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老字號商品商促會

中華老字號商品商促會

中華老字號商品商促會“中華老字號”是指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沿襲和繼承了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徵和歷史痕跡、具有獨特的工藝和經營特色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取得了社會廣泛認同,贏得了良好商業信譽的企業名稱,以及老字號產品品牌。

基本信息

來歷

1991年由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貿易部的老牌企業全行業的認定中,有1600餘家老牌企被授牌。2005年6月,中商合公布中華老字號認定範圍徵求意件稿,表明中華老字字的認定工作在暫停14年後再次啟動。2006年4月,國家商務部發布了《“中華老字號”認定規範(試行)》“振老字工程”方案,表示在3年內由國家商務部在全國範圍認定1000家“中老字”,並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名義授予牌匾和證書。截至目前,全國共有3000餘家企業獲得中華老字號授牌.

建立

安立亮安立亮
2010年9月為更好地促進中華老字號商品的傳承、保護、推廣。中華老字號商品超市模式經營創始人安立亮聯合國內100餘家知名老字號授牌企業發起成立了中華老字號商品商促會的建立。並與2010年11月份在山東省青島市正式成立。

成立的意義

一、 促進中華老字號商品尤其是傳統工藝、技藝下的傳統老字號產品的推廣
二、 打造專業的中華老字號商品流通銷售新模式
三、 發揮規模優勢,重塑“老字號”金字招牌及商業信譽
四、 整合資源,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提升“中華老字號”商品經營提升

成立的背景

一、老字號企業不斷衰弱

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共有“中華老字號”3000餘家,分布在全國各地,然而,如今仍能正常營業的僅為30%,綜合起來,老字號衰落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幾點:

1.企業的體制遏制企業活力的煥發。。“老字號”因為店老,也就有了太多的老化人員,他們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影響了企業的活力,也正是因為它的老,“老字號”有了太多的離退休人員,負擔普遍較重;

2.產品創新不足。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如果產品缺乏創新意識,坐吃老本,勢必會出現新產品開發速度過慢、難以跟上市場步伐的尷尬局面。如果有創新意識的話,“老字號”完全可以製造出更多符合現代消費者需要的產品,而不是原地踏步。

二、老字號商品“不老字”傳統盡失

一些“老字號”換了新的經營者,就將原來的質量體系打破,以至於消費者認為老字號不如從前了,就像南京冠生園那樣,本來挺好的,偏不珍惜自己的聲譽,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硬砸自己的招牌,自毀老字號,那誰也沒有辦法。每一個老字號都有自己獨特的質量體系,這些是企業生存的根本,不加以堅持注定沒有出路。

三、老字號企業品牌打造乏力

1.品牌價值的提升不足。“老字號”經過幾百年的風霜洗禮,本身是具有品牌價值的,那么面對新的市場競爭,就需要對品牌價值進行提升,在品牌的內涵和外延的建設方面下功夫。

2. 盲目的品牌延伸。一些老字號打著老字號的旗號,以為就可以從事別的行業,這樣導致喪失了競爭優勢。

四、老字號商品流通模式單一

一直以來老字號商品以“店廠結合”模式進行產品銷售的較多,隨著市場的發展與銷售環境的變化。這種模式已經不適應老字號商品的銷售,但是老字號商品又不同於普通商品,借用普通商品的流通模式,對老字號商品的快速發展及長遠發展起不到很好的促進提升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