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道爾吉

策倫奧齊爾·丹巴道爾吉(1899-1934)蒙古人民革命黨、人民共和國和人民軍的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

個人履歷

1899年

丹巴道爾吉 生於庫倫,童年出家當喇嘛,

1912-1918年

先後在多家藏傳佛教寺廟和宗教學校學習,會講蒙古語、藏語、滿語和俄語。

1920年末

1920年末開始信仰共產主義。

1921年

1921年加入了蒙古人民(革命)黨。

1921年3月

在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參與了蒙古人民義勇軍的組建,是人民義勇軍的首任政治委員,在軍隊內負責思想政治工作,同年3月和蘇赫巴托爾一起指揮了著名的恰克圖戰役。4-10月,在西部地區同那些拒絕承認革命政府的蒙古可汗和貴族們作戰,擔任西部地區軍隊的政治委員,指揮了包括陶勒博湖保衛戰在內的多次戰鬥並多次負傷。在他的領導下組建了蒙古人民黨西部邊區局和蒙古西部臨時人民政府。

1921年12月-1922年3月

1921年12月-1922年3月擔任人民黨副主席。

1922年初

第三國際挑選他前往彼得格勒(當時這個城市還沒用列寧的名字命名),在第三國際開辦的東方語言學院學習半年。

1922年11-12月

他作為人民(革命)黨的代表出席了第三國際第四次全世界代表大會,並且當選為這個組織的執行委員會委員。

1923年7月回國

擔任人民(革命)黨中央副主席、中央宣傳部部長。

1924年8月

在人民(革命)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黨中央主席,並且在黨的三、四、五、六次代表大會上連任,直至1928年10月。丹巴道爾吉擔任黨的主席職務歷時4年,這使人民(革命)黨的主要領導人任期趨於穩定,同時有助於黨的政策的連貫性。

1925年秋

丹巴道爾吉前往北京,同李大釗等中國[系統過濾]人會見,就兩國革命力量聯合問題進行了會談,同年10月,在中國[系統過濾]和蒙古人民革命黨幫助下,內蒙古人民革命黨成立,他親自率領蒙古人民革命黨代表團出席了成立大會。並且在會議期間會晤了控制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親革命的武裝集團(國民軍)領導人馮玉祥,並且會見許多國民軍的將領。之後,國民軍在他建議下在庫倫設立了一個常駐辦事處。

1928年10-12月

蒙古人民革命黨召開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他被指責為“右傾分子”並且被罷免了一切職務,在黨的決議中這樣評價他對待共產國際和聯共的態度,“表面上歡迎共產國際的代表,但是在討論黨的內部矛盾與鬥爭的具體問題上,就與共產國際的代表對抗”,“不把蘇聯當作我們唯一的、天然的、親密的盟友,不願進一步鞏固與偉大社會主義鄰國的關係”。人民革命黨還認為,他同“中國軍閥馮玉祥保持親密的關係是敵對性的事件”(註:1927年,馮玉祥驅逐了部隊中的蘇聯顧問和[系統過濾]黨員,倒向蔣介石)。在與會的共產國際代表建議下,他在會後被遣返至蘇聯,在莫斯科普列漢諾夫國民經濟學院學習。

史籍記載

根據蒙古史料記載,丹巴道爾吉是人民革命黨的右傾代表人物,在國內政策上,早在1926年他就認為,“反動分子已不在是同黨抗衡的力量,舊的反動分子力量已經瓦解”。在對外政策上,他主張蒙古成為“蘇聯、中國都能認可的、其他許多國家都能承認的中立國”(這似乎比社會主義南斯拉夫狄托推動的不結盟運動早了近半個世紀)。

1930-1931年,在聯共的命令下,蒙古人民革命黨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對他進行了再次審查,儘管他違心地又一次承認錯誤,同時表示“仍將致力於黨的革命事業”,他還是被開除了黨籍。1932年被遣返回國,1934年病逝。同那些蒙冤得以昭雪的同志們所不同的是,人民革命黨至今沒有為他恢復名譽。

個人作品

丹巴道爾吉還是人民革命黨著名的理論家和作家,主要著作有《十月革命與蒙古人民革命黨》、《列寧與東方國家》、《列寧傳略》、《論蘇維埃俄國和共產主義制度》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