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索馬里護航行動

中國海軍索馬里護航行動,是中國海軍從2008年底開始在亞丁灣索馬里海盜頻發海域護航的一項軍事行動。行動的主要內容是:保護航行該海域中國船舶人員安全;保護世界糧食計畫署等世界組織運送人道主義物資船舶安全。

簡介

國海軍索馬里護航,是中國海軍從2008年底開始在亞丁灣索馬里海盜頻發海域護航的一項軍事行動。這項軍事行動是中央軍委根據聯合國有關決議,參照有關國家做法,並得到索馬里政府的同意後進行的。此行動的主要內容是:保護航行該海域中國船舶人員安全;保護世界糧食計畫署等世界組織運送人道主義物資船舶安全。
中國海軍第一批索馬里護航編隊於2008年12月26日從海南三亞軍港啟航,並於2009年1月6日到達索馬里亞丁灣海域,正式開始護航。2011年2月21日中國海軍第八批索馬里護航編隊從浙江舟山某軍港啟航,開赴亞丁灣。
截至2011年2月28日,中國海軍已先後派出20艘艦艇、18架次飛機、6700多名官兵執行護航任務。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已完成300批共3454艘中外船舶的護航任務,其中,外國商船1507艘。
自2008年12月26日以來,海軍護航編隊共為3400餘艘中外船舶實施了安全護航,22次對海盜襲擊的33艘中外船隻實施了營救行動,對遭海盜襲擊和劫持的9艘中外船隻實施了護航行動,並多次圓滿完成與外軍聯合護航、聯合演習,以及友好訪問等任務,充分展示了我國負責任大國和我軍和平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

背景

索馬里海盜的形成與發展

自1991年,索馬里內戰爆發以來,索馬里長期處於軍閥割據和無政府狀態。索馬里各類社會體系崩潰,國民經濟長期處於世界最低水平。聯合國曾多次試圖幫助索馬里恢復社會秩序,並向索馬里進行了人道主義援助,但一直收效甚微,杯水車薪。索馬里當地漁民也因為國內局勢動盪,生活拮据。而越來越多的他國非法漁民越境至索馬里領海捕撈此海域盛產的鮪魚。這無疑引起了索馬里漁民的怒火。
進入21世紀以來來,索馬里漁民開始武裝自己,並組織起來;向非法進入索馬里海域的捕魚的人發起攻擊。隨後,索馬里人發現通過海盜行為似乎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因此越來越多的索馬里人加入進來,並發展成各種海盜團體與組織。而索馬里地理上的絕佳優勢也對這項非法行動產生了推力。

不斷升級的海盜襲擊事件

進入2008年以來,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的海盜襲擊事件呈明顯上升趨勢。僅在2008年就發生了111次襲擊,其中42艘船舶被海盜成功劫持。在2009年一二月,海盜襲擊次數十倍於2008的同期;而在三月,幾乎每天都有海盜襲擊的報告;四月,海盜襲擊了79艘船舶,並成功劫持了其中的21艘。

中國船員船隻安全受威脅

2006年4月4日,韓國“東源628號”漁船在索馬里附近海域被劫持,其中包括三名中國籍船員。
2007年4月18日,台灣“慶豐華168”漁船被索馬里海盜劫持;5月25日由於船東與海盜談判陷入僵局,一名遼寧撫順籍船員被海盜開槍打死。
2007年5月15日,兩艘分別名為“Mavuno1號”和“Mavuno2號”懸掛坦尚尼亞國旗的韓國籍漁船被海盜劫持,兩艘船共有包括10名中國人在內的22人。
2008年9月15日,一艘香港註冊的運輸船被海盜劫持,船上共22人,但其中沒有中國公民。
2008年9月17日,隸屬於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香港某子公司的一艘貨輪被海盜劫持,25名船員中有24名中國船員。
2008年11月14日,中國漁船“天裕8號”被索馬里海盜劫持,船上共有16名中國船員(包括1名台灣籍船員)和8名外國船員。
2008年11月19日,美國海軍證實一艘香港註冊的伊朗貨船被索馬里海盜劫持。船上有25名船員,但並沒有中國人。
2008年12月17日,中國運輸船“振華4號”遭到海盜登船襲擊,30名中國籍船員在隨後趕來的馬來西亞海軍“斯里印德拉沙迪”號支援艦和其武裝直升機的支援下成功脫險。

法律基礎

鑒於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日趨惡化的安全形勢,以及索馬里過渡聯邦政府沒有海軍的尷尬局面。2008年6月2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1816號決議,授權各會員國在“過渡聯邦政府事先知會秘書長情況下同過渡聯邦政府合作打擊索馬里沿海海盜和武裝搶劫行為”。
2008年12月2日,安理會又通過第1846號決議,延長各國打擊海盜行為的授權期限。
2009年11月30日,安理會通過第1897號決議,再一次延長12個月期限,“鼓勵會員國繼續同過渡聯邦政府合作打擊海盜和海上武裝搶劫行為”。
2010年11月23日,安理會通過第1950號決議,第三次延長各國打擊索馬里海盜的期限。

行動的醞釀

別國的提議與邀請

早在2008年5月2日,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就提議,中國及其他在索馬里海域的亞洲國家應該加入到由聯合國支持的打擊海盜的聯合軍事行動中來。6月14日,法國印度洋海區三軍司令熱拉爾·瓦蘭中將在訪問香港,與香港和內地官員會晤時表示:希望加強與中國合作,打擊索馬里海盜。
2008年11月24日,在北京訪問的德國海軍監察長(相當于海軍司令)沃爾夫岡·諾爾延將軍在與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會面時,發出了攜手打擊索馬里海盜的邀請。次日,在與海軍司令員吳勝利會晤時,也表達了同樣的意願。
2008年11月29日,索馬里駐華大使阿威爾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說:索馬里政府無論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歡迎中國海軍前往索馬里海域,維護海上和平。同時他也表示,已經向中國發出了邀請。12月中旬,阿威爾接受媒體採訪時再一次表示對中國艦隊的歡迎。他說:“我們歡迎,並且希望中國儘快派出艦隊參加到國際社會的聯合打擊海盜的行動中來”。12月16日,索馬里過渡聯邦政府外長賈馬在紐約與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會見是也表示,歡迎中方積極考慮派軍艦赴索海域參加護航。

前期的準備與籌劃

2008年11月15日,正在出訪途中的“鄭和”號訓練艦組織一場反海盜、反劫持演練。11月底,南海艦隊進行了一次反海盜演練。海軍陸戰隊成員搭乘直升機登上一艘商船,迅速突襲了海盜,並解救被綁架的船員。
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錢利華少將在2008年11月中旬接受採訪是曾經表示:“中國希望‘很快’就能開始派遣作戰部隊”。11月24日,在北京訪問的德國海軍監察長向國防部長梁光烈發出邀請,希望與中國海軍一起攜手打擊海盜。梁光烈答覆說:“(中國方面)正對印度洋索馬里海盜的最新襲擊事件進行評估”。
自2008年12月2日安理會通過第1846號決議,延長各國打擊海盜行為的授權期限。中國海軍、交通運輸部、外交部、商務部已經就“國際合作打擊海盜”的可能性展開了研究。香港《文匯報》11月29日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11月28日就表示,有關國家正在研究通過國際合作打擊海盜,中方對此“願意研究它的可能性”。
2008年12月16日,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出席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海盜問題部長級會議。何亞非表示:“中國正在積極考慮近期派軍艦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參加護航活動”。

正式宣布出征

2008年12月20日,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胡昌明正式宣布,中國海軍南海艦隊將派出包括2艘驅逐艦一艘補給艦在內的聯合艦隊,於12月26日從三亞啟航,前往索馬里海域護航。同日,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也正式向外界發布中國海軍決定向索馬里海域派出艦艇護航的信息。 12月22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業遂分別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安理會當月輪值主席克羅埃西亞常駐聯合國代表尤里察通報了中國決定向索馬里海域派遣海軍艦艇實施護航的決定。潘基文和尤里察對中國政府做出的決定表示歡迎。

任務與使命

中國海軍索馬里護航編隊主要的任務是:保護航經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的中國船隻、人員安全;保護世界糧食計畫署等國際組織運送人道主義物資船舶的安全。同時中國海軍也將與周邊海域護航的各國海軍展開國際合作,共同維護此海域安全穩定。中國海軍護航編隊也將在必要的時候參與人道主義救援行動。

行動過程

中國海軍第一批護航編隊

2008年12月26日,中國海軍首支護航編隊從三亞啟航,奔赴預定海域執行護航任務。護航編隊由“武漢”號和“海口”號飛彈驅逐艦、“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2架艦載直升機以及部分特戰隊員組成。歷時124天,航時2940小時,武漢艦行駛了33000餘海里,海口艦為32000餘海里。 在4個月的護航時間裡,包括伴隨護航、區域護航在內,護航編隊共為212艘船舶護航。此外,首批護航編隊還解救了3艘遇襲船舶,接護1艘漁船。

中國海軍第二批護航編隊

2009年4月2日上午,中國海軍第二批護航編隊從廣東湛江啟航,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接替執行護航任務。第二批護航編隊由“深圳”號飛彈驅逐艦、“黃山”號飛彈護衛艦和首批護航編隊留下來的“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以及兩架艦載直升機和部分特戰人員組成,整個編隊共800餘人。

中國海軍第三批護航編隊

2009年7月16日上午,中國海軍第三批護航編隊從浙江舟山東海艦隊某軍港起航,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接替第二批護航編隊護航任務。第三批護航編隊由海軍東海艦隊“舟山”號和“徐州”號兩艘飛彈護衛艦及“千島湖”號綜合補給艦,以及2架艦載直升機和數十名特戰隊員組成,整個編隊800餘人。

中國海軍第四批護航編隊

2009年10月30日上午,中國海軍第四批護航編隊從浙江舟山東海艦隊某軍港起航,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接替第三批護航編隊執行護航任務。第四批護航編隊由海軍東海艦隊“馬鞍山”號、“溫州”號兩艘國產新型飛彈護衛艦和此前執行第三批護航任務的“千島湖”號綜合補給艦及兩架艦載直升機和數十名特戰隊員組成,整個編隊總計700多人。

中國海軍第五批護航編隊

2010年3月4日上午,中國海軍第五批護航編隊從海南三亞某軍港起航,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中國海軍第五批護航編隊由南海艦隊飛彈驅逐艦“廣州”艦、飛彈護衛艦“巢湖”艦、綜合補給艦“微山湖”艦,以及兩架艦載直升機和數十名特戰隊員組成,整個編隊共800多人。其中“巢湖”艦已先期到達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中國海軍第六批護航編隊

2010年6月30日,中國海軍第六批護航編隊從廣東湛江起航,前往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接替第五批護航編隊執行護航任務。這次護航編隊的3艘戰艦都是由我國自主研發、具備先進武器裝備性能的現代化戰艦。其中排水量1.85萬噸的“崑崙山”號艦是中國海軍目前噸位最大的水面作戰艦艇,作為最新裝備在護航行動中首次亮相。中國海軍第六批索馬里護航編隊由“深圳”號飛彈驅逐艦、“黃山”號飛彈護衛艦和首批護航編隊留下來的“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以及2架艦載直升機和部分特戰人員組成,整個編隊共800餘人,主要任務是保護我國航經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船舶、人員的安全,保護世界糧食計畫署等國際組織運送人道主義物資船舶的安全。

中國海軍第七批護航編隊

2010年11月2日,中國海軍第七批護航編隊在浙江舟山起航,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中國海軍第七批護航編隊由“舟山”號、“徐州”號國產新型飛彈護衛艦和“千島湖”號綜合補給艦,以及2架艦載直升機組成。整個編隊780餘人,包括數十名特戰隊員和擔負醫療救護、心理諮詢、通信值班等任務的25名女艦員。

中國海軍第八批護航編隊

2011年2月21日上午,中國海軍第八批護航編隊從舟山某軍港解纜啟航,赴亞丁灣、索馬里,與第七批護航編隊的“千島湖”艦會合,共同執行第八批護航任務。“溫州”艦、“馬鞍山”艦都是第二次執行護航任務。

中國海軍索馬里護航行動大事記

1、2008年12月26日,中國海軍首批護航編隊從海南三亞起航,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這是中國海軍首次赴海外維護國家戰略利益、首次組織海上作戰力量赴海外履行國際人道主義義務、首次在遠海保護重要運輸線安全。
2、2009年1月6日,中國海軍首批護航編隊開始首次護航行動,為中國“河北翱翔”號、“晉河”號、“觀音”號、“哈尼河”號等4艘商船實施伴隨護航。
3、2009年1月29日,中國海軍首批護航編隊“武漢”艦派直升機和特戰隊員,成功解救了一艘被海盜圍堵的希臘商船。這是中國海軍護航編隊首次解救遇襲商船。
4、2009年2月21日至23日,中國海軍首批護航編隊“微山湖”艦停靠葉門亞丁港進行綜合補給,這是中國海軍護航編隊首次在國外商用港口進行補給。
5、2009年3月14日,中國海軍首批護航編隊指揮員杜景臣少將應邀訪問美國海軍“拳師”號兩棲攻擊艦,並與美海軍151特混編隊指揮官麥克奈特少將會面。這是中國海軍護航編隊首次與外軍在護航海域開展指揮員登艦交流。
6、2009年4月2日,中國海軍第二批護航編隊“深圳”艦、“黃山”艦從廣東湛江起航,於4月16日接替首批編隊執行護航任務,標誌著中國海軍護航行動進入有序接替、常態化運行的新階段。
7、2009年4月28日,中國海軍首批護航編隊圓滿完成護航任務返回海南三亞,開創了首次組織艦艇、艦載機和特種部隊多兵種跨洋執行任務、首次與多國海軍在同一海域執行任務並開展登艦交流和信息合作、首次持續高強度在遠離岸基的陌生海域組織後勤、裝備保障等海軍發展史上的多個第一。
8、2009年6月21日至7月1日,中國海軍第二批護航編隊3艘艦艇分別在阿曼塞拉萊港進行了為期3天的輪流靠港補給休整,這是中國軍隊首次成建制在國外靠港補給休整。
9、2009年7月16日,中國海軍第三批護航編隊“舟山”艦、“徐州”艦、“千島湖”艦從浙江舟山起航,於8月1日開始正式執行護航任務。
10、2009年8月5日,中國海軍第二批護航編隊“黃山”艦、“微山湖”艦抵達巴基斯坦喀拉蚩港,開始為期3天的友好訪問。8月8日,“深圳”艦抵達印度科欽港,開始為期3天的友好訪問。這是中國海軍艦艇首次在海外長期執行任務後,未作休整即進行外事訪問活動。
11、2009年8月21日,中國海軍第二批護航編隊“深圳”艦、“黃山”艦和“微山湖”艦圓滿完成護航任務返回廣東湛江。其中,“微山湖”艦連續執行兩批護航任務,歷時8個月,創下中國海軍遠洋保障多項紀錄。
12、2009年9月10日,中國海軍第三批護航編隊“舟山”艦與俄羅斯海軍護航編隊“特里布茨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在亞丁灣執行聯合護航任務。這是中國海軍執行護航任務以來首次與外國海軍實施聯合護航。
13、2009年9月18日,中國海軍第三批護航編隊與俄羅斯海軍護航編隊共同組織代號為“和平藍盾-2009”的海上聯合反海盜演練,這是中國海軍護航編隊首次在任務海域與外軍進行聯合軍演。
14、2009年10月30日,中國海軍第四批護航編隊“馬鞍山”艦、“溫州”艦從浙江舟山起航,執行接替護航任務。
15、2009年10月,中國海軍第三批護航編隊安全護送商船13批174艘,創造了單月護送船舶數量最多的紀錄。
16、2009年11月9日,中國海軍第三批護航編隊“舟山”艦與“白鷺洲”號商船在亞丁灣舉行軍地聯合反海盜演練。這是中國海軍護航艦艇首次舉行軍地聯合反海盜演練。
17、2009年11月20日,中國海軍第三、四批護航編隊聯合完成為26艘中外商船提供護航任務,創下了單批護送船舶數量最多的紀錄。
18、2009年12月14日至17日,中國海軍第三批護航編隊“舟山”艦、“徐州”艦返航途中分別訪問新加坡、馬來西亞後停靠香港,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市民熱烈歡迎,共接待了7000餘名香港市民登艦參觀。
19、2009年12月20日,中國海軍第三批護航編隊“舟山”艦、“徐州”艦圓滿完成護航及出訪任務後,順利返回浙江舟山。
20、2009年12月21日,中國海軍飛彈護衛艦“巢湖”艦抵達亞丁灣海域,與第四批護航編隊匯合,開始執行護航任務。這是中國政府針對當時護航行動實際,為完成護航任務而採取的措施,是中國海軍護航行動的正常安排。
21、2010年1月5日,中國海軍第四批護航編隊“溫州”艦護送“德新海”輪順利抵達安全海域。
22、2010年2月11日,中國海軍第四批護航編隊“溫州”艦護送“穩發161”號漁船順利抵達安全海域。
23、2010年3月4日,中國海軍第五批護航編隊“廣州”艦、“微山湖”艦從海南三亞起航,執行接替護航任務。
24、2010年3月25日至30日,海軍第四批護航編隊“馬鞍山”艦、“千島湖”艦對阿聯阿布達比港進行了訪問,這是中國海軍首次訪問阿聯;4月13日至17日,“馬鞍山”艦、“溫州”艦和“千島湖”艦對菲律賓馬尼拉港進行訪問。
25、2010年4月16日,中國海軍第五批護航編隊指揮員與正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的151特混編隊指揮官進行了會面交流。
26、2010年4月23日,中國海軍第四批護航編隊圓滿完成護航任務,返回浙江舟山。
27、2010年4月30日,中國海軍第五批護航編隊指揮員訪問了韓國“姜邯贊”號驅逐艦,與韓國海軍護航艦艇指揮官進行了會面交流。
28、2010年5月13日,中韓兩國海軍護航艦艇在亞丁灣東部海域舉行了首次聯合演練,中方“廣州”艦和韓方“姜邯贊”艦就溝通聯絡與會合、通信、直升機互降等科目進行了演練。
29、2010年5月22日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圓滿完成第200批護航任務,先後完成2065艘中外船舶護航任務,共解救中國船舶10艘,外國船舶13艘,接護獲釋船舶6艘。
30、2010年6月30日,中國海軍第六批護航編隊“崑崙山”艦和“蘭州”艦從廣東湛江起航,執行接替護航任務。
31、2010年7月3日,中國海軍第六批護航編隊“崑崙山”號船塢登入艦在納土納群島海域附近成功組織實施了沉浮作業,這是中國海軍船塢登入艦首次在遠海實施沉浮作業,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
32、2010年7月18日,第六批護航編隊正式接替第五批護航編隊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微山湖”艦歸建第六批護航編隊。
33、2010年7月26日至9月7日,中國海軍第五批護航編隊“廣州”艦、“巢湖艦”艦圓滿完成對埃及亞歷山大港、義大利塔蘭托港、希臘達比雷埃夫斯港、緬甸仰光迪洛瓦港的友好訪問,並停靠新加坡樟宜港。
34、2010年9月11日,中國海軍第五批護航編隊“廣州”艦、“巢湖艦”艦圓滿完成護航任務,返回廣東湛江。
35、2010年11月2日,中國海軍第七批護航編隊飛彈護衛艦“舟山”艦、“徐州”艦,綜合補給艦“千島湖”艦從浙江舟山起航。
36、2010年11月6日,中國海軍第六批護航編隊前出接護獲釋的新加坡籍“金色祝福”號貨船,並護送至安全海域。
37、2010年11月18日,中國海軍第六批護航編隊遠程指揮中遠公司“樂從”號商船成功擺脫海盜追擊。第七批護航編隊“徐州”艦高速前出接應,並救治受傷船員。
38、2010年11月20日,中國海軍第七批護航編隊“徐州”艦成功解救遭海盜登船襲擊的中國籍特種運輸船“泰安口”輪。
39、2010年11月22日,中國海軍第七批護航編隊正式接替第六批護航編隊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40、2010年11月27日,中國海軍第六批護航編隊抵達沙烏地阿拉伯吉達港,開始為期5天的友好訪問,這是中國海軍艦艇首次訪問沙特。12月7日,編隊所屬“蘭州”艦抵達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參加斯里蘭卡海軍成立60周年慶典活動;12月9日,編隊所屬“崑崙山”艦、“微山湖”艦抵達巴林麥納麥港,開始為期5天的友好訪問。
41、2010年12月3日,中國海軍護航編隊護送船舶總數突破3000艘,達到3014艘,中國海軍確保了被護船舶和人員的100%安全,以實際行動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42、2010年12月13日,中國海軍第七批護航編隊“徐州”艦、“千島湖”艦成功解救遭海盜襲擊的“北歐—阿波羅”、“PLATRES”、“SAPPHIRE—T”等商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