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謝斯起義

丹尼爾·謝斯起義

1786年,謝斯起義爆發了。起義發生在麻薩諸塞州,為首的是丹尼爾·謝斯和路克·戴伊。

背景

美國獨立戰爭給大資產階級造成發財的機會,喪心病狂的奸商們利用戰時的困難,不擇手段地掠奪人民。

大陸會議在戰爭爆發後,無限制地發行紙幣,結果,紙幣大大貶值。到1780年,一美元的購買力只有1776年的四十分之一。紙幣貶值引起物價上漲,惡化了勞動人民的生活。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卻使得大商人有可能從囤積居奇中大發橫財。許多奸商買空賣空,一轉手之間就獲得難以計算的暴利。商人們在軍事供應方面更取得驚人的利潤。波士頓的奧蒂斯·安得路斯公司在七個月內賣給政府價值20萬鎊的布匹,賺得了100%到200%的高額利潤。它收購的麵粉每桶只花5美元,但卻以每桶30美元的高價出售給軍隊。還有許多大商人不顧民族利益,而與英國侵略軍作交易,從中牟取暴利。與資產階級大發戰爭財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勞動人民由於戰爭而更加貧困。戰爭期間在英軍的蹂躪下,農民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戰後,由於軍隊復員,糧食的需求大減,價格隨之下降從而農民的收入減少了。農民陷入負債者,不可勝數。到1786年在債務的重壓下,大多數農民處在破產的邊緣。有許多農民由於到期無力償還債務而被捉將官里去,備受囹圄之苦。這一切,推動廣大農民走上鬥爭的道路。

起義經過

1786年,謝斯起義爆發了。起義發生在麻薩諸塞州,為首的是丹尼爾·謝斯和路克·戴伊。謝斯是參加過獨立戰爭的老兵,但是戰後解甲歸田,窮得一文不名,甚至不得不把拉法葉特贈送給他的劍賣掉,以換取餬口之資。戴伊也是一個參加獨立戰爭的戰士,並且是一位優秀的演說家。1786年秋,這兩個人在康科德集合了一批武裝的農民,準備攻打波士頓。政府迅速行動,派軍隊火速前往鎮壓。在一次激戰中,謝斯的起義隊伍被擊敗,結果被迫撤出麻薩諸塞州。但是這只是暫時受挫,不久起義者重振旗鼓,聲勢越來越大,武裝起義隊伍最盛時達到15,000人。在日益擴大的起義的震動下,統治階級驚駭萬狀,他們決定動員全部人力財力和物力去撲滅起義。他們在安納波利斯召開了緊急會議,商討鎮壓的方策。
商人、銀行家、種植場主和工業家們紛紛獻出巨款,以充鎮壓起義的軍費。代表會議決定從各州調集僱傭的隊伍。1787年1月,當謝斯起義軍來到斯普靈菲爾德奪取了兵工廠之後,政府開始與之舉行和談,為的是爭取時間以等待援軍的到來。當時起義者中間有不少人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現在又看到政府提議談判,認為政府已經無力鎮壓了,於是便鬆懈起來,遂為敵人所乘。當政府援軍開到時,政府馬上停止談判,並且下令大舉進攻,把起義隊伍包圍起來。政府當局本想把起義隊伍一個不留地斬盡殺絕。但是政府軍隊中的廣大士兵拒絕這樣做,因為他們同情起義。結果,謝斯等人突圍逃了出來。他們本想重整隊伍,再度與政府軍一決雌雄,但是這時起義隊伍已經元氣大傷,只有少數人繼續追隨他。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就這樣以失敗而終。

分析

這次起義之所以歸於失敗,原因有二:第一,城市的工匠和鄉村的農民之間沒有建立聯盟。如波士頓的工人就反對謝斯起義,譴責起義者為叛亂分子。他們甚至勸州長對"農村平權主義者"採取嚴厲措施。第二,敵人力量強大,遠遠超過了起義者的力量。為了保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及財產,大資產階級在起義者面前表現得團結一致。他們拿出將近兩萬美元來支持政府的鎮壓行動。有的富翁,如斯萬和希金遜,還親身參加鎮壓起義的軍事行動。統治階級總算把起義鎮壓下去了,但是他們對於人民的革命行動的恐懼心理,久久未能消失。他們希望加強國家機器,以便有力量防止和鎮壓未來可能發生的任何人民運動。因此,他們迫切要求廢棄邦聯條例,另外製定一部新憲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