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

《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作者溫儒敏,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於1993-10-1出版。描述的是王國維文學批評的現代性。

基本信息

基本目錄

封面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

自序

第一章 王國維文學批評的現代性

一、誤讀中的批評新視景

二、以外化內與中西匯通

三、“第二形式之美”說的原創性

四、“境界”說及相關的審美批評概念

五、兩種批評話語的糾葛與融會

第二章 周作人:從“人的文學”到文學是“自己的園地”

一、對“為人生”與“為藝術”之爭的超離

二、寬容原則

三、散文理論與散文批評範疇

第三章 成仿吾:表現說的變形與實用批評

一、“表現說”被社會功利性的繩索所牽縛

二、批評的同情與超越

三、實用批評的得失

第四章 梁實秋對新人文主義的接受與偏離

一、二元人性論

二、靠攏古典主義

三、對五四新文學的苛責與反思

四、關於論爭及其他

第五章 茅盾的社會—歷史批評與“作家論”批評文體

一、以表現人生指導人生為準繩

二、從泰納到左拉

三、突破與困惑

四、“作家論”批評文體

第六章 李健吾的印象主義批評

一、靈魂在傑作之間的奇遇

二、整體審美體驗

三、隨筆性的批評文體

第七章 馮雪峰:馬克思主義批評的中國化

一、對“左”傾機械論文學思潮的局部抵制

二、“左聯”時期的規範化批評

三、革命現實主義的思考:“人民力”與“主觀力”統一

四、“思想性典型”的命題

第八章 周揚:批評的權力話語以及人道主義與異化問題

一、從屬論、形象論與真實論

二、關於社會主義現實主義

三、“一點兩線”的批評範式

四、人道主義與異化問題

第九章 胡風的體驗現實主義批評體系

一、以“主觀戰鬥精神”說為基點

二、針對性靈主義、公式主義和客觀主義

三、構築體系的三個支柱

四、批評中滲透詩人的真誠與理論家的執拗

作者

第十章 朱光潛:直覺論美學間架中的批評理論

一、美感經驗分析與“創造的批評”觀

二、詩美學與新詩理論辨正

第十一章 其他幾位特色批評家

一、沈從文的《沫沫集》

二、梁宗岱的“純詩”理論

三、李長之的傳記批評

四、唐湜的《意度集》

附錄 主要參考書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