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組建於1959年,地處江蘇省揚州市,占地面積60多公頃(總部10公頃,實驗場50多公頃)。現有固定資產1.7億元。

(圖)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組建於1959年,地處江蘇省揚州市,占地面積60多公頃(總部10公頃,實驗場50多公頃)。現有固定資產1.7億元。

概況

(圖)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

全所有職工400多人,其中研究技術人員150人。正高級技術職務8人,副高級技術職務19人,中、初級研究人員60人,博士5人,碩士26人,有60%的技術人員主持或參與過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擁有一支高水平的人才梯隊。

先後承擔國家、部、省級科研課題120餘項,獲國家、部、省級科技成果100餘項。當前承擔課題有34項;“九五”、“十五”期間獲得的各級獎項主要有22項;先後獲發明專利7項;育成的蘇禽黃雞、維揚麻雞、蘇禽青殼蛋雞已通過省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邵伯雞已通過國家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制定國家行業標準3個,地方品種標準5個。

主要在地方禽種資源保存、遺傳育種、飼料營養、禽病防治和信息管理等領域開展研究工作。擁有家禽資源保護及遺傳育種研究、家禽疫病防制研究、家禽業信息網路三大科研平台。

主要開展家禽遺傳育種與種禽擴繁、家禽重大疫病研究與防治、家禽種質資源保護及評價、家禽品種性能測定與品質監督檢驗、家禽業信息服務與決策諮詢等業務。

機構設定

(圖)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

江蘇省家禽保健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蘇省家禽保健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Jiangsu Provincial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Poultry Health)由江蘇省科學技術廳於2000年1月20日批准建設,項目編號為BM99104,建設期限為2000年至2002年。項目總投資703萬元,其中:江蘇省科學技術廳拔款300萬元,江蘇省農林廳配套拔款103萬元,中心依託單位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自籌300萬元。該項目在省科學技術廳、省農林廳、省農業三項工程領導小組和江蘇省生物技術協會的關心和支持下,由依託單位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組織實施,並於2002年11月18日通過了由江蘇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組驗收。

江蘇省家禽保健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開發方向重點是研究家禽保健藥品技術產業化的關鍵工程技術,根據市場對家禽保健藥品的需要和家禽保健藥品的生產工藝特點,選擇有良好社會效益和重大經濟效益的家禽保健藥品進行中試、放大和產業化,同時對生產工藝、設備和材料進行改進,將中心建成家禽保健藥品研究、開發和產業化的重要基地。主要目標是力爭達到本領域國內科學研究和生產技術的最好水平,參與國際技術市場竟爭。同時發揮中心的示範指導作用,推動一批新興家禽保健藥品技術產業逐步向規模化發展,使中心成為多個行業工程技術的依託單位和技術協作網路的核心、結合點,並成為國際合作技術交流的視窗。

江蘇省家禽保健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後承擔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農業部農業新技術革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農業三項工程、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科技攻關等科研項目25項,獲江蘇省科技進步獎和江蘇省農業科技進步獎2項3次。

科學研究

優質矮小型黃雞品系選育及利用的研究”課題通過鑑定

受江蘇省科技廳委託,二00四年十二月十八日由揚州市科技局主持,邀請有關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和管理部門的專家對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江蘇省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共同完成的江蘇省“十五”科技攻關“優質矮小型黃雞品系選育及利用的研究”課題(編號:BE2001367)進行了驗收鑑定。驗收鑑定委員會聽取了承擔單位的課題匯報,查閱了相關資料,並進行質詢,經認真討論,形成如下意見:

1、 該項目經全體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完成和超額完成了項目契約所下達的計畫任務。選育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矮小型優質肉雞新品系――S1系和S2系,具有先進的生產性能和穩定的遺傳性狀。將DW矮小基因套用於我國地方雞種培育的邵伯雞配套系母本,具有體型小、產蛋多、耗料少的特點。生產的商品雞青腳麻羽,長速中等、肉質鮮美,具有土雞特性。

2、 研究分析了優質肉雞肌肉脂肪的遺傳特點和規律,將胸肌肌肉脂肪含量作為肉質選育性狀,首次在矮小型品系S1系及我國地方雞種鹿苑雞、白耳雞中選擇套用,並在世代選育中取得了良好的進展,為我國優質雞的選育及利用提供了可鑑的理論,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3、 本研究已中試推廣父母代種雞110.2萬套,商品代雞2215.6萬套。經濟產值32.9億元。新增利潤2.56億元,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

綜上所述,本研究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

研究人員

(圖)童海兵童海兵

童海兵

童海兵 1966年出生,碩士,2008年評為研究員。從事家禽遺傳育種、地方禽種資源的種質評價、保護與開發利用研究,主持和參加省、部級課題項目28項,獲得了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五項,發表專業學術論文30餘篇,主編、參編學術專著五部。作為主要培育人,育成的蘇禽黃雞、維揚麻雞已獲得了畜禽新品種證書。任我所科研辦主任。

高玉時

高玉時,男,1967年5月出生,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研究員,生物遺傳研究室主任,江蘇省家禽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農業部家禽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副主任。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項目資助對象。兼任中國優質禽育種與生產研究會常務理事、秘書長,全國畜牧獸醫學會家禽學分會理事,全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遺傳標記分會理事,世界家禽學會會員。國家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員。《中國家禽》雜誌編委。

主要從事家禽遺傳育種、家禽品種品質檢測技術標準化研究,先後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畫、省自然科學基金、省“六大人才高峰”等科研項目20多項,主持和參與制定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15項。獲得“中華神農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農科院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江蘇省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獎一等獎1項、轉化二等獎1項,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二等獎1項,培育省級家禽新品種2個(蘇禽黃雞和維揚麻雞),申請發明專利3項,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SCI收錄1篇,主編和參編專著10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