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學刊

中州學刊

《中州學刊》是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國際學術交流期刊。《中州學刊》系國際學術交流期刊,是中原學術交流的視窗,其發行範圍遍及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遠及東南亞、日本、歐美等地。 《中州學刊》立足河南,面向全國,放眼世界,注意研究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刊載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鮮明的中原文化特色。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中州學刊中州學刊

1979年創辦,名為《學術研究輯刊》。

1981年更名《中州學刊》。

1982年改為雙月刊,正式交郵局向國內發行。

1984年第1期起由河南省社科院主辦,對國內外公開發行。

1996年第1期起,每期由128頁改為144頁,並於當年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由清華大學光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學術電子出版物編輯部出版並向世界發行。

2013年起改為月刊,每月15日出版,頁碼改為176頁。

雜誌簡介

主管單位:河南省社會科學院

主辦單位:河南省社會科學院

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3-0751

國內統一刊號:CN 41-1006/C

郵發代號:36-118

《中州學刊》是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國際學術交流期刊。《中州學刊》創刊於1979年,現為大16開,258個頁碼,逢單月10日出版(雙月刊)。《中州學刊》系國際學術交流期刊,是中原學術交流的視窗,其發行範圍遍及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遠及東南亞、日本、歐美等地《中州學刊》自創刊以來,曾先後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哲學、經濟學核心期刊,中國人文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連續多年被評為河南省社科類優秀期刊、一級期刊,省二十佳期刊。《中州學刊》在學術界享有盛譽,素有"中原第一刊"的美稱,所發的文章的轉載率、被引頻次、影響因子一直在全國同類期刊中名列前茂。《中州學刊》關注重大現實問題和理論問題,注重文章的思想性、學術性、原創性,以"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提倡原創、打造精品"為辦刊理念,廣集百家睿智,編髮精品力作,弘揚中原文化,關注學術前沿,主要刊登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等學科的高質量學術論文。《中州學刊》現開設的主要欄目有:"當代政治"、"理論經濟學新探"、"區域經濟"、"農村經濟"、"企業改革與管理"、"經濟學比較研究"、"財政金融研究"、"社會問題研究"、"中國文學"、"文藝研究"、"宋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倫理學"、"易經、道家研究"、"宋明理學研究"、"馮友蘭研究"等。

機構設定

中州學刊雜誌社目前設有編務室、第一編輯室、第二編輯室、第三編輯室。

工作人員

現在工作人員11人,其中正高職稱2人(含省優秀專家1人),副高職稱4人,中級職稱5人。《中州學刊》主編由河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兼任。首任主編為胡思庸,其後依次為舒新輔、王天林、王彥武、張銳,現任主編為喻新安。雜誌社歷任主要行政領導有張靜波、蔣金波、湯漳平。現任社長李太淼,副社長鄭志強;現任副主編李太淼(常務)、任曉莉。

編輯部/雜誌社投稿須知

一、本刊歡迎列印稿,並請提供軟碟。通過電子信箱投稿,請同時提供一份列印稿。

二、來稿請提供中英文篇名、摘要(300字左右)、關鍵字(3-5個).若文章有資助背景,請標明基金項目名稱(含代號)。

三、請提供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份、籍貫、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學位、詳細通信地址。

四、注得用①②③……號表示,集中列於文末。

五、參考文獻用[3]……號表示,在文末按順序分行排版。體例如下。

1 .中文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2.中文期刊文章: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巷,期(號):起止頁碼.

3.中文報紙文章: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4.外文譯著、譯文:[原作者國別]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中文譯者.中文本的出版地:中文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或中文報刊名.年卷期號:起止頁碼.

5.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名[A].論文集主要責任者.論文集題名[C].出版地:出販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6.電子文獻:主要責任者.電子文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版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的年月日.

六、本刊編委會尊重作者觀點,但有權進行技術處理。不同意修改者,請事先聲明。

七、來稿請勿一稿多投,凡投稿三個月後來收到刊用通知者,可自行處理稿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