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金盛礦業開發有限公司

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金盛礦業開發有限公司是在2007年8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與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簽訂《自治區政府和中國黃金集團關於資源開發深度合作的會談備忘錄》後,中國黃金集團為落實備忘錄精神,加快內蒙古礦產資源的開發,於2007年11月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註冊組建的國有法人獨資礦產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註冊資金3000萬元,法人、董事長、總經理雷國偉。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金盛礦業開發有限公司礦產資源考察、整合併購範圍函蓋內蒙古自治區轄區,大興安嶺成礦帶南部河北承德地區;北部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中國與俄羅斯接壤俄羅斯邊界區;接壤的蒙古邊境區域。

發展簡史

內蒙古金盛礦業開發有限公司組建後,在較短時間內,對內蒙古地區、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河北大興安嶺地區(承德往北區域)、靠近內蒙古的俄羅斯赤塔州和布里亞特市及靠近內蒙古邊境的外蒙古地區的礦產資源進行了資料收集、分析,考察了包括俄羅斯、外蒙古的318處礦床(點),涉及礦權面積1775平方公里。完成了25個有價值礦山資源整合併購考察報告。

完成項目

完成了興安盟資源調查任務。編寫了《前旗10萬噸鉛及10萬噸鋅冶煉項目資源儲量估算報告》和《突泉縣10萬噸銅冶煉項目資源儲量估算報告》;《前旗10萬噸鋅、6萬噸鉛冶煉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突泉縣10萬噸銅冶煉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協助興安盟地方政府審批了銅及鉛鋅2個10萬噸規模冶煉項目;完成了興安盟地區約9萬平方公里衛星資源數據解譯和分析工作,結合物化探工作,選定了11個探礦靶區,分析出5個大型礦床可能的賦存地段。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勘查項目招標委員會辦公室(自治區項目辦)、包鋼集團、中國黃金集團三家合作勘查開發罕達蓋銅鐵礦。項目2008年,投入12台鑽機,完成進尺3萬多米,2009年投入13台鑽機,已完成2萬多米鑽探及其它地質、物探測量工作。從已經分析的見礦孔品位可知,鐵平均品位46.61%,銅礦品位0.50—5.19%,高品位達13%—18%,顯示出良好成礦前景。

發展前景

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與包鋼集團合作成立了鑫岳公司,共同開發該礦,實施了第一期工業化試驗項目,2008年4月份才有建設10萬噸鐵精粉選廠的構想,6月包鋼設計院設計開始了第一期10萬噸鐵精粉選廠建設,選廠主體工程已接近尾聲,主要選礦設備已安裝就位,輸變電工程已經完成,生產用水、礦區公路已施工完畢,預計2009年8月份選礦廠調試安裝完畢,9月份可試車投產。

2009年6月,中國黃金集團又將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錫林浩特市興原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錫林浩特市西烏旗道倫達壩銅礦開發有限公司、東烏旗烏蘭陶勒蓋礦業有限公司、東烏旗奧尤特礦業有限公司四家公司歸併為同一領導,統一指揮,將會更好地協調地方關係,統一調配技術力量,將金盛快速找礦方法、技術用於錫林項目找礦上。
目前,承擔著內蒙古自治區在興安盟、呼倫貝爾盟、阿拉善盟快速找礦勘查項目,擬實現以最少投入獲取更有效的礦權。 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金盛礦業開發有限公司在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正確領導下,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利用中國黃金集團的資金、技術、管理人才優勢,為加快內蒙古礦產資源的開發,馳騁在內蒙古遼闊的大草原上,為內蒙古自治區開發建設貢獻力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