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輸日毒餃子事件

日本媒體的報導引起國際關注,1月31日,韓國也採取行動,開始對從中國進口的餃子等食品進行清查。 國家質檢總局日前表示,根據目前中日雙方已有的調查結果,可以認為在日本發生的水餃中毒事件不是因為農藥殘留而引起的系統性食品安全事件。 “毒餃子事件”發生後,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言人立即就此事件發表談話,稱中方高度重視此事並已對相關企業進行了調查。

事件起因

2009年2月19日,春節剛過的石家莊,人們還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中,幾乎所有的工廠都開始了年後的工作,而在位於市區東南郊的天洋食品廠,大門緊鎖,整個廠區空無一人。
與這種冷清現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工廠大門外窄窄的甬道上,竟然高高低低地擺放著20餘架攝像機,只要廠門口一有車輛和人員出入,這些“長槍短炮”馬上就進入“備戰狀態”。
“春節前一直到現在,從大清早兒一直到天黑,總看著這二三十人在門口候著,最多的時候大概能有百餘號人,好像大部分是日本媒體的記者。”廠區門口一位賣報的老人告訴《望東方周刊》。
河北天洋食品廠十多年來一直生產專供日本的水餃產品,在日本市場占據相當大的份額。
1月30日,日本某電視台在晚間新聞報導稱,自2007年12月底至2008年1月22日,日本千葉、兵庫兩縣3個家庭共有10人,在食用了中國河北省天洋食品廠生產的速凍水餃後,先後出現了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其中一名5歲的女孩一度“喪失意志”。
該事件迅速將天洋食品廠推到風口浪尖,同時,日本厚生省通過中國駐日使館向國家質檢總局通報了該事件。日本方面表示,在中毒者的嘔吐物和水餃包裝袋中檢測出了甲胺磷,這是一種有毒農用殺蟲劑。
此事立即引起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家質檢總局馬上成立了專家調查組,並責成河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該企業的留樣產品和原輔料進行檢測。1月31日上午,國家質檢總局調查組緊急趕赴石家莊對該企業進行現場調查。

事件後續發展及影響

隨後,天洋食品廠被責令停止生產,企業所有的產品被召回。中日雙方的相關調查也隨即開始。
毒餃子事件”發生後,日本厚生勞動省分別向日本各都道府縣政府下達通知,要求報告類似事例,同時公布了進口河北省天洋食品廠其他產品的19家公司的名稱和產品名單,要求各地方政府勒令各公司停止銷售這些產品,日本食品生產廠家、食品流通企業等必須暫時停止使用中國進口的食品原材料。
日本媒體的報導引起國際關注,1月31日,韓國也採取行動,開始對從中國進口的餃子等食品進行清查。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有關部門官員已經同中國方面進行了核實,確認韓國沒有進口與問題餃子同一品牌的產品。
1月31日下午,日本外相高村正彥同來訪的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何亞非在外務省就此事舉行了會談。高村表示,“食品安全是日本國民最關心的問題,此次事件令人遺憾。日本將與中方展開合作,以防此類事件再度發生”,同時要求中方查明事件原因並採取徹底的預防措施。
2月1日下午,針對該事件,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官邸對媒體表示,“中國政府已對此引起重視並採取了應對措施。今後將繼續考慮該如何進行政府間對話。”
2月2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此事件發表談話稱:中方對近期日本消費者因食用中國河北天洋食品廠生產的冷凍餃子發生食物中毒表示真誠的關切,祝願他們早日康復。中方已就此與日方溝通並開展調查,希望通過雙方積極合作,儘快查明事實真相。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迅速派出調查小組赴日本調查“毒餃子事件”。調查小組由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長李春風率領,包括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商務部、河北省的相關負責人等共5人,調查組2月3日從北京出發,在日本做了為期四天的調查,並帶回10袋水餃樣品。
調查組於2月6日下午回京後,立即委託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採用中日雙方共同確認的檢測方法和檢測儀器,對從日本帶回的水餃樣品進行全面檢測。2月10日,所有檢測結果顯示,均未檢出甲胺磷和敵敵畏。此前,中方對日方通報的兩批貨物---2007年10月1日生產的13克規格和2007年10月20日生產的14克規格的豬肉白菜餡水餃的留存樣品進行了取樣和檢測,未檢出甲胺磷。
在中國的調查組赴日的同時,由日本內閤府、外務省、厚生省和農林水產省的四名官員組成的日本政府調查團來到中國,並於2月5日、6日對河北省天洋食品廠的整個生產流程進行了詳細的實地調查,最後他們表示,天洋食品廠車間整潔、管理完善,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來自新華社的訊息稱,日本德島縣知事飯泉嘉門在2月14日召開記者會說,日前在該縣回收的中國產冷凍餃子外包裝上檢測到的微量甲胺磷,已基本可以確定是來自日本銷售方店內使用的殺蟲劑。德島縣當天結束了對85袋中國“coop手包餃子”的檢查,從其中29袋上檢出了敵敵畏成分,但未在包裝內側或餃子上發現殺蟲劑。
國家質檢總局日前表示,根據目前中日雙方已有的調查結果,可以認為在日本發生的水餃中毒事件不是因為農藥殘留而引起的系統性食品安全事件。
這一事件只屬於個案
 “毒餃子事件”發生後,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言人立即就此事件發表談話,稱中方高度重視此事並已對相關企業進行了調查。
國家質檢總局在2月初已責成有關企業立即與日方進口商聯繫,主動下架並立即召回該企業在日本的產品和正在運輸途中的產品,並商請公安部門介入調查。
2月13日,國家質檢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副局長魏傳忠就此前日本共同社發布的一篇訊息作出澄清。魏傳忠說,2月12日日本共同社發布訊息說,“石家莊市有關人士透露,該市公安局‘毒餃子事件’特偵組認為:該事件可能是不滿廠方待遇的人蓄意作案”,這是一則未經中國質檢總局或警方發布的主觀猜測性報導。魏傳忠強調,根據中日雙方達成的意見,中日雙方對該事件的調查,都以中日官方與警方正式發布為準。關於中方對水餃事件調查情況,以中國質檢總局和公安部門發布的訊息為準,一些主觀猜測性的報導會對調查工作產生影響。
魏傳忠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說:“從目前調查情況看,這一事件只屬於個案,不是食品安全體系的問題。”他同時說,中國政府和北京奧組委建立了完善、有效的奧運食品安全監控體系,奧運食品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
河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程方向《望東方周刊》介紹,日本“毒餃子事件” 發生後,該局非常重視此事,“在1月31日和2月1日對與引發該事件產品生產日期相鄰10餘天的產品留樣和企業召回的產品進行抽樣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食品中沒有甲胺磷成分。”
該局向媒體提供的《輸日速凍水餃中毒事件調查進展情況》顯示,天洋食品廠於1994年8月獲得中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衛生註冊資格,1995年8月起,獲準對日本出口偶蹄類動物熱加工產品。在此前的中國國內檢驗檢疫部門檢查和日本有關部門檢查中均順利通過,亦從未發生退貨事件。
據程方局長透露,經過對工廠30名職工的調查,沒有發現他們存在可疑之處。對於有毒物質是怎樣混入出口日本的產品中的情況,他表示中方也很關心。
據介紹,河北省公安廳與石家莊市公安局已經成立“毒餃子事件”特偵組,特偵組成員放棄春節休假,連日來集中進行相關調查。
特偵組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向《望東方周刊》介紹,在2月11日,特偵組已經進入廠區,對部分職工和行政人員進行調查,“在生產環節沒有發現異常,現在專門調查工作正在進行中,在沒有結論之前,不能向外界通報任何細節。”
據程方介紹,輸日速凍水餃導致消費者食物中毒一事發生後,這一水餃生產廠家已停止生產,隨後展開了水餃召回工作。目前,被召回的水餃已被封存。
此外,2月5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中國政府決心把這個事情一查到底,查清楚,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可能出在哪些環節?如果日方就有關合作方式有新的建議,可以提出來。只要對調查有利,中方都會予以積極考慮。在這方面,中方的態度是堅決的。
中外媒體雲集石家莊
 2月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和國家質檢總局的安排下,上百名中外媒體記者被允許進入封閉了半個多月的天洋食品廠廠區參觀採訪,為了保證車間的整潔和日後生產的安全,記者們被分組進場,每組不超過15人,並進行嚴格的消毒。
進入廠區參觀採訪的中國新聞社記者劉長忠向《望東方周刊》介紹,“首先考察的是生食區,這裡有四五個工作人員對進入該區的人員進行嚴格細緻的檢查,身上所有零散物件包括飾物一律不得帶入,由專人專袋保管。一名美國記者的一支筆被留下,他被告知,車間內提供筆和紙。”
“在廠區各個環節更換衣物就用了近40分鐘,而且食品廠提供的專用衣服沒有兜,想帶物品到生產車間根本就不可能。”參加參觀採訪的一位美聯社記者告訴《望東方周刊》。
據食品廠工作人員介紹,該做法不僅僅是針對來參觀的記者,工廠的每個員工進入車間亦如此。
2月18日,《望東方周刊》記者一大早來到天洋食品廠門口,這裡已經雲集了20多家電視媒體記者。
本刊記者看到,天洋食品廠門前停放著10餘台北京牌照的商務旅行車,兩台旅行車把直播設備直接架在車上,自行發電進行播放傳輸。“我們想等到食品廠上班,希望能採訪到廠內職工和相關負責人。雖然現在沒有成行,可是我們會堅持的。”一位日本共同社的記者告訴《望東方周刊》。
食品廠內停放著幾輛轎車,一上午也沒有見到有工作人員在廠區內出現,偶爾有機動車進出廠區,記者們會馬上蜂擁而上。
截至本刊發稿時,所有在場的記者仍未離去。
廠方表示要索賠
 天洋食品廠位於石家莊市東南郊倉豐路上,在“毒餃子事件”發生後,這家工廠受到廣泛關注。
該廠一位負責倉儲管理的職工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說,“以前產品周轉非常好,根本沒有發生過此類事件,該事件發生後,產品全部被召回,倉庫已經裝不下了。”貯藏水餃的冷庫在一個常年保持常溫的通道內,現在,偌大的冷庫內整齊碼放著一箱箱水餃,包裝箱上的日文清晰可見。據介紹,這些水餃是從天津港召回的正要啟運的兩貨櫃水餃,總計6719箱。
“看到產品堆得到處都是,心裡特別難過,希望工廠能早日擺脫困境,儘快恢復生產。”上述職工表示。
天洋食品廠廠長底夢路向《望東方周刊》介紹說,食品廠自1月30日接到通知停止生產,損失巨大,“目前全廠800餘名職工全部在家休息,以往我們每天的出口量要有幾十噸。”
“此事件發展到現在,天洋食品廠是整個事件的最大受害者,不僅在經濟上蒙受了巨大損失,企業聲譽也受到極大損害,急切盼望有關部門能夠儘快查清真相,早日恢復正常的生產和經營。”底夢路表示,“在事實真相大白以後,食品廠不排除向有關方面索賠經濟損失。”
天洋食品廠一姜姓職工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說,出現這樣的事件對於食品廠和職工來說實屬意外,看到其他各企業春節後都陸續上班生產,而食品廠上班日期還沒有確定,感到非常痛心,“平常在工廠每月掙1000多元工資,生活覺得很安逸,這樣下去,勢必會影響我們廠子的效益,從建廠我就在這裡上班,我對食品廠還是有感情的,做夢都沒想到竟然發生了這樣的怪事。”
日本共同通訊社於2月9日、10日通過電話進行了全國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認為該事件中“日本政府沒有盡到責任”的人達到51.1%,表示會繼續購買中國食品的人占到近1/4。
“中國被認為是日本的‘食品庫’,所以中國的餃子問題引起日本國民恐慌是正常的,問題的關鍵在於,中日雙方的政府和百姓都不能戴著‘有色眼鏡’看待這件事情。”一位在石家莊採訪的日本記者說。

毒餃子案原因查明

2008年初,河北石家莊天洋食品廠出口到日本的餃子發生中毒事件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經過連續兩年堅持不懈的努力,近日查明此次中毒事件是一起投毒案件,中國警方已將犯罪嫌疑人呂月庭抓捕歸案。
中毒事件發生後,本著對兩國消費者高度負責的態度,從全國抽調偵查、檢驗等各方面專家,成立了特偵組。中國警方投入大量警力走訪排查,克服了作案時間與案發時間相隔久、現場客觀物證少等困難,開展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偵破工作。現已查明,犯罪嫌疑人呂月庭(男,36歲,河北省井陘縣人,原天洋食品廠臨時工),因對天洋食品廠工資待遇及個別職工不滿,為報復泄憤在餃子中投毒。呂月庭對投毒作案供認不諱。公安機關已提取到呂月庭作案用的注射器,並收集到大量的證人證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