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際網路風雲16年

中國網際網路風雲16年

《中國網際網路風雲16年》記錄了一群在中國網際網路領域創造屬於自己歷史的人和他們的故事。他們是中國網際網路自1995年興起到波瀾壯闊這段歷史中的弄潮兒和財富新貴的代表,他們用網際網路創造和推動著這個國家的歷史,並改寫了自己的財富路徑。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記錄了1995~2010年中國網際網路跌宕起伏的歷史,就像“男人的金庸式童話”——在一個市場化競爭充分的領域,胸懷理想、腳踏實地就有獲得輝煌人生的機會。這其中包含了資本與企業家的摩擦對峙與相互提攜、創業者人生的逆轉與翻盤、個人意志如何與潮流匹配……
馬雲、丁磊、陳天橋、李彥宏、張朝陽、王志東、張樹新、王峻濤、雷軍……這些或成功或悲情的網際網路群雄書寫的不僅是財富路徑,還深刻揭示了成功的關鍵和商業本質的價值所在——VC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企業對自己競爭力的把握。可以看到,迎合VC意志的很多企業都沒能挺立潮頭,那些不斷尋求自身創新的企業反而引領了未來。

作者簡介

武帥,非典型80後,網際網路觀察者和參與者,現供職於《中國經營報》報社,任中國經營網內容總監,樂幫傳媒聯合創始人,創建樂幫網、掘幫網等多家網站,積累了諸多網際網路創業經驗,對網際網路的歷史有著深刻的感悟。此後,歷任多家網站產品經理,提出網路3.0時代概念,主張提供個性化、互動性、深入性一站式服務,做內容與B2C、移動客戶端、社交網路的全面對接,從而體現深度專業的套用服務。曾在網路發表多篇時評,其中以關乎網際網路興衰的商戰文章居多,清新、隨性的文筆和精到、深刻的分析深受網友好評。

序言

激情燃燒的歲月似乎總是在蠻荒時代。
中國人在經濟改革中經歷了30多年巨變,在網路世界經歷了16年巨變(1995~2010年)。在網際網路的發軔時代,最早的一批創業者丁磊馬雲等厭倦了舊體制、辭去了穩定的工作,希望在網際網路中找到新機會。
創業者最初的理想探索賦予了網際網路自由、平等、開拓、創新的精神氣質。這樣的精神氣質也成了中國網際網路的內驅精神。
這種內驅精神首先體現在了網際網路商業價值的挖掘上。哪種模式更適合中國土壤,並能保障企業的生存乃至可持續發展?
2000年前後,新浪搜狐網易等入口網站崛起,並在美國網際網路泡沫達到制高點時一起沉浮;2004年起,網路遊戲和無線領域又備受資本市場追捧,連經營保健品的史玉柱都能跨界發展分到一杯羹;2011年,移動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和視頻等引導了“第三次網際網路上市浪潮”,也有人質疑這是資本催生泡沫的重災區。
但是,每一次爆發性增長的背後,不僅僅是資本的狂歡,還會有一些公司爭得更多的生存籌碼以及成為領袖企業的可能,也因此深刻影響了網際網路的格局。
當然,這其中最誘人之處還在於個人的創富故事,丁磊、陳天橋李彥宏因為網路股神話先後成為中國的首富。
相比“全中國最富的人中,接近一半在做房地產”,IT富豪的榜樣價值更高:沒有原罪攫取陽光財富,個人努力和產業方向決定成敗,財富路徑和時效不需要太長……
這個進程也是中國現代企業制度逐漸豐滿的時期。在網際網路行業,VC(風險投資)、期權激勵、海外上市、現代管理機制等公司機制與世界更為“持平”。
然而,雖然網路蘊藏著理想與激情,但也充斥了急功近利和物慾橫流——VC天使與野蠻的雙面性,同樣承載賺錢大計的網上病毒泛濫,網路安全的“以黑反黑”,無視智慧財產權的產品抄襲……
網路推動商業社會進步,也讓人反思什麼是網際網路真正的價值。
本書的價值還在於,不僅僅講述了網路群雄創造財富、實現價值的機會,也不僅僅講述了網際網路帶來的商業轉型。
就像技術和資本提升了產業,產業進步又改變了文化、生活和思想。在中國16年的網事變遷中,網際網路創立了各種文化娛樂模式,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並且正在方方面面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而思維方式又影響到了我們精神生活的廣度和文化的深度。

圖書目錄

推薦序
前言
1995 鴻蒙初辟
Internet正式“落戶”中國
結緣Chinanet,亞信一路高歌猛進
“中國黃頁”正式上線
“網際網路炮灰”瀛海威的故事(一)
“網際網路炮灰”瀛海威的故事(二)
中網:“首都效應”催生的ISP
深圳訊業:ISP中神秘的“鐵達尼號”
網際網路商業史人物——“網際網路先烈”:張樹新
1996 “海龜”歸來
搜狐前身愛特信誕生記
最初的愛特信有些“迷茫”
瀛海威搭台,愛特信唱戲
英特爾拯救愛特信於危難之中
三次矽谷之行促成四通利方海外融資
網際網路商業史人物——最張揚的CEO張朝陽
1997 大幕拉開
Chinabyte:ICP “巨輪”正式起航
Chinabyte:沒落已經不可避免
IDG、Chinabyte與天極網的故事
中華網:資本運作的成功“產物”
鳳凰衛視初長成
網際網路商業史人物——“最佳拍檔”:默多克鄧文迪
1998 極客當道
網易:讓所有人上網更容易
免費郵件系統讓網易淘到“第一桶金”
QQ的五人決策小組
遭遇AOL,OICQ變身QQ
投資騰訊和錯過騰訊的“金主”們
門戶時代:來吧,來吧,相約九八
網際網路商業史人物——曾經的“黑客帝國”
1999 無度的狂歡
阿里,阿里巴巴
8848的由來
史上“最誇張”的那場“秀”
8848與綜藝股份
資本迷局:解析8848的上市坎坷路
沒能登頂的8848
希望“夢之隊”變身“聯眾三人行”
聯眾成就了5·19第一牛股
華爾街到矽谷再到中關村:李彥宏歸來
盛大向左,九城向右
一盤鹹鴨蛋變出了噹噹網
網際網路商業史人物——電子商務之父:王峻濤
2000 盛極而衰
上市、轉型、併購:寒冬到來之前的“瘋狂預演”
模式和資金是“禦寒”的首選
納斯達克崩盤前,Tom現身
Tom跨媒體平台之路
聯想借力發力:圈錢之後,抽身而去
“三點一線”摧垮了FM365
從卓越到卓越亞馬遜
網際網路商業史人物——“IT勞模”:雷軍
2001 危機四伏
網易:遭遇多事之秋
一個“嫁不出去的女兒”
北大青鳥“偷襲”搜狐
搜狐拋出“毒丸”計畫
新浪人事風波:資本廢掉王志東
新浪上市模式
移動夢網:中國網際網路的末路救星
網際網路商業史人物——悲情英雄:王志東;網際網路中“不”先生:丁磊
2002 鋒芒再現
新浪停機事件:百度完美亮相前台
競價排名:挽救百度的“殺手鐧”
“閃電計畫”擊敗谷歌
決裂中華網,盛大空手塑“傳奇”
網咖戰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服務戰略:以服務為王道
從Chinaren到空中網
網際網路商業史人物——“搜尋之王”:李彥宏
2003 豪門盛宴
阿里巴巴因“非典”得福
從B2B到C2C:淘寶網橫空出世
2001~2003年:非典之前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從信息流到資金流再到物流
從易趣到eBay易趣:另一個傳奇
攜程的完美亮相
網際網路“大躍進”時期的到來
網際網路商業史人物——“另類英雄”梁建章
2004 熱浪襲來
盛大與Actoz、Wemade的那些“恩怨”
握手軟銀,“流血上市”
盛大的戰略擴張之路
九城:從跟隨者到叫板者
“挖腳”盛大,踏上《征途
網遊讓巨人再登榮耀之巔
QQ香港上市:一朝成名天下知
網際網路商業史人物——打不死的“巨人”:史玉柱
2005 異彩紛呈
數字音樂:網際網路江湖中的變奏曲
部落格:草根階層的一場盛宴
播客:徹底成就“大眾傳媒”
視頻江湖,風起雲湧
百度上市:韜光養晦,逆轉乾坤
拋出牛卡計畫,拒絕谷歌
網際網路商業史人物——“網路憤青”方興東
2006 巔峰對決
淘寶對陣易趣:“倒立者”贏
“周氏”雅虎中國的風雨歷程
阿雅聯姻:到底誰收購了誰
馬雲“食言”於雅虎中國
2006:谷歌的無奈
百度與谷歌的競爭
迅雷和反迅雷聯盟
網際網路商業史人物——“戰爭狂人”:周鴻禕
2007 競合與回歸
分眾與好耶:攜手前行
分眾與聚眾:從“肉搏”到“合體”
華友與光線天不亮就分手
盛大收購新浪:始於兩年前的那場“恩怨”
從危機到轉型,再到王者歸來
網路遊戲上市第二浪
阿里巴巴高調上市
網際網路商業史人物——天生的領袖:馬雲
2008 西學東漸
SNS本土生存第一波
MySpace的本土化進程
Facebook神話與校區域網路傳奇
開心網SNS社區遊戲化的開創者
51:與騰訊紛爭的發展之路
盛大攪動了網路文學這潭池水
網際網路商業史人物——網際網路“宗師”:陳天橋
2009 捲土重來
電信運營商:網際網路發展的背後推手
新浪MBO:開本土管理層收購之先河
騰訊超越盛大,坐穩行業頭名
網易的2009:拿下魔獸,穩步前行
魔獸易主背後的那些利益紛爭
一隻“魔獸”,“攪動”三大巨頭
完美時空:立足網遊,多點開花
網際網路商業史人物——QQ幫主:馬化騰
2010 正在展開的未來
微博爆發,網際網路傳播潮再起
SNS網站:繁華過後的沒落
血拚團購網:從興趣到惡戰
谷歌退出中國大陸,引發搜尋新戰爭
免費雲防毒問世:360顛覆防毒圈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行動網路時代正式來臨
網際網路商業史人物——從導師到天使:李開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