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史

中東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十章

1.彭樹智《中東史》

圖書信息

書名:中東史

彭樹智《中東史》彭樹智《中東史》
主編:彭樹智 
著者:王鐵錚王鐵錚黃民興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I S B N:9787010083254
出版時間:2010-3-1 第一版
頁數:534頁
字數:555千
開本:16開內容簡介

中東地理位置重要,素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稱。該地區是亞歐非三大洲的接合部,周圍環繞有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裏海和波斯灣等國際海域,溝通上述海域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蘇伊士運河、曼德海峽和荷姆茲海峽等,是重要的國際航道。中東地區因此成為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東方和西方的聯繫紐帶和十字路口。中東地區是連線東西方文明的金橋,西方文明的源頭——“兩希文明”中的“希伯來文明”產生於此,世界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均發源在這個地區。時至今日,這個地區仍然是世界關注的焦點和中心。

作者簡介

彭樹智 , 1931 年生於陝西涇陽 ,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名譽所長 , 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內著名的中東史和世界現代史專家,兼任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中國世界現代史研究會名譽理事、中國亞非學會理事,

目錄

緒論:何謂中東史
第一章人類早期文明在中東的生成和聚散
第二章 東西方古老帝國文明在中東的衝突和融合
第三章 阿拉伯一伊斯蘭文明的形成和傳播
第四章 中東伊斯蘭世界的分裂和動盪
第五章 中東伊斯蘭文明內外交往的歷史轉折
第六章 近代中東和西方的不平等交往
第七章 近代中東的經濟結構、社會思潮與生態文明
第八章 現代中東文明交往的新曙光
第九章 現代中東民族獨立國家的群體出現
箱十章 現代中東獨立國家的改革浪潮
第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中東的國際交往
第十二章 當代中東民族獨立國家體系的形成
第十三章 當代中東的現代化浪潮
第十四章 大國政治與中東戰爭及和平交往
第十五章 當代文明交往長河中的伊斯蘭潮
第十六章 冷戰後的全球化交往與中東的回應
大事年表
譯名對照和索引
參考書目
後記

2.哈全安《中東史》

圖書信息

書 名: 中東史

哈全安《中東史》哈全安《中東史》
作 者:哈全安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01月
ISBN: 9787201062334
開本: 16開
定價: 148.00 元內容簡介

《中東史610-2000(套裝上下冊)》內容簡介:伴隨著公元七世紀的曙光,伊斯蘭教誕生在亞洲西南部的沙漠瀚海,阿拉伯人悄然崛起於仿佛被喧囂的文明社會所遺忘的角落,進而走出貧瘠荒涼的家園,作為嶄新的統治民族登上中東的歷史舞台。阿拉伯人創立的龐大帝國,囊括了西起大西洋、東至帕米爾高原、北迄高加索、南達阿拉伯海的遼闊土地。伊斯蘭教的傳播驚醒了不信者的酣夢,波斯人、突厥人、柏柏爾人和庫德人相繼加入穆斯林的行列。哈里發統治下的國家在刀光劍影和血雨腥鳳中經歷了六百年跌宕起伏的歲月,王朝更迭,浩蕩長歌,悲愴動人。終於有一天,從東方湧來的蒙古鐵騎踏碎了巴格達哈里發勵精圖治的最後夢想,享盡風流的帝國湮滅乾彈指之間,阿拔斯王朝曾經的蔚盛文風和滾滾翰墨從此成為遠去的往事。
中東文明的傳統並沒有因為蒙古鐵騎而銷聲匿跡,中東歷史的長河依然在靜靜地流淌。在蒙古鐵騎浩劫的殘垣斷壁之上,奧斯曼土耳其人異軍突起,在小亞細亞半島和巴爾幹半島攻城掠地,奪取拜占庭帝國的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降服西起馬格里布、東至扎格羅斯山西麓的阿拉伯人。奧斯曼帝國繼阿拉伯帝國之後再度雄踞亞歐非大陸的中央地帶,傳承著先知穆罕默德點燃的信仰火種和阿拉伯帝國的文明遺產。
自十五世紀開始,基督教世界迅速崛起,歷史的天平隨之經歷由東向西的巨大傾斜。緣起於歐洲大西洋沿岸的現代化浪潮衝擊著“三洲五海”的世界,伊斯坦堡的蘇丹曾經統治的遼闊疆域淪為西方列強蠶食和瓜分的“東方遺產”。進入二十世紀,諸多的主權國家興起於奧斯曼帝國的廢墟之上,古老的土地迎來了現代的文明,中東的歷史掀開了嶄新的篇章。人們或許仍然守候著千百年的夢想,卻不得不面對動盪和變革的現實。在麥加,悠揚的駝鈴聲在起伏的汽笛中湮滅。在開羅,鱗次櫛比的高樓陪伴著日升月落。在安卡拉,競選的傳單漫天飛舞。在德黑蘭,攢動的人群傾聽著世界的聲音。在杜拜,行色匆匆的過客或許牽動著華爾街敏感的神經。生活在中東這個神奇的土地上的人們,暢想著美好的未來,從不曾放棄希望。

作者簡介

哈全安,吉林省吉林市人,1961年生,回族。1978-1991年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歷史系和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曾在伊朗德黑蘭大學文學院進修,主要著作包括《古典伊斯蘭世界》、《阿拉伯封建形態研究》和《中東國家的現代化歷程》,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西亞非洲》、《史學集刊》、《東北師大學報》和《南開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數篇。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天津市政協常委、中東學會理事,入選教育部首批“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和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一層次,主講“世界上古中古史”入選國家精品課程,獲天津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伊斯蘭文明的誕生
一、阿拉伯人的古代歷史
二、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加
三、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地那
第二章 哈里發國家的變遷
一、麥地那哈里發國家
二、倭馬亞王朝
三、阿拔斯王朝
第三章 哈里發時代中東的經濟與社會
一、經濟制度與經濟生活
二、社會結構與社會生活
第四章 哈里發時代中東的宗教與文化
一、伊斯蘭教的發展
二、伊斯蘭世界的文化成就
第五章 奧斯曼帝國的興衰
一、奧斯曼帝國的崛起
二、奧斯曼帝國黃金時代的結束
三、自上而下的新政舉措與憲政運動
四、傳統經濟社會秩序的解體
五、從青年土耳其黨革命到奧斯曼帝國的滅亡
第六章 波斯的復興與伊朗的現代化進程
一、波斯的復興
二、愷伽王朝時代伊朗傳統秩序的衰落
三、禮薩汗時代伊朗的現代化實踐
四、巴列維國王的統治與伊朗現代化的長足進步
五、伊斯蘭革命與伊朗的現代化走向

第七章 埃及的現代化進程
一、埃及現代化進程的啟動
二、自由主義時代埃及的經濟生活與政治秩序
三、納賽爾主義的現代化模式
四、薩達特與穆巴拉克時代埃及現代化的歷史走向
第八章 新月地帶諸國的現代化進程
一、伊拉克
二、敘利亞
三、黎巴嫩
四、約旦
五、巴勒斯坦
六、以色列
第九章 阿拉伯半島諸國的現代化進程
一、沙烏地阿拉伯
二、海灣諸國?
三、葉門
第十章 土耳其共和國的現代化進程
一、土耳其共和國的興起與凱末爾主義的現代化實踐
二、戰后土耳其經濟與社會的進步
三、戰后土耳其的政黨政治與政治變遷
結束語 伊斯蘭教誕生以來中東歷史的回顧與思考
本書引用的參考文獻
……

3.(美)戈爾德施密特,戴維森《中東史》

圖書信息

作者:(美)戈爾德施密特,(美)戴維森 著,哈全安,劉志華 譯

封面封面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出版時間:2010-9-1
字數:560000
版次:1
頁數:649
印刷時間:2010-9-1
開本:16開
印次:1
紙張:膠版紙
I S B N:9787547302231
包裝: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歷史 >> 世界史 >> 亞洲史
定價:¥70.00內容簡介

《中東史》如今漸成“經典”,而其原作者業已從教學崗位退休,故西切斯特大學教授勞倫斯·戴維森便與小阿瑟·戈爾德施密特合著此書的最新版本。由於發生在中東地區的重大事件逐漸增多,而我們也儘量刪減自己的表述,因此該書應被命名為“一本被不斷壓縮的中東簡史”。
2001年的“9·11”事件、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使美國人比之前更加關注中東。’結果,美軍被派至中東作戰,並導致始料未及的後果。在此情勢下,教師與學生都需要一本反映學術動態、不再寫給學究們看的偽學術風格中隱藏它的觀點,並且不再強化政治偏見與民族歧視的教科書。學生們——以及更為廣泛的英語客群——需要我們清楚地闡釋阿拉伯-以色列衝突、中東在能源危機中的地位、伊斯蘭教的復興以及伊拉克戰爭。儘管有其他通史問世,但《中東史》重印七版,並在大學中更為普及。

圖書目錄

第八版序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穆罕默德誕生前的中東
第三章 麥加的先知
第四章 什麼是伊斯蘭教?
第五章 早期的阿拉伯人擴張
第六章 哈里發國家的全盛時代
第七章 什葉派與突厥人以及十字軍與蒙古人
第八章 伊斯蘭文明
第九章 火器、奴隸與諸帝國
第十章 歐洲人利益和帝國主義
第十一章 19世紀的西化改革
第十二章 民族主義的興起
第十三章 阿拉伯人仇恨的根源
第十四章 獨立諸國的現代化領導人
第十五章 埃及的獨立鬥爭
第十六章 對巴勒斯坦的角逐
第十七章 以色列的復國與阿拉伯民族主義的高漲
第十八章 戰爭與對和平的追求
第十九章 伊斯蘭權力的復甦
第二十章 海灣戰爭與和平進程
第二十一章 反恐戰爭
大事年表
術語表與參考文獻
附錄
索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