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大觀園即景

《中秋夜大觀園即景》出自古典名著《紅樓夢》的第七十六回。這一回中,林黛玉、史湘雲兩人相對聯句,是在寂寞的秋夜中進行的,情調之淒清猶如寒蟲悲鳴。後來妙玉聽到,將它截住續完。詩用“十三元”韻,這一韻部中的字,如“元”、“繁”、“坤”、“言”等,現代口語讀音已差別較大,但在詩中並非轉韻或走了韻,因為舊體格律詩是按照一千年前沿襲下來的韻書中所分的韻部來押韻的,雖然後來讀音已有變化,但做詩的人仍舊是遵守韻書的。這首詩是聯句三十五韻,由於排律兩句一韻,“三十五韻”一共就是七十句。

簡介

中秋夜大觀園即景
聯句三十五韻(第七十六回)
這次黛玉湘雲兩人相對聯句,是在寂寞的秋夜中進行的,情調之淒清猶如寒蟲悲鳴。後來妙玉聽到,將它截住續完。詩用“十三元”韻,這一韻部中的字,如“元”、“繁”、“坤”、“言”等,現代口語讀音已差別較大,但在詩中並非轉韻或走了韻,因為舊體格律詩是按照一千年前沿襲下來的韻書中所分的韻部來押韻的,雖然後來讀音已有變化,但做詩的人仍舊是遵守韻書的。排律兩句一韻,“三十五韻” 就是一共七十句。
三五中秋夕,(黛玉)清游擬上元。
註:三五,十五日。擬,可與……相比。上元,元宵節,陰曆正月十五。
撒天箕斗燦,(湘雲)匝地管弦繁。
註:箕斗,南箕北斗,星宿名,是泛指。匝地,管樂器和弦樂器,這裡指樂聲。
幾處狂飛盞?(黛玉)誰家不啟軒?
註:飛盞,舉杯。啟軒,打開窗戶,為賞月。
輕寒風剪剪,(湘雲)良夜景暄暄。
註:剪剪,風尖細的樣子。暄暄,暖融融,就心情而言。
爭餅嘲黃髮,(黛玉)分瓜笑綠媛。

相關注釋

註:即“嘲黃髮之爭餅,笑綠媛之分瓜”。黃髮,老年人。綠媛,年輕姑娘。“綠”即“綠鬢”、“綠雲”,也就是女子的黑髮。爭餅,爭吃月餅。湘雲說這句“杜撰”,黛玉說:“‘吃餅’是舊典。”唐僖宗一次吃餅味美,叫御廚用紅綾扎餅,賜給在曲江的新進士。唐代重進士,老年中舉亦以為榮。徐寅詩說:“莫欺老缺殘牙齒,曾吃紅綾餅餡來。”黛玉借爭吃餅來說爭名位,故“嘲”之。分瓜,切西瓜。《燕京歲時記》:“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分瓜必牙錯。”“凡中秋供月,西瓜必參差切之,如蓮花瓣形。”黛玉說“分瓜”是“杜撰”。其實“分瓜”即樂府中所謂“破瓜”,將“瓜”字分拆像兩個“八”字,隱“二八”(十六歲)之年,唐人曾用之。段成式《戲高侍郎》詩:“猶憐最小分瓜日,奈許迎春得藕(“藕”諧“偶”)時。”即是“笑綠媛”。湘雲藉以作戲語。
香新榮王桂,(湘雲)色健茂金萱。
註:意謂玉桂榮發而飄來新香,月色使萱草更有光彩。萱,忘憂草。舊時常指代母親。湘雲說:“只不犯著替他們頌聖去。”意思是用不著去代人祝母壽,因為她自己是沒父母的。
蠟燭輝瓊宴,(黛玉)觥亂綺園。
註:瓊宴,擺著玉液瓊漿的宴席,盛宴。觥疘,行酒令用的竹籤。觥,古代酒器。綺園,芳園。
分曹尊一令,(湘雲)射覆聽三宣。
註:分曹,分職。行酒令作謎猜物,要分作的人和猜的人。尊一令,服從令官一個人的命令。射覆,原來是將東西覆蓋在盆下令人猜測的遊戲,後來古法失傳,另用語言歇後隱前的辦法來猜物,也叫射覆,六十二回曾寫到。宣,宣布酒令。書中有“三宣牙牌令”。這四句與李商隱《無題》詩“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相似。
骰彩紅成點,(黛玉)傳花鼓濫喧。
註:擊鼓傳花遊戲上一回中寫到。濫喧,頻敲。
晴光搖院宇,(湘雲)素彩接乾坤。
註:晴光、素彩,都說月光 。乾坤,天地。
賞罰無賓主,(黛玉)吟詩序仲昆。
註:上句仍說行酒令。無,不分。序仲昆,分出高下,評定優劣。
構思時倚檻,(湘雲)擬景或依門。
註:擬,摹擬,想像。“景”,程高本作“句”。
酒盡情猶在,(黛玉)更殘樂已諼。
註:更殘,夜將盡。諼,忘記,引申為停止。
漸聞語笑寂,(湘雲)空剩雪霜痕
註:雪霜痕,喻照在景物上的月光。
階露團朝菌,(黛玉)庭姻斂夕

鑑賞

中秋聯句緊接在抄檢大觀園之後,是藉此明寫賈府的衰頹景象。詩的開頭寫“匝地管弦繁”、“良夜景暄暄”、“蠟燭輝瓊宴,觥疘亂綺園”等熱鬧景象,都是故作精神,強顏歡笑。實際上,酒席是無精打采的,寶釵寶琴不在,李紈、鳳姐生病,賈母見“少了這四個人,便覺冷清了好些”,不覺為之而“長嘆”。寶玉因晴雯病重而離席,探春因近日家事而煩惱。所謂“管弦”,也只有桂花陰里發出的一縷十分淒涼的笛聲。在這“社也散了,詩也不作”的情況下,黛玉“對景感懷”、“倚欄垂淚”,湘雲前來相慰,深夜裡硬拉她到水邊聯句,其寂寞情景可想而知。
即使紙上歡樂也難終篇。聯句不知不覺地轉出了悲音:“酒盡情猶在,更殘樂已護。”一個說:“這時候,可知一步難似一步了。”作者大有深意,所指不但作詩而已。湘雲的“庭煙斂夕棔”、“盈虛輪莫定”等象徵她的命運變幻;黛玉的“階露團朝菌”、“壺漏聲將涸”也預兆她的生命將盡。“寒塘渡  鶴影,冷月葬花魂。”這“淒清奇譎”的句子,正好是她們最富有詩意的自我寫照。
妙玉深感詩過於悲涼,想用自己所續把“頹敗淒楚”的調子“翻轉過來”,便從夜盡曉來的意思上做文章。但這不過是一種企圖逃避不幸命運的主觀願望罷了。自以為能辨歧途、知泉源的妙玉,最後自己也不能免去流落瓜州渡口、“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的可悲下場。這樣的安排,正可以看出《紅樓夢》反映和批評當時社會各種狀況的真實性和深刻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