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裁判文書網

中國裁判文書網

201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上網公布暫行辦法》正式實施。依據該辦法,除法律規定的特殊情形外,最高法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決定書一般均應在網際網路公布。 2014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網際網路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正式實施。該司法解釋明確,最高法在網際網路設立中國裁判文書網,統一公布各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中西部地區基層人民法院在網際網路公布裁判文書的時間進度由高級人民法院決定,並報最高法備案。

基本信息

建立背景

2013年5月8日至9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召開司法公開調研會,裁判文書網上公開成為會議熱點。會議表示,最高人民法院正在著手依照權威、規範、便捷的原則,建立全國法院規範、統一的裁判文書網——中國裁判文書網,實現上網文書種類齊全、更新及時、分類清晰、檢索科學、統計便捷、自動分析等綜合效能,充分實現裁判文書網上公開的各項功能。

裁判文書上網是司法公開的重要一環。黨的十八大以來,最高法大力推進裁判文書上網工作,並率先垂範,於2013年7月1日開通中國裁判文書網,集中公布了第一批50個生效裁判文書,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次日,最高法審議通過《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上網公布暫行辦法》,明確除法律有特殊規定的以外,生效裁判文書將全部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予以公布。

2013年11月27日,中國裁判文書網與各高級人民法院裁判文書傳送平台聯通,標誌著全國四級法院裁判文書統一發布的技術平台搭建成功。11月28日,最高法發布裁判文書上網司法解釋。

最高法第一批公布的生效裁判文書,覆蓋刑事、民事、行政、賠償、執行等不同案件類型,以及二審、再審、申請再審等不同審判程式,對類似案件的處理具有指導意義。

各地動態

從2014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所有高級人民法院和中級人民法院都須上網公布裁判文書;同時,北京、天津、遼寧等10個東部省份和河南、廣西、陝西3箇中西部省份的基層人民法院也應當上網公布裁判文書。

注意事項

第一,裁判文書上網公布前,需要對當事人的個人信息以及其他不宜公開的內容進行技術處理。

第二,雖然《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上網公布暫行辦法》規定,當事人認為案件涉及個人隱私或商業秘密,請求不在網際網路公布生效裁判文書,經案件承辦部門審核理由正當且不涉及公共利益的,可不在網際網路公布。 但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網際網路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中並沒有明確規定當事人可以對是否在網際網路公布裁判文書提出意見。

現實意義

審判文書公開是法院系統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的重要舉措,標誌著人民法院司法公開邁出了關鍵一步。裁判文書公開是司法公開的重要一環,有利於增強司法透明度,強化監督,防止司法權濫用。通過網際網路及時、全面公布法院尤其是最高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在國際司法領域已是大勢所趨,其優勢在於發布速度快,覆蓋面廣,便於查閱,既高效回應社會關切,也有利於充分發揮司法裁判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相關文獻

2010年11月21日,《關於人民法院在網際網路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正式頒布實施,這是最高法院頒布的第一個規範全國法院在網際網路上公布裁判文書的司法解釋。

2013年7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書上網公布暫行辦法》是最高法第一個專門規範自身裁判文書上網公布工作的制度性檔案。依據該辦法,除法律規定的特殊情形外,最高法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決定書一般均應在網際網路公布。對於社會關注度高的案件,生效裁判文書應當在網際網路公布。

2014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網際網路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正式實施。該司法解釋明確,最高法在網際網路設立中國裁判文書網,統一公布各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中西部地區基層人民法院在網際網路公布裁判文書的時間進度由高級人民法院決定,並報最高法備案。

人民法院建立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執行信息三大公開平台,中國裁判文書網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網,截至2015年11月1日,公布裁判文書1165萬份,總訪問量達到3.4億人次。

2018年2月27日,從人民法院司法公開工作座談會上獲悉,中國裁判文書網共公布全國各級法院生效裁判文書4260餘萬篇,訪問量超過132億次,訪客來自全球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