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民族教育政策史綱

中外民族教育政策史綱

《中外民族教育政策史綱》所研究的“民族教育政策”著重是指一個多民族主權國家中央政府對其境內的少數民族教育政策,但是也涉及該國中央政府的總體教育政策以及對主體民族的教育政策,因為它們之間有密切的聯繫。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中外民族教育政策史綱》《所研究的“民族教育政策”著重是指一個多民族主權國家中央政府對其境內的少數民族教育政策,但是也涉及該國中央政府的總體教育政策以及對主體民族的教育政策,因為它們之間有密切的聯繫。

目錄

前言

第一章中國古代中央政府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先秦時期中央政權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秦漢時期的民族文教政策

第三節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四節五代、宋元時期中央政府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五節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二章中國近代中央政府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晚清中央政府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中華民國時期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文教政策

第三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教育政策發展歷程

第一節新中國建立初期的民族教育政策(1949-1956)

第二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民族教育政策(1956-1965)

第三節“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民族教育政策(1996-1976)

第四節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民族教育政策(1976年以來)

第五節新中國成立以來民族教育政策發展的成就

第四章美國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美國概況

第二節南北戰爭前民族教育政策

第三節種族隔離期間的民族教育政策

第四節民權運動以來的民族教育政策

第五章加拿大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加拿大概況

第二節殖民地時期的民族教育(1608-1867)

第二節《不列顛北美法案》體制下的民族教育政策(1867-1960)

第三節《加拿大權利法案》體制下的民族教育政策轉型(1960-1982)

第四節《加拿大權利和自由憲章》體制下的民族教育政策(1982年以來)

第五節多元文化政策背景下的加拿大民族教育

第六章俄羅斯聯邦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俄羅斯聯邦概況

第二節俄羅斯的民族理論和政策

第三節俄羅斯的民族教育政策

第四節俄羅斯民族教育政策的評價

第七章印度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印度概況

第二節印度的少數民族

第三節印度表列部落教育政策

第四節印度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

第五節印度表列部落教育政策存在的問題

第八章巴西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巴西概況

第二節巴西民族政策的幾個特點

第三節巴西教育歷史沿革

第四節巴西民族教育政策的歷史進程

第五節巴西民族教育政策評析

第九章英國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英國概況

第二節伴隨民族國家形成的民族教育

第三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民族教育政策

第四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民族教育政策的進展

第五節憲法改革、人權法案對民族教育的新影響

第十章澳大利亞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澳大利亞概況

第二節歧視政策下的澳大利亞民族教育

第三節多元文化政策下的澳大利亞民族教育

第十一章南非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南非概況

第二節早期的殖民奴化教育政策(17-19世紀)

第三節種族歧視與種族隔離階段的民族教育政策

第四節民主改革與民族交融階段的民族教育政策(1994年以來)

第五節南非民族教育政策評析

第十二章新加坡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新加坡概況

第二節新加坡民族政策與法規

第三節新加坡民族教育政策概述

第四節新加坡民族教育政策的主要特點

第十三章印度尼西亞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印度尼西亞概況

第二節印度文化和伊斯蘭文化時期民族教育

第三節殖民時期民族教育政策

第四節獨立以後民族教育政策的進展

第五節印度尼西亞民族教育政策及其實施的特點

第十四章馬來西亞民族教育政策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馬來西亞概況

第二節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民族教育政策

第三節馬來西亞獨立初期民族教育政策

第四節新經濟政策時期馬來西亞民族教育政策

第五節新發展政策時期馬來西亞民族教育政策

第六節馬來西亞民族教育政策評析

後記

……

書摘

三、多元文化教育理論和實踐的萌芽

(一)多元文化教育理論的萌芽

19世紀的最後10年裡,一些來自中產階級的社會改革家看到“美國化”的措施對新移民及其子女的影響非常消極,移民的文化、語言、制度及自我意識不斷受到攻擊、輕視和嘲笑,個人和民族的自尊被蠶食,最殘酷的是連他們自己的孩子對他們也採取了“美國人”的倨傲態度。改革家們為了解決移民生活和適應中的現實問題,採用了一種新的方式與移民接觸,即對移民的民族文化傳統和新產生的民族組織表示贊同。在此過程中,他們發現移民的文化傳統對移民自己和移民所遷入的國家都有用處。這種想法也受到了那個時代強調自由主義、國際主義和知識界寬容思潮的支持。20世紀初,一批敏感的社會改革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作家等,紛紛撰文強烈維護移民在美國生活的權利,認為政府的民主應該包括文化的民主,成千上萬的南歐、中歐和東歐的移民有權利在美國社會保持他們的民族文化傳統。他們認為移民也有一種古老而體面的文化,這種文化能為美國提供很多東西。因此他們提出了“沙拉盤”的概念,堅持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應在美國社會中扮演獨一無二的角色,並對美國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民族文化將更加豐富美國的文明。他們把自己的立場稱作“文化多元論”(CulturalPluralism),並認為應該用文化多元論來指導美國的公共教育政策。促成文化多元論發展的主要人物是受過哈佛教育的哲學家霍勒斯·卡倫(H.Kallen),他被認為是文化多元論的首創者和主要理論闡釋者。卡倫出生在德國,5歲來到波士頓,成長於傳統的猶太家庭,在波士頓公立學校讀書時,他體驗到了某種普遍發生在移民第二代中的現象:拋棄原有家庭環境、宗教,同時不加分辨地傾慕美國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