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成立於1980年,現任所長蔡昉。

研究領域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人口理論、人口政策、人口經濟、勞動經濟、勞動與社會保障、就業與人力資源、人口與社會發展、人口統計分析人口過程及老齡化、人口遷移與城市化、人口史等。

科研隊伍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有正式職員49人,其中高級研究和編輯人員19人。所長蔡昉,黨委書記兼副所長張世生,副所長張車偉

機構設定

勞動與人力資本研究室

勞動與人力資本研究室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目前惟一專門從事勞動、就業、人力資本問題研究的研究室。成立時間雖短,但迄今為止已經在相關的領域發表了一系列成果,其中一些產生了一定的理論與政策影響,培養了一批年輕的勞動經濟學研究人員。努力為中國勞動經濟學的建立和經濟發展中現實問題的解決作出貢獻。

社會保障研究室

社會保障研究室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目前惟一專門從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問題研究的研究室。該研究室前身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的國際比較研究室,過去長期從事國際比較研究,具有開放的國際視野。為了加強對勞動和社會保障問題的綜合性和專門性研究,經過中國社會科學院批准,2006年5月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設立社會保障研究室。

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室

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室將把既有理論水平、又有現實意義的人口問題作為研究重點。從理論上講,本室將努力探討社會變革(或者說制度變革)對人口發展的影響,從而加深對人口與社會發展關係的認識;從現實性看,當代社會發展中有許多人口問題(不少人口問題是伴隨著社會變革而產生的)需要決策者解決,而人口研究者如何通過自己的觀察、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是最重要的。具體來說,本室的重點研究領域為社會變革中的中國人口行為(主要包括婚姻、生育和家庭等)以及與社會發展相伴隨的人口問題(人口老齡化、人口遷移流動、貧困人口和失業人口等等)。

人口統計分析研究室

人口統計研究室為該所成立最早的研究室之一,長期致力於人口統計與人口分析技術的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
1.數理與統計人口學及其在社會科學中的套用;
2.人口及相關係統的監測、預警、評估和仿真技術研究;
3.人口抽樣調查理論、方法與套用研究;
4.區域人口發展規劃研究。
該研究室自成立之後,參與了多項有關人口遷移的研究項目,並承擔過“中國74城鎮人口遷移調查”、“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調查”、“中國當代婦女地位調查”、“中國家庭經濟與生育調查”等全國性大規模調查的抽樣設計和數據處理,在大規模社會人口抽樣調查設計與數據處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在人口仿真方面有所嘗試和探索。
近年來,研究室先後承擔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分析、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以及中國社會科學基金、中國/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研究項目。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國人口預測軟體(CPPS)”、“計畫生育人口預測軟體(4P)”、“13億人口的教育”、“人口流動與農村婦女發展”、“青春健康項目評估”、“出生性別比偏高的綜合對策研究”“中國退休年齡改革:時機與方案選擇”、“提高退休年齡對我國養老金隱性債務的影響”“流動人口子女受教育狀況研究——以北京為例”、“農村人力資源的現狀及開發”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力資源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力資源研究中心(Center for Human Resource Research,CASS)是隸屬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非實體性學術機構, 成立於2000年8月。中心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 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研究中國勞動就業、人力資本、人力資本開發等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政府、企業和組織提供信息諮詢和決策建議。
中心設理事會,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理事會成員由相關研究機構、政府部門和高等院校的知名專家和學者組成。中心設有研究部、培訓部、對外聯絡部,分別負責研究、培訓以及對外合作與交流工作。
中心聘請研究員、客座研究員和特約研究員,組織與人力資源有關的課題研究。中心定期組織學術論壇,重點討論中國的勞動就業與人力資源開發問題。同時,為了加強與外界的學術聯繫,中心還不定期舉行形式多樣的國內、國際學術活動。
中心目前的出版物包括工作論文系列和簡報。工作論文系列主要刊登中心研究人員在中心支持下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簡報則刊登中心最新的活動內容等。
中心定位於套用基礎理論與政策研究,以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為基礎,借鑑現代西方勞動經濟學的方法和成果,形成符合中國國情的勞動經濟理論體系,通過組織與勞動有關的重大課題研究、開展國內和國際學術交流以及信息網路的建設,造就一流的學術帶頭人和一批中青年學術骨幹,建立服務於轉軌經濟條件下勞動就業問題政府決策的智力支持系統和信息平台。

中國社會科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CASS)是隸屬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非實體性學術機構, 成立於2003年7月。中心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 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研究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

科研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所承擔了一批國家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重點研究項目,完成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主要有:
“六五”(1981-1985)期間承擔了兩項國家社科重點項目:《2000年的中國人口與就業》,該研究報告為《2000年的中國》首篇分報告,1988年獲國家科學進步一等獎;《當代中國的人口》為《當代中國》叢書的首卷。《2000年中國就業預測報告》、《職業技術教育學》等專著也產生較大影響。
“七五”(1986-1990)期間承擔了兩項國家社科重點項目:一是“中國老年人口調查和老年社會保障改革研究”,出版了《中國1987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抽樣調查資料》、《中國老年人口》(人口卷、經濟卷、社會卷)及英文論文集;二是“中國人口遷移抽樣調查研究”,出版了《1986年74城鎮人口遷移抽樣調查資料》及《中國人口遷移》(中英文)。完成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研究課題有“改革開放中的人口問題研究”、“沿海人口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國歷代人口統計研究”等。
“八五”(1991-1995)期間承擔了國家社科重點項目:“生育率微觀分析與人口控制機制轉變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中國家庭經濟與生育研究”和“中國當代婦女地位研究”。分別出版了專著、中英文論文集及10個省、市的專項抽樣調查數據集。其他成果有:《中國人口的盛衰與對策----中國封建社會人口政策研究》、《加速解決當代中國人口問題的經濟魔方》等專著。
“九五”(1996-2000)期間承擔了國家社科重點項目:“中國民族人口研究”,“人口與可持續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90年代人口遷移的方式和途徑研究”和“區域發展中的人文因素分析”。其他課題有“近期人力資源開發的綜合研究”、“人口與社區綜合發展研究”、“中國地區人口的營養、健康與勞動生產率研究”等等。
2001年以來承擔的重要課題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工業增長中的勞動投入與人力資本積累及加入WTO後的競爭”、“制度變遷與家庭、生育變動”、“人口信息化管理研究”“出生性別比升高與應對決策選擇研究”,“生育率變動對勞動供求及中國長期經濟成長的影響”、“中國西部人口較少民族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解決我國城鄉就業問題的中長期對策”、“農村發展與增加農民收入--貧困、收入差距與穩定增長”、“中國人口政策效應評價與調整思路”、“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與對策研究”、“失業嚴重地區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研究”。其他項目有:“中國城市的流動人口社區研究”、“我國人口受教育狀況差異及影響因素研究”、“中國城市貧困和社會保護”、“中國老年貧困問題研究”等。

研究生培養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系設在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現有博士生導師5人,招收培養勞動經濟學、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和人口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還招收勞動經濟學和人口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同時招收上述專業的海外及港澳台地區的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

出版物

出版《中國人口科學》(雙月刊)和《中國人口年鑑》。
《中國人口科學》(雙月刊)為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刊,以發表高質量的人口學論文為主。
《中國人口年鑑》是以提供可靠的人口信息和集納人口資料為主的工具書。
從2000年起,我所發表每年度的《中國人口與勞動發展報告》,即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以鮮明的主題總結人口與勞動問題及研究成果,展望和預測未來人口、勞動與發展。
2004年開始編輯出版《中國勞動經濟學》季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