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文學史

中國近代文學史

《中國近代文學史》,作者:任訪秋等編著。1988年11月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書自先秦文學開始,論述了歷史對文學的影響和文學對歷史的影響。

基本信息

中國近代文學史

作者任訪秋等編著

ISBN:10位[7810181661]13位[9787810181662]

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8-11

定價:¥28.00元

內容提要

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上,能與中華民族如此輝煌燦爛而又持續不斷的歷史文化相比者,確乎不多。在相對隔絕的地理環境和文化環境中發生髮展並自成一體的華夏文明,曾有過極其顯赫的過去,產生了令人驚嘆的文化與文學。但進入近代以後,尤其是西方帝國主義的不斷入侵與大規模的西學東漸,大一統的華夏民族和文化開始受到嚴峻的挑戰與衝擊。這不僅給民族的生存,同時也給民族文化與文學提出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即如何對付、迎接這種不可避免的挑戰與衝擊,並在挑戰與衝擊中重新確立自己的方位,選擇自己的出路。經過幾代人的艱難曲折的探索和數十年漫長而急遽的變革,至五四時期,中國文化與文學終於出現了新的轉機。如果我們把百餘年來中國文學的演進歷程視為一個不斷走向開放的矛盾、艱難、曲折,坎坷的現代化進程的話,那么,毫無疑問,這一進程發軔於近代。

目錄

緒論

上篇

概說

第一章 近代文學的先行者——龔自珍

第一節 生平及思想

第二節 詩歌創作

第三節 散文創作

第四節 龔自珍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第二章 經世派作家的崛起

第一節 經世派作家崛起的歷史背景和文學主張

第二節 魏源

第三節 王韜

第三章 鴉片戰爭時期的愛國詩潮

第一節 愛國詩潮的形成

第二節 愛國詩潮反映的社會內容

第三節 空前繁榮的諷刺詩

第四節 愛國詩潮的藝術成就及其影響

第四章 桐城派的中興與復歸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後桐城派的發展與危機

第二節 曾國藩與桐城派的中興

第三節 曾門弟子及桐城派的復歸

第五章 宋詩派及其他詩詞流派

第一節宋詩運動興起的原因

第二節 宋詩派的詩歌理論

第三節 宋詩派的詩歌創作

第四節 金和及其詩歌創作

第五節 蔣春霖及其《水雲樓詞》

第六章 19世紀40~80年代的小說創作

第一節《蕩寇志》

第二節 《兒女英雄傳》

第三節 《三俠五義》

第四節 狹邪小說

第七章 《藝概》及其他文論

第一節 劉熙載及其《藝概》

第二節 林昌彝及其《射鷹樓詩話

第三節 太平天國的文學主張

中編

概說

第一章 資產階級文學改良運動

第一節 文學改良運動的歷史進程

第二節 文學改良運動的目標與內容

第三節 文學改良運動的歷史意義

第二章 梁啓超

第一節 梁啓超的生平、思想和著作

第二節 梁啓超的“文學改良”論

第三節 梁啓超的文學創作

第四節 粱啟超對近代中國文化事業的主要貢獻

第三章黃遵憲

第一節 生平與思想結論

……

下編

結束語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