丱

古代兒童束的上翹的兩隻角辮,年幼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丱​
拼音:guànㄍㄨㄢˋ 或 kuàng ㄎㄨㄤˋ
部首:丨
部外筆畫:4
總筆畫:5
筆畫順序:豎提、撇、豎 、橫、豎
五筆86:NJHG 
五筆98:JNHG 
倉頡:VLLLM 
筆順編號:53212 
四角號碼:2277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4E31

基本字義

guànㄍㄨㄢˋ
◎ 古代兒童束的上翹的兩隻角辮。
◎ 年幼。
English
◎ child's hairstyle bound in two tufts; ore

其它字義

kuàng ㄎㄨㄤˋ
◎ 古同“礦”。

詳細字義

丱 guàn

〈名〉
形容兒童束髮成兩角的樣子 [hair in the shape of a horn]
丱發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丨字部】 丱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患切,音慣。同卝。
·齊風總角丱兮。【毛傳】總角,聚兩髦也。丱,幼穉也。【朱傳】丱,兩角貌。 
又【廣韻】呼䁝切【韻會】合猛切【正韻】胡猛切。$同礦。互詳卜部卝字,石部礦字注。

《正韻》

上聲梗韻,礦,亦作卝。去聲諫韻,卝,亦作丱。

《字彙》

丱為總角之丱,卝為銅錫礦之卝。丱卝分而為二,非。

考證

【詩·齊風】總角丱兮。【鄭傳】總角,聚兩髦也。
(謹照原書鄭傳改毛傳)

組詞


丱兮城遺址在黃驊市羊二莊鎮西北2.5公里處

拼音是guan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