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

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建於1950年, 原為聲樂系, 喻宜萱任系主任。1977年由原聲樂系中部分教師組成歌劇系,杜立任系主任。1984年,聲樂系與歌劇系合併成立聲樂歌劇系,由沈湘、蔣英、郭淑珍、黎信昌組成系領導班子,沈湘代系主任。1986年黎信昌任系主任。2001-2004年由劉東、馬洪海組成領導班子,副系主任劉東主持工作。2005年以來,由張立萍擔任系主任,黑海濤、馬洪海擔任副系主任,馬洪海兼任支部書記。

介紹

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建於1950年, 原為聲樂系, 喻宜萱任系主任。1977年由原聲樂系中部分教師組成歌劇系,杜立任系主任。 1984年,聲樂系與歌劇系合併成立聲樂歌劇系,由沈湘、蔣英、郭淑珍、黎信昌組成系領導班子,沈湘代系主任。1986年黎信昌任系主任。2001-2004年由劉東、馬洪海組成領導班子,副系主任劉東主持工作。 2005年以來,由張立萍擔任系主任,黑海濤、馬洪海擔任副系主任,馬洪海兼任支部書記

相關信息

全系共有教師33人,聲樂教師19人,其中教授:郭淑珍、黎信昌、張立萍、黑海濤、馬洪海、王憲林、劉東、趙登營、彭康亮、程達,特聘聲樂教授:王秀芬、張建一(美)、皮尼亞左(俄);副教授:孫東方、葉佩英;講師:陸薇、楊曉萍、黃鸝,助教:孫媛媛;鋼琴伴奏教師11 人,其中教授有胡適熙、趙碧璇,副教授王蘊希,講師:趙宇潔、張佳林,助教4人:楊帆、王楠楠、韋蔚、蔣璐,特聘藝術指導教授:瑪麗娜.皮尼亞日娜(俄)、吳龍(美);表演教研室教師有副教授喬魯閩、助教王慧、徐小鵬。

全系本科生161人,研究生12人,學生隊伍空前壯大。

聲歌系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碩士學位授權點。聲樂碩士生導師為郭淑珍教授、黎信昌教授、張立萍教授、王憲林教授、周美玉教授、李維渤教授、馬洪海教授、黑海濤教授、彭康亮教授、葉佩英副教授、趙登營教授、袁晨野教授;鋼琴伴奏藝術指導碩士生導師有胡適熙教授、趙碧璇教授、張慧琴教授、吳龍教授(美)。

聲樂歌劇系設三個教研室,聲樂教研室主任郭淑珍教授、副主任王憲林教授,鋼琴伴奏教研室主任胡適熙教授,副主任張佳林老師,歌劇表演教研室主任孫東方副教授。其中歌劇教研室專門培養學生們的歌劇表演能力,現已推出《女人心》、《費加羅的婚禮》、《藝術家的生涯》、《茶花女》、《弄臣》、《卡門》、《蒂朵的仁慈》等多部著名歌劇在學院及社會上演出,並受到普遍好評。

聲樂歌劇系附設有中央音樂學院青年合唱團。團員由部分優秀學生組成,該團曾多次參加中央電視台及社會上各類大型演出。2002年9月與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先生合作,赴日演出歌劇《蝴蝶夫人》,獲得一致認可與好評。2003年12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北京新年音樂會上與倫敦愛樂樂團及其他一些兄弟團體合作演出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樂第四樂章合唱《歡樂頌》,受到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

專業課程:聲樂演唱,歌劇表演,重唱,形體訓練,表演基礎,台詞正音,意、法、德、俄語語音、合唱等。

專業基礎課:中西方音樂史、中國傳統音樂概論、和聲、作品分析、視唱練耳、樂理、鋼琴等課程。

聲樂歌劇系本著為國家培養高、精、尖聲樂人才的目的,教書育人,在專業上嚴格把關的同時,不忘對學生進行藝術素質教育,在培養人才的同時,不忘充實教師隊伍、增強師資力量。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無數優秀的歌唱家和歌劇演員,其中許多都已活躍在世界各大歌劇、音樂舞台。

中央音樂學院青年合唱團

中央音樂學院青年合唱團成立於20世紀50年代。國內外一些著名的音樂家及指揮家都曾對該團進行過指導、排練、演出,我國著名指揮家嚴良堃、聶中明、鄭小瑛、李華德、楊鴻年曾先後擔任過合唱團的常任指揮,俄羅斯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著名合唱指揮家保利·.捷夫林、瑞士指揮家陳亮聲、美國著名合唱指揮家托馬斯·希爾比什、凱薩琳·朱等人也曾擔任過該團的客席指揮。青年合唱團由聲樂歌劇系的優秀學生組成,曾演唱過巴赫莫扎特貝多芬勃拉姆舒曼威爾第普契尼約翰.施特勞斯冼星海趙元任等諸多中外著名作曲家的合唱作品,曲目包括巴赫的《b小調彌撒曲》、莫扎特的《阿利路亞》、貝多芬第九交響樂第四樂章《歡樂頌》、舒曼的《茨岡之歌》、威爾第歌劇《游吟詩人》中的合唱曲《鐵砧合唱》、歌劇《那布科》中的合唱曲《希伯萊奴隸之歌》、普契尼的歌劇《蝴蝶夫人》中的合唱部分、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趙元任的《海韻》、鄭律成的《婁山關》以及無伴奏合唱約翰·施特勞斯的《撥弦波爾卡》、《回聲》、《半個月亮爬上來》、《牧歌》等眾多中外經典名作。

青年合唱團曾參加過國內外重大的合唱節、藝術節等演出活動,並為中央電視台錄製了許多經典合唱曲目。該團曾於1989年出訪新加坡,獲得廣泛讚譽。1999年、2001年兩度參加全國大學生藝術節合唱比賽,獲得一等獎以及由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組委會頒發的“大運杯”等榮譽。2002年9月,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先生特別邀請中央音樂學院青年合唱團參加了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著名歌劇《蝴蝶夫人》的演出,在日本東京、中國北京公演近十場,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和好評。社會各界對青年合唱團倍加讚賞:“中央音樂學院青年合唱團音色年輕優美,各聲部音響平衡,和諧統一,音域寬廣,高音輝煌嘹亮,具有很強的音樂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同時充滿了年輕人的激情與朝氣,是一隻非常優秀的合唱團。”正像小澤征爾先生評價的那樣:“這些年輕人有著非常青春、非常漂亮的聲音,他們將是中國未來的藝術家。” 2003年12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北京新年音樂會上與倫敦愛樂樂團及其他一些兄弟團體合作演出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樂第四樂章合唱《歡樂頌》,受到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2004年青年合唱團應邀赴慕田峪長城參加雅典奧運會北京火炬傳遞儀式並擔任合唱演出,影響巨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