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9運輸機

中國運-9運輸機

陝飛集團生產的運8飛機自1975年首飛上天以來,作為中國國產的唯一中程中型運輸機,經過不斷創新和發展,已經研製了近30種改型。進入新世紀以來,為了適應新時期軍事航空運輸發展的需要,陝飛集團決策層審時度勢,在上級機關的支持下,決定利用運8系列飛機型號獲得的技術和成果,研製使用範圍更寬廣、運載能力更強、操縱性更好、經濟性更佳的新型中型中程戰術運輸機——運9。

布局設計

中國運-9運輸機中國運-9運輸機
運9採用半硬殼式增壓機身、上翹後機身、後開式貨艙大門、上單翼、單垂尾、低平尾、翼吊發動機的基本布局。機身典型截面採用了小阻力的正圓截面,前、後機身根據駕駛艙的布局和貨物裝載的需要變截面收縮;採用大面積方向舵,提高了飛機平衡發動機單發失效後非對稱力矩的能力;飛機方向舵調整片和隨動補償片合為一體,在升降舵調整片的外側增加升降舵備用調整片。合理的氣動布局使運9的操穩特性更好、飛行性能更佳。為了獲得良好的戰術和使用性能,運9使用當量功率為3800千瓦的FWJ-6C型渦輪螺鏇槳發動機,並配裝了6葉大後掠角的JL-4型複合材料螺鏇槳。FWJ-6C發動機技術成熟、工作穩定可靠,功率大、油耗低,JL-4複合材料螺鏇槳重量輕、效率高、噪聲低,使得運9具有了很好的高溫、高原性能。

運9的駕駛艙採用了先進的玻璃駕駛艙技術,配備有6台先進的LCD綜合顯示器,使飛行機組人員對飛行信息、發動機和各系統工作情況的感知更加清晰、便利。運9採用了國產先進的電子飛行信息系統(EFIS)和發動機指示與機組告警系統(EICAS),EFIS和EICAS同時可對其他系統的工作情況採取集中顯示與告警的方式,還配備有功能完善的導航通信雷達自衛設備。運9的駕駛艙按照人機工程學原理進行了綜合布局設計,操作可達性良好,駕駛艙空間大、視界寬;飛行控制系統中增加的助力系統可使飛行機組駕駛飛機的所需要的操縱力大小更合理,有效地減輕機組的勞動強度。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和合理的駕駛艙布局保證運9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配置成二人、三人和四人三種不同的駕駛體制,並設定相應的正駕駛員、副駕駛員空中機械師領航通信員工作席位。

寬大的貨艙和強大的運載能力

運9具有強大的空運空投空降能力,其寬大的貨艙空間、大起飛噸位和載重能力,使得運9能夠將更多的人員、物資和更大更重的武器裝備運得更遠,能更好地適應21世紀初期的軍事運輸需求。運9的貨艙長度16.2米,最小寬度3.2米,在中央翼下的高度為2.35米,翼後高度為2.6米。貨艙剖面增大,可裝載對象範圍也擴大了,裝載的範圍可包括國際標準的貨櫃/板、標準貨台、大型軍事裝備等。貨艙地板設有8條標準滑軌,貨運系統、傘兵座椅、救護擔架等均可通過地板滑軌進行快速安裝。根據任務的變化,貨艙可快速配置成與目標任務相適應的貨艙布局,做到多功能共用。貨艙前部配置有2部牽引力為14.7千牛的絞車,後貨艙大門區頂部配置有1部起吊能力為24.5千牛的吊車,方便了裝備和貨物的裝卸。

運9可一次空運重量不超過20噸的集裝或散裝貨物,典型裝載為4個單件重量均不超過6噸的24米×31米的貨櫃/板,裝卸作業時間不超過30分鐘。運送人員時,可搭載106名武裝士兵;用於救護任務時,可搭載72名重傷員(擔架),外加3名醫護人員,或可運送106名輕傷員。運9可以牽引空投重力空投的方式實現單件物品空投或多件物品連續空投。牽引空投時,空投的總重量為14噸,貨物最大單件重量可達8.2噸,可連續投放2個貨台;重力空投時,空投的總重量為8噸,可連續投放13個1米貨台。運9在執行空降任務時,可實現雙路跳傘,一次空降106名武裝傘兵。

運9具有很好的高溫、高原性能品質,可在標高3540米的機場大噸位起飛,機場適用範圍大;採用整體結構油箱及附加機身副油箱,載油量大幅度提高,載重能力增強,商載、航程範圍擴大;採用功能完善的除冰系統、完備的航空電子設備,使得運9可以在各種複雜的氣象條件下安全飛行,基本消除了複雜氣象對飛機安全飛行和日利用率的影響;大後掠角、小直徑螺鏇槳的採用,有效地降低噪聲水平,進近噪聲的降低,使得運9可以不受限制地到達更多的機場,同時噪聲水平的降低還會為機上人員帶來更加舒適的艙內環境。

外型尺寸 

中國運-9運輸機中國運-9運輸機

貨艙長度16.2m
貨艙寬度3.2m
貨艙高度2.3m
貨艙容積155m3
最大起飛重量65t
最大著陸重量65t
最大商載20t
最大載油量23t
最大航程5000km
最大平飛速度570km/h
巡航速度550km/h
巡航高度8000m
實用升限10100m
起飛滑跑距離1350m
著陸滑跑距離1350m

機體結構

中國運-9運輸機中國運-9運輸機
為了達到大噸位、長壽命的要求,設計人員按照損傷容限與耐久性準則對運9機翼、機身、起落架等機體結構進行最佳化設計。

機身採用輕質金屬半硬殼式薄壁增壓結構,垂直尾翼、水平尾翼和機翼的外翼採用輕質金屬蒙皮長桁鉚接結構,機翼的中央翼和中外翼採用整體壁板螺接結構。運9的機身由前、中、後三部分組成。機上空間主要分隔為駕駛艙和貨艙,在駕駛艙的前部和貨艙的後部設有氣密端框,駕駛艙和貨艙為增壓氣密艙;駕駛艙設有一個開口尺寸大於I類出口的側登機門供飛行機組人員出入,貨艙除設有後開式的貨艙大門供運載人員上下和裝備貨物出入外,還設有4個III類應急出口供機上人員應急撤離使用;機身中段貨艙地板下設定有兩個副油箱艙

運9的機翼由中央翼中外翼外翼三部分組成,使用整體結構油箱,其中中央翼設定一個整體油箱,中外翼左右各設定5個整體結構油箱,外翼左右各設定一個整體結構油箱,全機翼共設有13個整體結構油箱。

運9的起落架為前三點可收放式布局。主起落架為四輪小車式,前起落架為雙輪式。設計人員對起落架支柱進行了最佳化改進設計以提高承載能力;起落架採用優質鍛鋁合金機輪,使用無內胎的低壓扁平輪胎,提高起落架漂浮性能,配置了碳-碳複合材料剎車盤,機輪的剎車控制採用了數字式電子防滑系統,保證運9可以在鬆軟、粗糙的跑道或地面上起降。機體結構的最佳化設計使得運9的使用壽命得到全面提高,在各種複雜的環境下都能長期有效地可靠工作。

使用性能

運9採用了多項全新的設計,使全壽命費用較低,購置、使用和維護負擔較輕。先進的駕駛艙技術使得運9的機組成員最少可減至2人,同時新型發動機的採用使油耗更低,使得飛機的直接使用費用顯著下降。運9的結構、系統和航電設備採用國內最先進的技術,使得運9的可靠性、維修性明顯提高,地面維護檢查和補給的時間減少,再出動時間顯著縮短;在使用上,運9將多種運輸功能融合於一身,做到一機多用,飛機的日利用率大幅度提高。運9在使用過程中,可以依靠運8成熟完備的保障支持網路,做到維護人員、備件供應及地隨設備等的共享,降低飛機的維護費用;機體結構按照損傷容限與耐久性準則設計,飛機的使用壽命增長,購置費的平均年分攤額下降。

發展前景

中國運-9運輸機中國運-9運輸機

目前陝飛集團飛機設計研究院已經完成了運9的方案論證和概念定義,正在全力以赴進行細節設計定義、工藝準備和試製等工作。運9在2006年底實現首飛,2007年定型並開始交付列裝。在運9作為中型戰術運輸機被開發的同時,陝飛集團還將依此平台為基礎,積極開發民用型的貨運飛機特種用途飛機。運9的民用型可保留後開式的貨艙大門,在裝載集裝貨物的同時,兼顧裝載細長類的貨物及輪式、履帶式車輛;也可根據用戶的要求,換裝封閉後大門的後機身,在前機身開設側大門,主要用於裝載集裝貨物;還可根據用戶的要求,選裝進口的發動機和航電設備,可選方案包括換裝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W150B發動機和霍尼韋爾公司的航電設備等。

運9還可進一步開發用做特種飛機的平台,搭載必要的專用系統和設備即可改裝成為電子戰飛機空中加油機等特種機型,亦可改裝為國土測量、森林防火、海洋環境監測等民事用途的專用飛機。運9研製成功後,將進一步完善我軍的裝備體系,為國家創造出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通過運9的開發,也將使陝飛集團在大、中型飛機研製的項目管理、基礎技術研究與探索、先進技術套用、橫向合作等方面積累寶貴的經驗,有力地推動中國航空工業及配套行業整體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