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少年社會服務中心

中國青少年社會服務中心簡介

中國青少年社會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由共青團中央和全國青聯批准,於1989年7月正式成立的團屬獨資機構。

多年來,按照團中央的工作部署,本著以“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服務,為團的事業服務”的工作宗旨,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在服務青少年學習成才、文化娛樂、婚戀家庭、身心發展、就業創業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1988年至2002年,主要開展青少年用品設計與推廣、青年婚禮與家庭文化建設、促進農村青年進城務工和家政、“希望工程”推廣與宣傳等項目。

2003年以來,重點開展“我們的文明”主題系列活動、“網脈工程”網路文化建設活動和“成就卓越”人才服務計畫,累計舉辦活動60餘項次,參與人數超過1億人次,報導8000多篇次,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的反響。

一、機構設定

中心目前設有辦公室、人事部、財務部、綜合部、活動部、信息部、網路部、項目部、影視部。下屬公司有中青奧美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二、人員組成結構

現有職員54人,平均年齡35歲,來自17個省(市、區)。其中,領導班子成員6人,中層幹部13人。職員學歷層次為:本科以上學歷33人,研究生以上學歷8人。

三、企業文化

我們的追求:在服務中成就卓越。

我們的理念: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都需要、也只能在服務社會和他人的過程中成就自己。

我們的實踐:以規則建設隊伍,以隊伍構建平台,以平台提供服務,以服務追求卓越。

四、主要工作

1.推進“網脈未來”網路文化建設

主要項目有:

組織承辦“青春之聲”中國青少年網路電台。中國青少年網路電台由共青團中央主辦,是共青團組織運用網路電台這一新生事物創新工作方法和服務模式的戰略性探索,對滿足廣大青少年生活、學習和娛樂需要,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青少年網路電台於2005年8月16日開始試播。

建設“民族魂”、“血鑄中華”愛國主義教育網站。截止目前,民族魂和血鑄中華網站已收錄達31萬名英烈事跡,已建成開通“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和“鴉片戰爭”、“五四運動”、“南昌起義”等系列紀念館網站150多個。

組織實施中國未成年人網脈工程。工程由共青團中央、國務院新聞辦、中央文明辦、教育部、信息產業部、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部委指導,聯合國內主要新聞、門戶和教育網站共同發起。“工程”啟動以來,建成了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信息導航平台“網脈”(WWW.WM360.CN),出版了未成年人專屬上網導航手冊《網脈導圖》,推出了“未成年人網路自護手冊”,開展了網脈工程天津、湖北、廣東行系列活動,探索了文明上網的一些技術手段。

2.組織承辦“我們的文明”主題系列活動

由共青團中央聯合中央文明辦、中央外宣辦、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文聯、文化部、法務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中國社科院、第29屆奧組委、宋慶齡基金會、中國關工委等部委共同指導的“我們的文明”主題系列活動,自2003年初啟動以來,陸續舉辦了“網上祭英烈”公祭活動、“攜手科普”網路科普活動、“文明之聲”網路展波計畫、“龍鳳呈祥”家庭文化建設、

“法護明天”網上普法大賽、“我們的鄉村教師”主題系列活動等50多項主題公益活動。活動組委會秘書處設在中心。

3.實施“成就卓越”青年人才服務計畫

一方面,通過面向廣大青年開展就業崗位培訓、創業指導培訓、人才素質技能培訓等多種培訓,幫助青年學習掌握職業技能,提高職業適應力和就業創業能力。另一方面,結合各類合作夥伴的操作經驗,以及豐富的國內外客戶資源,從培訓出發,通過資金、項目的社會化運做機制,探索在全團建立一個為青年提供就業和創業服務的市場化平台。

目前在實施項目有:“中青奧美培訓項目”、“青春心路”心理素質拓展計畫、“攜手和諧”青少年國際交流營、“成就卓越”青少年服務計畫等。

中心所開展的各項工作和活動,注重培育和弘揚先進文化,引領社會風氣之先,體現時代進步要求,受到了團中央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中國青少年社會服務中心機構設定

中國青少年社會服務中心是由共青團中央和全國青聯批准、於1989年在國家工商局註冊成立的團屬國有企業,目前設有辦公室、人事部、財務部、綜合部、活動部、項目部、信息部、網路部、影視部等行政及業務部門和黨、團、工會等組織,開展各項工作。具體設定見下表:

中國青少年社會服務中心中國青少年社會服務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