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英雄軍事五項隊

中國軍事五項隊是在鄧小平親自決策下,於1980年組建的。21年來,全隊官兵牢記黨和軍隊的重託,背負祖國人民的希望,先後有300多人次代表三軍將士,出征被西方稱為"捍衛軍旗之戰"的軍事五項世界大賽23場,征戰足跡遍布五大洲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在與世界各國軍隊尤其是西方軍事強國代表隊的比武較量中,歷盡艱難困苦,不屈不撓奮鬥,振我國威軍威,一共奪得47個世界冠軍,63人次打破世界紀錄。特別是在2001年8月舉行的第49屆軍事五項世界錦標賽上,他們以新隊員為主力的陣容,以壓倒一切的英雄氣概,男子團體實現"七連冠",為國家和軍隊贏得了特殊榮譽,為黨和人民建立了特殊功績。

簡介

中國英雄軍事五項隊中國英雄軍事五項隊

中國軍事五項隊是在鄧小平親自決策下,於1980年組建的。21年來,全隊官兵牢記黨和軍隊的重託,背負祖國人民的希望,先後有300多人次代表三軍將士,出征被西方稱為"捍衛軍旗之戰"的軍事五項世界大賽23場,征戰足跡遍布五大洲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在與世界各國軍隊尤其是西方軍事強國代表隊的比武較量中,歷盡艱難困苦,不屈不撓奮鬥,振我國威軍威,一共奪得47個世界冠軍,63人次打破世界紀錄。特別是在2001年8月舉行的第49屆軍事五項世界錦標賽上,他們以新隊員為主力的陣容,以壓倒一切的英雄氣概,男子團體實現"七連冠",為國家和軍隊贏得了特殊榮譽,為黨和人民建立了特殊功績。

多年來,軍事五項隊代表中國軍隊征戰世界軍事比武賽場,奪金牌、破紀錄、升國旗、奏國歌,敢打必勝,不辱使命,取得了"八個首創"的特殊戰績:首次代表中國軍隊打入由北約主宰的國際軍事五項比武賽場,把八一軍旗插在了世界冠軍席上;首次打破西方軍事強國壟斷,使在歐美國家流動了33年的"戴布魯斯杯"落入亞洲和中國;首次把女子團體冠軍"挑戰者杯"永久留在了中國;首次實現了男子團體"七連冠"和女子個人"五連冠",把中國士兵的名字刻在了由西方軍隊命名的世界冠軍獎盃上;首次用中國高級將領的命名取代了西方軍隊創設的軍事五項女子團體世界冠軍杯;首次取得了在世界錦標賽上包攬男子個人前6名和女子個人前4名的"大滿貫紀錄";首次在世界錦標賽中連續打破5項世界紀錄;首次因推動世界軍事體育發展的突出貢獻而榮獲國際奧委會頒發的薩馬蘭奇特殊榮譽獎盃。

所獲榮譽

軍事五項隊先後有2人被國際軍體理事會表彰為功臣運動員,有2人分別被總參、軍區授予"軍體楷模"和"軍體尖兵"榮譽稱號,6人14次被評為"全軍十佳運動員",65人次榮立一等功,72人次榮立二等功,101人次榮立三等功。1997年9月,總參謀部授予軍事五項隊"英雄軍事五項隊"榮譽稱號,2001年10月,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簽署命令,授予軍事五項隊"英雄軍事五項隊"榮譽稱號。

2011年1月16日,獲得CCTV體壇風雲人物2010年年度評審會大獎

歷史戰績

中國英雄軍事五項隊中國英雄軍事五項隊

讓國歌響徹五洲

當今世界,儘管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並不斷套用于軍事領域,但是決定戰爭勝負最重要的因素依然是人。

早在56年前,一位法國軍官戴布魯斯為提高軍人的軍事素質和意志品質,創造了集射擊、投彈、越過障礙、游過河流和長途奔襲於一體的軍事訓練科目。由此演變而成的當代軍事五項運動包括:大口徑步槍200米射擊,500米障礙跑,50米障礙游泳,手榴彈的投準、投遠和8公里越野跑。國際軍體理事會自1950年開始組織世界性的軍事五項世界錦標賽,並以戴布魯斯的名字設立了團體冠軍流動獎盃,迄今已舉行了49屆。

軍事五項運動是衡量一個國家軍隊戰鬥力的一種標誌,對每個軍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國際軍體理事會簡章明確指出:你們代表著各自國家的武裝力量,要為捍衛自己的軍旗而戰!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許多國家軍隊都派出精兵強將為捍衛軍旗而進行激烈較量,各國軍人都以奪得“戴布魯斯杯”為榮。

1980年春天,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高瞻遠矚,果斷決策,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五項隊。

1981年9月,中國軍事五項隊首次走出國門,進軍和平之都日內瓦。出征前,受鄧小平同志委託,時任副總參謀長張震專程為他們壯行。他說,“參戰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把‘戴布魯斯杯’奪回來,把八一軍旗插在世界冠軍席上,揚我軍威!”

中國軍人首次亮相世界軍事賽場,首戰團體成績就進入前8名。各國代表隊為之震驚。

比賽結束後,組委會主席、國際軍體總裁判長齊格勒上校對中國軍人說:“我相信,3年後軍事五項冠軍的獎牌一定會戴在你們的胸前!”

這一預言很快變成了現實。在兩年後舉行的第三十一屆軍事五項世界錦標賽中,由龐紅雲李時運、吳建築、李光華等人組成的八一軍事五項隊一舉奪得“戴布魯斯杯”,由西方已開發國家軍隊壟斷了33年的獎盃第一次進入亞洲,進入中國。

首次站在世界冠軍的領獎台上,耳邊迴響著國歌的鏇律,向徐徐升起的五星紅旗敬禮,中國軍人心中的那種民族自豪感,如同烈焰燃燒升騰。

這次比賽之後,曾長期雄踞榜首的某西方軍事強國雖然輸了,但心裡並不服氣。他們通過駐華使館向我國防部提出,要求來華與中國軍隊進行一場挑戰賽,而且點名要在長城邊上比武。他們派出了號稱“不敗之師”、“王牌之師”的海軍陸戰隊代表隊,而且攜帶一流裝備。

面對有備而來的世界軍事強手,中國軍人無所畏懼,滿懷信心地登上了長城腳下的擂台。無論是1500米游泳、100公里腳踏車賽,還是40公里越野跑,中國軍人都遙遙領先。

第二年,還不服輸的這支西方軍隊,又聯合了歐洲五國組成王牌勁旅進兵北京,再次挑戰中國軍隊。結果,英勇頑強的中國軍人一舉包攬了個人前6名。“五國聯軍”不得不服輸。

從此,西方軍事強國再也不提比武的事了。八一軍事五項隊組建以來,牢記黨的三代領導核心的囑託,肩負祖國和人民的希望,先後有300多人次代表三軍將士出征“捍衛軍旗之戰”,足跡踏遍五大洲,與世界軍事強國比武較量23場,以壓倒一切的英雄氣概,共奪得47個世界冠軍,63人次打破世界紀錄,為祖國和軍隊贏得了特殊榮譽,為黨和人民建立了特殊功勳。

人均奔跑8萬公里,投擲手榴彈62萬枚,劈波斬浪8000公里,只為一個信念———

誓死捍衛八一軍旗

1997年8月1日,正值建軍節。八一軍事五項隊出征瑞典克里斯汀娜港。在第四十五屆軍事五項世界錦標賽上,我軍事五項隊再次摘取桂冠,從而實現了男子團體“三連冠”。中國軍人為之奮鬥了17年的夢想成真。

國際軍體理事會規定:如果哪一個國家能夠連續三年奪得團體冠軍,“戴布魯斯杯”就複製給哪個國家,永遠放在該國。

三連冠,是一個多么美麗誘人的光環。這是國際軍體理事會給予一個國家軍隊的最高榮譽。自1950年舉行第一屆軍事五項世界錦標賽以來,每一個國家的軍人,都把實現“三連冠”作為自己的崇高目標。

八一軍事五項隊先後三次向“三連冠”發起衝擊,都與其失之交臂。直到本屆第四次發起衝擊,才如願以償。截至今年,軍事五項隊已經實現了男子團體“七連冠”,創造了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都不曾擁有的輝煌!

然而,有誰知道,這些熱血男兒為了捍衛祖國和軍隊的榮譽,付出了怎樣的艱辛和努力?

1988年9月,楊春義第一個奪得個人世界冠軍。以西方軍人命名的“戴布魯斯杯”第一次刻上了中國軍人的名字。12年來,楊春義和戰友們曾10次奪得團體冠軍,他還2次奪得個人冠軍。

然而,就在楊春義的運動生命如日中天的時候,傷病開始折磨這位鋼鐵硬漢。

因持續高強度的訓練,他的肝臟嚴重受損,腰椎間盤突出,而且在一次賽前考核中不幸摔成重傷。醫生曾三次對他的運動生涯判了“死刑”。每次接到這樣的“判決書”,他都悄悄地放進口袋裡,然後投入緊張的訓練。

這位馳騁世界賽場的老將,在他37歲那一年,又一次奪得了世界冠軍。

一位將軍說:“軍人,戰死在沙場上最光榮,奪取‘戴布魯斯杯’同樣光榮。”

作為和平時期的現代軍人,李忠追求的就是這種光榮,哪怕為此付出超常的代價,他也在所不辭。

1990年,超負荷訓練造成李忠雙腿骨膜炎,每跑一步,兩腿就疼得“鑽心”。即使這樣,他仍一瘸一拐地拼搏在訓練場上。

依靠刻苦訓練,李忠終於登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台。

一名奪得金牌的軍事五項運動員多年累積下來的訓練強度,是一串觸目驚心的數字:練越野,要跑8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赤道跑2圈;練高障,要從二層樓高的5米繩梯上縱身跳下7000次;練低障,要在1尺高的低樁鐵絲網下匍匐鑽爬100公里,相當於沿著北京三環路爬上3圈;練投彈,要投出無柄手榴彈62萬枚,約370噸,能裝100輛大卡車;練障礙游泳,要在障礙重重的泳道里游8000公里,相當於橫渡渤海海峽60次。

1991年,國際軍體理事會增設了女子軍事五項比賽,團體冠軍獎盃為“挑戰者杯”。翌年,我軍決定組建女子軍事五項隊,參加第二屆女子軍事五項錦標賽。

訓練不足10個月,女運動員王戀英就參加世界大賽,奪得個人亞軍。這對第一次參加比賽的運動員來說,已經非常不容易了。當大家向她表示祝賀時,倔強的王戀英沒有絲毫的喜悅。她在心裡暗暗發誓:明年我一定要把“挑戰者杯”抱回祖國。

歸國後,王戀英開始苦練。為練就一身硬功夫,她大膽模仿男隊員的技術動作。通過兩米高的愛爾蘭高板時,她像男隊員那樣採取雙立臂上翻過障礙;過水中平台,外國女兵一般都是手腳並用爬過平台,王戀英卻採用獨創的雙立臂上平台的技術,提高越障速度2.5倍。曾11次奪得世界冠軍的德國教練尼拉貝爾稱讚說:“中國女兵的這些精彩的技術動作,為推動世界軍事五項運動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超人的付出,獲得超人的回報。王戀英連續5次奪得個人冠軍,與隊友一起5次捧回女子團體冠軍“挑戰者杯”,14次打破個人、團體及單項世界紀錄。2000年5月,國際軍體理事會做出決定,將軍事五項女子個人流動獎盃授予中國女運動員王戀英,她成為當今世界唯一獲此殊榮的女軍人。王戀英因此5次被評為全軍“十佳”運動員,5次榮立一等功,被總參謀部授予“軍體楷模”榮譽稱號。

63人次刷新世界紀錄,6項紀錄至今無人超越,只為一個追求———

在創新中超越自我

軍事五項的魅力在於它的驚險和激烈。八一軍事五項隊之所以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不敗,關鍵是他們不斷創新,與時俱進。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迎接挑戰,以勇勝優;先人應變,高人一籌。

0.5米見方、1.2米長的貼地涵洞,爬行過洞速度慢、體力消耗大,老隊員吳建築藉助奔跑慣性,手、頭、身、腳成一條直線對準洞口,飛身射門,快速穿過,難度驚險係數為世界之最,這一創新動作,如今已被世界各國運動員普遍模仿運用。

0.5米高的低樁鐵絲網,一般都是爬行通過。女隊員申麗萍在世界錦標賽上第一次採用了魚躍鑽網新技術,一個魚躍入網就鑽進去三四米,完成了爬行距離的1/5,使過障速度比原來的世界紀錄提高了40%。

正是這一系列技術創新,才使軍事五項隊始終保持著生機和活力。全隊先後有63人次刷新了世界紀錄,而多數是他們打破自己和隊友創造的紀錄。至今,仍有6項主要世界紀錄無人超越。國外媒體報導說:“中國軍隊奪冠的奧秘是,年年有新招,人人有絕活。”

軍事五項隊從這些年走出國門與外軍交流中得到深刻啟示:軍事五項訓練雖然是傳統項目,但永遠是戰鬥力的構成要素。為把這一傳統訓練科目練活練精,給部隊提供有益的借鑑,他們敢於打破一些常規,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創造了五項全能訓練法、雙周期訓練法、早期專業化訓練法、超強度極訓練法等訓練改革成果,從而實現了軍事五項訓練由傳統經驗型向現代科技型的轉變,由體能主導型向體能、技能、智慧型兼備型的轉變。他們在軍事訓練領域裡創造的克敵制勝的經驗和方法,為全軍部隊軍事訓練提供了深刻的啟示和重要的指導作用。

一位軍委領導同志說,“要把軍事五項訓練的經驗,推廣到全軍軍事訓練中去,把我們所有士兵都訓練得像‘小老虎’一樣。那么,我們的部隊就一定能戰無不勝。”

65人次榮立一等功,72人次榮立二等功,26人次受到全國全軍表彰,只為一個心愿———

讓青春綻放絢麗光彩

只有19歲的女兵徐蕾,是軍事五項隊中年齡最小的運動員。在角逐激烈的軍事五項賽場上,她已經連續兩次奪得團體和個人冠軍,並且打破了三項世界紀錄,成為國際軍事五項年齡最小的世界冠軍。徐蕾因此3次榮立一等功。

徐蕾出生在富裕家庭,從小嬌生慣養。剛參加集訓時,她竟然背來了20雙“耐克”鞋,穿髒了就扔,甚至還想自己出錢請個“隨軍保姆”,給她洗衣服。

為了幫助她適應部隊生活,五項隊的幹部在她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還專門安排一名女教練和她同吃同住同訓練,手把手教她洗衣服、疊被子。在大家的幫助下,徐蕾有了明顯的進步。不僅生活上學會了自理,而且訓練中特別能吃苦。練越野,她跟在男隊員的後面,一年跑爛了33雙膠鞋……

正是經過熔爐般的“冶煉”,軍體五項隊中許多過去被父母捧在手上的“小公主”、“小皇帝”,如今都已成了身懷絕技、衝擊金牌的“霸王花”、“拚命郎”。

軍事五項隊的隊員大都是來自基層部隊的普通戰士,他們有的曾在邊防海島站崗放哨,有的曾在連隊食堂燒火做飯,有的曾在山溝農場養豬放羊,是軍事五項隊這個火熱的熔爐使他們百鍊成鋼,使他們成為敢打必勝的奪冠精英,成為文明之師、威武之師的一個代表。

一次,國際軍體理事會官員到中國軍事五項隊駐地走訪,看到在營區哨位上以嚴整軍姿站崗值勤的,竟是多次奪得世界冠軍的明星運動員。不禁感慨地說:“真沒想到,中國軍隊的世界冠軍還像普通士兵一樣站崗放哨。僅憑這一條,世界冠軍就非你們莫屬!”

事實上,軍事五項隊始終堅持從嚴治隊。落實條令和正規連隊一個樣,世界冠軍和普通士兵一個樣。凡是與中國軍事五項隊打過交道的人,都對他們的過硬的作風欽佩不已。

21年來,軍事五項隊先後有300多人次出國參賽,足跡踏遍歐美西方國家,隊中沒有一人違反外事紀律;與各國軍隊比賽數十場,沒有一人與裁判和對手發生糾紛。

國際軍體理事會軍事五項技術委員會主席波克將軍,多次擔任世界軍事五項總裁判長。他說:“每次比賽,進場形象最好的是中國隊,遵守紀律最好的是中國隊,儀容舉止最好的是中國隊,尊重裁判最好的是中國隊。你們是真正的軍人,是全世界軍人的榜樣!”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八一軍事五項隊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光榮集體,也是全面過硬的一面旗幟。自組建以來,3次被總參樹為基層建設標兵單位,3次榮立集體一等功,7次集體二等功,1997年被總參謀部授予“英雄軍事五項隊”榮譽稱號。26人次受到過全國全軍的表彰,兩人被國際軍體理事會表彰為功勳運動員;65人次榮立一等功,72人次榮立二等功,101人次榮立三等功。

軍事五項

中國英雄軍事五項隊中國英雄軍事五項隊

軍事五項是國際軍體理事會中最精彩、最艱苦、最殘酷、最鍛鍊軍人素質的項目,是衡量各國軍隊戰鬥力的一種標誌,對每個軍人都是一種挑戰。

軍事五項包括:200米大口徑步槍射擊、500米障礙跑、50米障礙游泳、手榴彈投準和投遠、男子8公里越野跑和女子4公里越野跑。這五個項目是世界各國陸軍部隊訓練難度最大、訓練最苦、實戰性最強的基礎訓練課目,是和平時期各國軍隊形象和實力的展示。

比賽設男女團體、男女個人和障礙接力六枚金牌。團體比賽,男子6人參賽,女子4人參賽,男子以4人最好成績,女子以3人最好成績計算團體名次。個人比賽以5項總成績確定名次。

自1950年至今,國際軍體理事會已舉辦了49屆軍事五項世界錦標賽。

中國軍事五項隊自1981年首次參戰軍事五項錦標賽以來,共奪得47個世界冠軍,63人次打破世界紀錄,男子團體實現"七連冠",女子個人實現"五連冠"。

意義

集中體現了陸軍單兵實戰訓練的基礎要素,是對軍人意志品質的嚴酷挑戰。在和平年代,軍事五項世界錦標賽被視為各國展示軍隊戰鬥力的重要舞台,這項比賽也被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章程稱為“捍衛軍旗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