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距離跑

中距離跑

田徑運動中的中距離跑一般認為包含有800米,1500米這兩個奧運會正式項目,其餘還包擴1英里跑等非奧運項目。中距離跑作為運動比賽項目的技術,據已有資料看來大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男子800米、1500米、3000米和女子800米、1500米屬於中距離跑。少年的中距離跑項目是:男子800米、1500米,女子400米、800米。

中距離跑中距離跑
田徑運動中的中距離跑一般認為包含有800米,1500米這兩個奧運會正式項目,其餘還包擴1英里跑等非奧運項目。中距離跑作為運動比賽項目的技術,據已有資料看來大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男子800米、1500米、3000米和女子800米、1500米屬於中距離跑。少年的中距離跑項目是:男子800米、1500米,女子400米、800米。

基本介紹

中距離跑中距離跑
男子800米第一個世界紀錄是一八九三年創造的,成績是2’5”,目前的世界紀錄(到一九九七年 八月為止,下同)是1’41”24。1500米第一個世界紀錄是一八九二年創造的,成績是4’24”6,目前的世界紀錄是3’27”37。5000米和10000米的世界紀錄都是一八九七年創造的,成績分別為16’34”6和34’28”8。
女子中跑項目開展較晚,800米第一個世界紀錄是一九二八年創造的,成績是2’16”8,目前的世界紀錄是1’53”28。1500米開展得更晚些,一九七二年才列入二十屆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第一名的成績是4’1”4,目前的世界紀錄是3’50”46,是由中國選手曲雲霞保持。
中跑距離是發展耐長久的項目,長時間的連續的肌肉活動,是這個項目的特點。它一方要求儘量減少能量的消耗,維持一定的跑速,另一方面要求在全程跑中能根據比賽的情況具有加速跑的能力。所以,運動員在跑的全程中,正確地掌握技術和合理地分配體力是非常重要的。要求跑得輕鬆協調,重心移動平穩,直線性強,有良好的節奏;要儘量提高肌肉用力和放鬆交替的能力,既講究動作效果,又注重節省體力。這些要求,跑的距離愈長,它愈顯得重要。
各種距離跑的技術,基本上是相同的。但由於距離的長短和跑的強度不同,所以在跑的技術細節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歷史信息

中距離跑中距離跑
最初項目是880碼跑和1英里跑,從19世紀中葉開始,880碼跑和1英里跑項目逐漸被800米跑和1500米跑項目所替代。有的學者認為,中跑項目最早的正式比賽是1847年11月1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比賽,英國的利蘭(John Leyland)以2分01秒的成績獲得800碼跑冠軍。原為職業選手的表演項目,後逐漸擴展到業餘運動員。運動員比賽時不使用起跑器,聽信號統一起跑。奧運會比賽項目男、女均為800米跑和1500米跑,其中男子項目1896年列入;女子800米跑1938年列入,1500米跑1972年列入。
中距離跑運動項目包括800米跑和1500米跑,這類項目非常需要混合速度力量耐力。成功的運動員能全身心的投入比賽,也能夠把精力放在關鍵的訓練日上。成功完成這類運動項目,除了需要身體技能外,應付比賽中長時間高速度的跑。精神力量也是必不可少的。當你的身體以如此大的強度持續跑,感到非常疼苦時,你要用毅力跑下去。這種毅力是在訓練中增強的。訓練的目的不僅是獲得比賽時需要的耐力,也是為了增比賽時堅持下去的信心。在田徑運動中,中距離跑是最富挑戰性的運動項目之一,它需要足夠強大的生理機能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基於此,在挑選中距離跑運動員時,要確信運動員的工作態度和道德品質。如果挑選的運動員並不是真正熱愛跑步或不喜歡艱苦的訓練,他們是不會為之奮鬥的。

體力特性

中距離跑800米中距離跑
身體特性:另一個需要考慮的是中距離跑運動員的身體特性。大家知道,成功的中距離跑運動員的快肌和慢肌纖維數量的比例大約是50:50,有5%--10%的運動員不成此比例,例如理想的800米選手快肌和慢肌的數量比為60:40,1500米選手快肌和慢肌的比例是40:60。一名優秀中距離跑運動員的快肌和慢肌纖維的數量比在60:40或40:60之間變化。

那么怎樣知道運動員的肌纖維類型。大學教練員把運動員帶進生理實驗室,做肌肉活組織的檢測。當然,這可能對你不起作用。因為這個原因,重點放在縱跳測試可能對你有所幫助。

縱跳測試:想確定什麼樣的條件適合中距離跑這個項目,縱跳測試是一種既簡便又十分準確的測量。讓身材較好的運動員每人抓住一根粉筆,平站在牆邊,儘可能的往上伸展,並在牆上做標記,然後讓運動員從站在地板上的位置開始,向上跳起,並在原來的標記位置上方做新標記。連續這樣做3次,測量原標記高度和跳起後標記的高度之間的距離,然後取平均高度數值。

確定了測試結果後,把運動員分組,兩標記之間距離最大的那組運動員,可以練短跑,中間距離那組運動員,多數在中距離跑中可取的成功,最小距離那組運動員,則可以從事長距離跑。

這種快速判斷,可不因教練員的選擇標準而改變。而且還是運動員肌纖維類型的好指示器。當然在最後分析中,你要選擇的運動員必須有好的身體靈活性和較快的速度。

訓練思想

中距離跑中距離跑
訓練指導思想:我們必須經常預防訓練過多消耗運動員的比賽熱情。有些運動員以訓練課為中心,因此把訓練課看的比實際比賽都重要。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必須把運動員各方面情況記下來。人的個性具有多面性;身體方面、心理和情感方面以及精神方面。正確的訓練計畫必須包括對手這方面的情況。

訓練本身是多方面的。每個人都能戲劇性地提高他的跑速爆發力、靈活性、耐力、力量和自信。要考慮到如果對手的這些素質提高后結果是什麼。最後,在多數的身體活動中,中距離跑訓練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這種學習來自專項訓練,來自包括所有供能系統的訓練,來自傳授頑強的道德品質和比賽精神的教練。名將之約獨家整理,轉帖請註明出處

生理方面:生理方面不僅包括正確的訓練,而且包括理解比賽以及比賽特有的戰術。當制定比賽戰術時,應考慮下面幾點;

比賽距離
你所了解的比賽對手情況
比賽外觀條件
天氣
最近的身體狀態
|對手的訓練水平
個人能力、力量和弱點、包括步頻的判定和領跑或跟跑能力
比賽中參賽選手的人數

提醒你的運動員應該注意;保存40%的體力在賽程的最後1/4部分衝刺。除了特殊情況外,一般不要領跑,除非另有所圖。你可能希望增加步頻,或減小步頻,或想得到戰術上的位置。如果你不領跑,保持跟跑是很關鍵的。跟跑要根據你有效的步長和可信賴的移動距離。名將之約獨家整理

另一個訓練的關鍵因素是恢復和正確的休息(消除疲勞)。當進行大負荷訓練後,身體一定需要充足的恢復,以便達到更好的身體素質水平。不能充分恢復可能導致體力衰竭、受傷或生病。

心理和情感方面:在訓練的心理和情感方面,運動員必須有一個訓練計畫或你們想要跑的線路圖。他們提供即時訓練,短距離、中距離和長距離訓練。記住;制定的目標越高,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也越大。

集中注意力是一種重要的能力,要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訓練中完成的能力是取得最後成功的關鍵。如果運動員不具備這種集中注意力在設定的比賽(或訓練)任務上的能力,那他們將是在浪費以前學習過的技巧。

精神方面:精神方面的訓練,是要確定運動員的那種捉摸不定的特質,如;勇敢、願望、信念、自信和責任是成功的關鍵因素。往往在比賽的前4分鐘賽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大腦而不是身體。鄙視轉帖不註明出處

運動員的精神因素最終體現在比賽中,精神因素決定了運動員能否在重大比賽中控制自己。在所有特質中,這種精神多是在內部產生的。運動員必須具有表現其特性的內在素質。這方面也可以通過熱情、情緒、先前成就的鼓舞和憧憬未來獲得。這種精神是不斷的通過運動員從他身邊獲得的能量來支持的。理解這種精神,它是可以提高和改進的。正確的信念和良好環境能夠提高周身的精神力量。

訓練方法

中距離跑中距離跑
作為中距離跑的運動員應具備較高的速度耐力水平,以高速跑完全程的能力。從生理學角度講 ,該項目屬於極限下強度。在比賽中運動員血液中血乳酸會大量增加,氧債,最大吸氧量及肺活量等生理學指標都表現出較高水平。從而要求運動員必須具備很高的耐血乳酸能力和強有力的心肺功能。
針對以上問題,接下來就介紹幾種中距離跑的訓練方法:
(一)勻速長跑。長時間快節奏越野跑,是發展機體有氧能力的基本手段,這種跑開始會感到缺氧。因此,它既是發展機體有氧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發展機體無氧能力的手段。
(二)間歇練習。能夠很好的提高心肺功能和機體有氧代謝能力,其休息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一般採用走或慢跑的形式。間歇練習比持續練習能使人完成更大的運動量,且鍛鍊的方式有所變化。
(三)法特萊克。是瑞典名詞,意為速度運動,是一種與間歇練習相近的長距離的鍛鍊方法。一般是在大自然中進行,空氣新鮮的地形,地勢變化多端,可以很好的調節鍛鍊者的心情,有利於消除由於動作單調,環境單一所造成的枯燥感和精神疲憊,能提高鍛鍊效果。主要以變速越野跑遊戲的形式,採用快跑,慢跑,間歇跑,變速跑等不同強度的跑和越野走相結合的一種鍛鍊手段。鍛鍊者可根據自己的意願隨時調節鍛鍊的負荷:一般每次鍛鍊的時間可掌握在30分鐘左右。“法特萊克”的地點比較隨意,可減少枯燥感。
(四)綜合練習。是由幾種不同的鍛鍊內容組成,如慢跑,騎腳踏車,徒步,爬山,游泳等防止身體單一練習的枯燥感及過度疲勞症。
上述是一些較為基本且容易掌握的訓練方法,但是 中距離跑是一項強度和訓練量很高的運動,所以在此,特列出一些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第一,準備活動。無論那項運動,它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十分重要的環節。準備活動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訓練的效果,而且可以將運動中的受傷率降為最低,望大家重視。
第二,循序漸進。在中距離跑練習中,沒有一定的量和強度是不行的,而大多數學生中距離跑基礎較差,如果時間短,運動負荷增長太快,學生身體會不適應,心理就會對中距離跑產生畏懼感,從而打消了積極性。增加運動負荷的時間持續長,練習過程中就會逐漸適應。
第三,要學會利用晨脈和運動心率來判斷自己的疲勞程度,從而更好的安排訓練強度。
第四,,整理活動。每次鍛鍊後都應有整理活動,它的主要目的是促進血液的回流心臟,以避免血液過多分布在上肢和下肢而造成頭暈等,整理活動還以減輕劇烈運動後的肌肉酸痛感,使運動疲勞更好的恢復。
中距離跑是一項艱苦的項目。

相關知識

中距離跑中距離跑
中長距離跑是中距離跑和長距離跑的合稱。男子800米、1500米、3000米和女子800米、1500米屬於中距離跑;男子5000米、10000米和女子3000米、5000米、10000米屬於長距離跑。

中長距離跑是發展耐長久的項目,長時間的連續肌肉活動,是這個項目的特點。它一方面要求儘量減少能量消耗,維持一定的跑速,另一方面要求在全程跑中能夠根據比賽的情況具有加速跑的能力。所以,運動員在跑的全程中,正確地掌握技術和合理地分配體力是非常重要的。中長距離跑要求跑得輕鬆協調,重心移動平穩,直線性強,有良好的節奏;要儘量提高肌肉用力和放鬆交替的能力,既講究動作效果,又注重節省體力。跑的距離愈長,這些要求愈顯得重要。各種距離跑的技術,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由於距離的長短和跑的強度不同,所以在跑的技術細節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相關條目

運動 體育 田徑 長跑 中長跑 女子3000米 女子5000米 女子10000米 男子3000米 男子5000米 男子1000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