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規劃教材:經濟法原理

中國科學院規劃教材:經濟法原理

第一節經濟法的產生 第一節經濟法的本質 第二節經濟法的理念

圖書信息

作 者: 郭凱峰王利軍馮志強
叢 書 名:

中國科學院規劃教材:經濟法原理中國科學院規劃教材:經濟法原理
出 版 社: 科學出版社ISBN:9787030253057出版時間:2009-08-01版 次:1頁 數:383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經濟法

內容簡介

《經濟法原理》系統、深入地研究、闡釋了我國經濟法基礎理論與具體經濟法律制度,它由經濟法基本原理、市場主體法、市場規製法、經濟調控法與經濟持續發展法等五編內容組成,具體涵蓋了企業法、經濟競爭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價格法、財政稅收法、金融法、循環經濟法、清潔生產法、節約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我國經濟法體系中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法律制度。《經濟法原理》的寫作思路力球體現出原理、規則、實踐的有機結合,力圖追求基礎性與前沿性、通說性與創新性、傳統性與新穎性、規範性與文采性的統一。在盡力闡釋通說的基礎上,也科學借鑑與合理吸收了有關經濟法學學術前沿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
《經濟法原理》既適合法律、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使用,也適合司法機關、經濟職能機關、企業管理與諮詢行業的人士選作參考書籍。

目錄

序言
第一編 經濟法基本原理
第一章 經濟法的產生、沿革、興起和演化
第一節 經濟法的產生
第二節 古代經濟法的歷史沿革
第三節 部門經濟法的興起
第四節 現代經濟法的演化軌跡
第二章 經濟法的含義、調整對象和體系
第一節 經濟法的含義界定
第二節 經濟法的語義流變
第三節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第四節 經濟法的體系範疇
第三章 經濟法的本質、屬性和特徵
第一節 經濟法的本質
第二節 經濟法的屬性
第三節 經濟法的特徵
第四章 經濟法的價值、理念和基本原則
第一節 經濟法的價值
第二節 經濟法的理念
第三節 經濟法的基本原則
第二編 市場主體法
第五章 市場主體法一般原理
第一節 市場主體法概述
第二節 現代企業制度與企業法
第三節 市場準人法律制度
第六章 企業法律制度
第一節 企業法概述
第二節 個人獨資企業法
第三節 合夥企業法
第四節 中小企業促進法
第三編 市場規製法
第七章 市場規製法一般原理
第一節 市場規製法概述
第二節 市場規製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市場規製法的體系
第八章 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
第一節 反不正當競爭法概述
第二節 不正當競爭行為
第三節 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法律責任
第九章 反壟斷法律制度
第一節 反壟斷法概述
第二節 反壟斷法的一般規制對象
第三節 反壟斷法的適用除外與域外效力
第四節 反壟斷法的執法機構與法律後果
第十章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
第一節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第二節 消費者的權利和經營者的義務
第三節 國家與社會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第四節 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法律責任
第十一章 產品質量法律制度
第一節 產品質量法概述
第二節 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
第三節 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
第四節 違反產品質量法的法律責任
第十二章 價格法律制度
第一節 價格法概述
第二節 價格法基本法律制度
第三節 違反《價格法》的法律責任
第四編 經濟調控法
第十三章 財政法律制度
第一節 財政法概述
第二節 預算法
第三節 國債法
第四節 政府採購法
第十四章 稅收法律制度
第一節 稅收與稅法基礎理論
第二節 稅收徵收管理制度
第三節 主要稅種法律制度
第十五章 金融法律制度
第一節 金融法概述
第二節 金融監管法
第三節 金融調控法
第四節 商業銀行法
第十六章 對外貿易法律制度
第一節 對外貿易法概述
第二節 對外貿易法基本制度
第三節 違反《對外貿易法》的法律責任
第五編 經濟持續發展法
第十七章 循環經濟法律制度
第一節 循環經濟法概述
第二節 循環經濟法基本管理制度
第三節 循環經濟法的激勵機制
第四節 違反《循環經濟促進法》的法律責任
第十八章 清潔生產法律制度
第一節 清潔生產法概述
第二節 我國清潔生產推行制度和實施措施
第三節 我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的激勵制度
第四節 違反《清潔生產促進法》的法律責任
第十九章 節約能源法律制度
第一節 《節約能源法》概述
第二節 《節約能源法》基本管理制度
第三節 《節約能源法》激勵制度
第四節 違反《節約能源法》的法律責任
第二十章 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
第一節 可再生能源法概述
第二節 可再生能源法基本制度
第三節 我國《可再生能源法》激勵制度
第四節 違反《可再生能源法》的法律責任
參考文獻
·收起全部<<

前言

經濟法學就世界範圍內而言,屬於法學領域內新興的部門法學之一。自20世紀初期在德國發軔以來,經濟法學的發展歷史尚不足百年。然而,經濟法部門的創設與經濟法學的勃興,均屬於20世紀世界法律部門的演化歷程與法學文明發達史中的重要事件與重大成就。
肇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的中國經濟法學,因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契機與富國裕民的理想追求,在短短不足三十餘年的時間內,便獲得了長足的進步、蓬勃的發展與空前的繁榮。在20世紀80年代,伴隨著國家工作重點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轉移,乘著推行國有企業“利改稅”、“廠長負責制”、“企業破產制度”、“轉換經濟機制”等經濟體制改革的東風,在因受時代局限而致的諸多部門法學因循固步、藩籬重重的背景下,新生的中國經濟法學呈現出“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繁榮景象,成為當時法學領域裡的縱橫睥睨的“顯學”。步人20世紀90年代,伴隨著“在國家巨觀調控下由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發揮基礎作用”的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的歷程,國家進一步加強了經濟立法與健全了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出現了1993年、1995年、1999年三個“經濟立法年”。與此相適應。我國的經濟法學又出現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紅火局面。進入21世紀以後,伴隨著“入世”後頻頻的經濟法的制定與修律活動,在科學發展觀、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構建和諧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等諸多理念、原則的指引下,中國的經濟法學在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步伐中,煥發出了勃勃生機,並形成了“國家需要干預說”、“經濟協調說”、“巨觀調控說”等幾多較有影響的經濟法學理論學派,可謂“百般紅紫斗芳菲”。異彩紛呈。
時光彈指過,斗轉星移幾度秋。與我國經濟法學的發展進程相適應,河北經貿大學的經濟法學學科建設與教學研究的發展歷程也經歷了三個時期與階段。在20世紀80年代伊始,作為河北經貿大學主要前身之一的原河北財經學院在商業經濟、工商行政管理、財政稅收等經濟、管理類專業中普遍開設了專業公共課“經濟法概論”,建立起了“老中青”三代結合的從事經濟法學教學與研究的團隊。經過一番篳路藍縷、披荊斬棘般的拓荒、耕耘、播種,河北經貿大學的經濟法學教學質量與科研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在20世紀90年代,河北經貿大學的“經濟法學”成為漸次設立的經濟法專業、商法專業、國際經濟法專業,以及後來合併後的法學專業的專業核心課、主幹課。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