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柏

中山柏

中山柏,屬於柏木屬植物,是墨西哥柏木的栽培變種,江蘇植物研究所1956年引種墨西哥柏木,1973年發現速生優株,其特點是優良用材、水土保持、荒山綠化和觀賞樹種。

基本信息

中山柏

ff

名 稱: 中山柏

學 名: Cupressus lusitanica cv.ZhongShanbai
別 名: 科 屬: 柏木屬
類 別: 常綠喬木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樹冠圓錐形。樹皮縱裂而長,少剝落。側枝多而粗。著生鱗葉小枝斜生,不排成平面狀,末端鱗葉枝四棱狀,鱗葉排列緊密,葉尖緊貼小枝。球果長卵形,種鱗6-8對。
產地分布
中山柏是墨西哥柏木的栽培變種。江蘇植物研究所1956年引種墨西哥柏木,1973年發現速生優株,1979年正式命名。速生樹種,22年生樹高14m,胸徑35cm。宜在華東地區推廣栽種。
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抗寒抗熱抗旱能力低於柏木,在極端低溫低於-8℃時即受凍害,在高溫多雨和乾熱河谷氣候下生長不良,幼林風倒現象嚴重。適生區年均溫度10~20℃,年降水量900~2200毫米。對土壤要求不嚴,耐瘠薄,在深厚疏鬆肥沃之地生長最好。喜中性至微鹼性(pH6~8)土壤,對石灰岩山地、紫色土等造林困難地有突出適應能力。在低海拔地區生長不良,分枝嚴重。
繁殖
提倡容器育苗。也可用嫩枝扦插繁殖。
觀賞套用
優良用材、水土保持、荒山綠化和觀賞樹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