血氨症狀的患者會有腦水腫的危險,可能造成視神經乳頭水腫(papilledema),顱內壓也會增加,若無馬上治療可能導致死亡。肺臟方面,可能會有呼吸急促或過強的情形,晚期也許會呼吸暫停或衰竭。也可能發生中度肝腫大的現象。神經方面,可能會有協調不佳、輪替運動錯亂(dysdiadochokinesia)、張力過低或過強、運動失調、顫抖、抽筋、昏睡。併發症主要為神經病變,包括智力障礙、急性高血氨昏迷,甚或死亡。

診斷

新生兒患者可能會有極高的血氨值,亦可能由於其他指標數值升高才會察覺高血氨。
並無常規的生化檢驗項目提供很確切的提示,例如:患者的血液尿素氮(BUN)並不是高血氨的可靠指標,其BUN可能下降;可能出現呼吸鹼中毒現象;尿中乳清酸(oroticacid)值在正常範圍。
血中的丙胺酸(alanine)及穀胺醯胺酸(glutamine)值會上升。尿中胺基酸檢驗無法作為診斷,但是可以協助排除hyperammonemia-hyperornithinemia-homocitrullinemia(HHH)或lysinuricproteinintolerance(LPI)。患者之尿中有機酸在正常範圍內,可以排除有相似症狀及高血氨現象的有機酸代謝異常疾病。

腦部影像分析

當懷疑腦水腫時可做此項檢查來確認。

肝臟切片

為確診NAGS缺乏症之檢查。

治療

治療的目標是要修正生化上的失調以及確保營養上的需求。於高血氨狀況之下,立即限制飲食蛋白質,加強非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熱量來源,避免代償失調。嚴重高血氨時,禁止蛋白質攝取至血氨恢復正常範圍。
嚴重高血氨時,降低血氨之處理:(1)靜脈注射sodiumbenzoate與phenylacetate;(2)血液透析;(3)靜脈注射葡萄糖液。並維持高熱量飲食。

低蛋白飲食

根據患者的年紀以及疾病的嚴重程度決定蛋白質的攝取量,每個患者的需求是相當不同的。六個月以前,由於是快速生長的時期,患者可能需1.5g/kg/day或者更多的蛋白質;學齡前時期,蛋白質攝取通常降低到1.2~1.5g/kg/day;學齡兒童,則可以降到1g/kg/day。青春期後,蛋白質的量則可以小於0.5g/kg/day。

藥物

藥物提供另一個排除廢物氮的途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