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2014年5月5日,由來自政府部門、研究機構、產業界等的官員、學者、企業家共同發起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在北京宣布成立,百人會力求打破行業、學科、所有制和部門局限,進一步促進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主要任務是開展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重大課題研究,促進不同產業、部門、企業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最終形成研究成果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

基本信息

成立背景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百人會定位為中國電動汽車領域跨學科、行業、部門、所有制的,非官方和非營利性的政策和學術研究機構,國家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第三方智庫。主要任務是開展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重大課題研究,促進不同產業、部門、企業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最終形成研究成果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

百人會首批理事會成員由來自汽車、能源、信息、交通領域等的相關企業家以及政府、高校的官員、學者等組成。理事長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陳清泰。

陳清泰指出,電動車產業化初期,中國在這方面大體跟上了全球的步伐。電動汽車是中國產業升級的一個突破口,不僅要作為經濟短期增長的點,更應該作為迎接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亮點。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要高度重視網際網路通訊技術和汽車行業的融合套用,實現技術創新。同時也要重視商業模式創新,通過創新突破(2014年)在充電樁建設等方面的瓶頸,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

2014年百人會將圍繞充電基礎設施相關問題、動力電池相關問題、純電動汽車示範推廣與商業模式、增程/插電式乘用車技術路徑及節能減排分析、微型電動汽車有序發展與規範管理、中國電動交通一體化和智慧型化系統研究、國內外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調研和分析、全球電動汽車的政策梳理和創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不同技術路線的分析等九個重大課題展開深入調研和研討。

組織結構

百人會設立理事會、顧問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執行委員會與秘書處。

顧問委員會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萬鋼科學技術部部長
苗圩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
楊傳堂交通運輸部部長
解振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吳新雄國家能源局局長
劉昆財政部副部長
汪恕誠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張國寶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
趙維綏文化部原副部長
廖曉淇商務部原副部長
許善達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
龍永圖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

學術委員會

聯合主席:徐冠華吳敬璉
徐冠華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敬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付於武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
王秉剛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專家組組長
黃其勵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清泉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立泉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裕生中國工程院院士
郭孔輝中國工程院院士
衣寶廉中國工程院院士
鍾志華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駿中國工程院院士
鄔賀銓中國工程院院士
丁榮軍中國工程院院士

理事會

理事會由百人會全體成員組成
理事會理事長:陳清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
理事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教授
理事會副理事長:董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馮飛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司長

理事會成員

政府部門:
張相木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
許甘露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
陳家昌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
曾曉安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
方向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張志宏科技部火炬中心常務副主任
武平科技部高新司交通處處長
許心超北京市科委新能源與新材料處處長
劉建華上海市經信委新能源汽車推進辦公室處長
余偉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發展處處長
陸象楨深圳市發改委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處長
何秀林杭州市經信委汽車處處長
戴兵合肥市科技局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辦公室處長
汽車領域:
徐建一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
胡茂元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平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
徐留平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和誼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尹同躍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書福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傳福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安進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湯玉祥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成強山東時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魯冠球浙江萬向集團董事長
張進華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趙航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任曉常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鮑文光山東新大洋電動車有限公司
能源領域:
劉振亞國家電網董事長
邢煒中國普天董事長
周吉平中國石油董事長
王宜林中海油董事長
張玉卓中國神華董事長
信息領域:
常小兵中國聯通董事長
侯為貴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沈國軍銀泰集團董事長兼菜鳥網路CEO
郭為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郭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交通規劃領域:
王笑京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
胡劍平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城市客運分會常務副理事長
李曉江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甄子健科技部高技術研究中心交通處研究員
高校及研究機構:
金勤獻清華大學副秘書長
孫逢春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
余卓平同濟大學校長助理、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院長
許敏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助理、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
高世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
王曉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青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趙剛科技部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郭淑英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首席專家
李建秋清華大學教授
劉濤雄清華大學教授
龔慧明能源基金會(中國)交通項目主任
關聯產業領域:
吉學文深圳市德方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明明超威集團董事長
秦興才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孔昭松天津市松正電動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余平精進電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
方建華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副主任

執行委員會

主任:
歐陽明高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教授
趙昌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
李慶文中國汽車報社社長
張永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李開國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
吳志新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許艷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秘書處

秘書長:
張永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副秘書長:
許艷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黃永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王賀武中美清潔汽車聯盟副主任
張國強清華大學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副主任

申請要求

百人會對申請加入會員要求是在本專業領域具有較強影響力或有較強研究能力和重要研究成果的人士,並要求會員有較高熱情、願意參加各類研討活動,同時需經執委會邀請或三名(含)以上會員聯名推薦方可加入。

重點任務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2014年度,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的重點任務,一是組織落實九大調研課題,通過對標研究、專題調研或專題研討會,最終形成專題報告等研究成果;二是組織“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年度論壇”,就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主題報告,展開對話和深度研討,分享跨行業、跨領域、跨學科的研究成果。
九大研究課題及研究目標如下:
1、充電基礎設施相關問題
充電設施涉及到電網(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道路(路邊停車位)、社會化停車場、住建與城市規劃、消防等部門間的銜接,制約了電動汽車推廣與套用的進程。研究目的是要強化部門間的溝通與協調,理順相關部門的利益關係。
2、動力電池相關問題
國內外純電動汽車屢次發生著火事件,特斯拉、日產、比亞迪所採用的電池技術路線存在差異性,大規模動力電池的回收與二次利用方法均是目(2014年)前產業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研究目的是深度分析國內外著火事件、比較不同電池技術路線的優劣、探索電池梯級利用的路徑。
3、純電動汽車示範推廣與商業模式
現有純電動汽車推廣示範已經存在的有分時租賃、計程車、城市公交等套用實例,但缺乏深度的商業模式分析(盈利、可持續性等)。研究目的是通過案例分析,發現可推廣的商業模式,提升電動汽車的套用規模。
4、增程/插電式乘用車技術路徑及節能減排分析
增程/插電式乘用車結合了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優勢,在美國得到規模化發展,中國私家車運行具有日均行駛里程短的特點,是PHEV潛在的用戶群體,但缺乏科學的節能減排評估手段。研究目的是深度分析中國私家車行駛特徵,量化PHEV關鍵技術參數,評估大規模套用的節能減排效果。
5、微型短途電動汽車有序發展與規範管理
微型短途電動汽車在國內某些區域呈現自發成長與發展的現實,但面臨管理空白、安全隱患突出等制約產品規範化的困境。調研目的是在對生產企業、實際用戶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微型短途電動汽車有序發展和規範管理的建議。
6、中國電動交通一體化和智慧型化系統研究
城間高速鐵路、市內軌道交通基本構成了中國交通電氣化骨架,但包括電動公車、計程車和微型電動汽車在內的電動化車輛尚未有效融入該體系,缺乏智慧型化協調體系。調研目的是提出滿足中國城市特徵的綜合智慧型的電動化交通體系的發展路徑。
7、國內外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調研和分析
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已經進入產業化階段,如特斯拉、日產已經初具規模,國內比亞迪、江淮等示範推廣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對產業缺乏全面、客觀的研究,需要通過深入的調研獲得產業發展狀況的一手資料,為產業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調研目的是釐清國內外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8、全球電動汽車的政策梳理和創新
美、日、歐等國家和地區近十年紛紛發布了促進電動汽車發展的國家戰略和相關支持政策,起到了產業發展的催化作用。中國的產業政策對電動汽車的產業化作用尚未顯現。調研目的是分析國外產業政策的背景和成效,將有助於對中國政策的評估與修訂起到借鑑作用。
9、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不同技術路線的分析
在近幾年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過程中,各種技術路線並行推進,中國還沒有對各種技術路線在技術難度、節能減排、推廣效果、市場化前景、產業升級轉型促進等方面進行過全面客觀地分析。調研目的就是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不同技術路線進行綜合分析。

大賽活動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2016年1月24日,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順利閉幕,共進行了6場主題峰會和第一屆“車創未來”創新大賽。

行業發展的政策與監管改革、智慧型時代的汽車與交通、整車發展技術路線與生產方式變革成為當日主題。

進行了”車創未來“創新大賽。獲得一等獎的是納米吸能材料;獲得二等獎的是星谷電機、雲駕車載智慧型副駕;獲得三等獎的是魯師傅、Icharging、蘇打出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