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旗

中國海軍旗

中國海軍旗,中國近代海軍的第一面海軍旗出現於1862年。它是正黃色羽紗製作,三角形,旗上繪有飛龍戲珠圖。龍為青色、五爪、昂首向上,珠為赤色。其黃色代表滿族,飛龍象徵中國。但這面旗幟並未確定為正式的海軍旗。

基本信息

海軍旗來源

中國海軍旗中國最早出現的海軍旗
中國近代海軍的第一面海軍旗出現於1862年。當時,清政府委託擔任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要職的英國人李泰國為中國購買戰艦。而李泰國卻擅作主張,在購艦船8艘之餘,竟招募英國官兵800人,由英國皇家海軍上校謝德·阿斯本率領,組成一支小型艦隊,由阿斯本出任“中國艦隊司令”。李泰國阿斯本還依照國際慣例為艦隊設計了一面“中國海軍旗”。這是一面歐洲式的綠色尖狀旗,中間有兩條黃色帶相交,旗中心還繪有象徵清朝的黃龍旗

李泰國等的行為激起了清政府內實力派人物的憤,遂遣散該艦隊,軍艦也被變賣,這面“海軍旗”也隨之廢除。到1866年,清政府主管對外交涉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海軍設計了一面旗幟,它是正黃色羽紗製作,三角形,旗上繪有“飛龍戲珠”圖。龍為青色五爪、昂首向上,珠為赤色。其黃色代表滿族,飛龍象徵中國。但這面旗幟並未確定為正式的海軍旗。

北洋艦隊初建後,海軍再次為確定海軍旗進行設計。1888年制定的《北洋海軍章程》,明確了海軍旗為長方形、正黃色、羽紗質龍旗。旗上圖案依舊制,但龍形圖案改用藍色羽紗鑲嵌。這面旗也是海軍艦首旗。

辛亥革命之後,中華民國政府著手設計中華民國海軍旗。其旗為青天白日旗,旗面為紅色,左上角鑲青天白日圖案,白色日徽周圍有12個芒角,為乾支數,以代12時辰。

解放後旗幟

1949年,人民海軍開始組建後,即開始設計海軍旗,最後由中央軍委確定以“八一”軍旗為海軍旗。旗為長方形,紅色,左上角有金色五角星,星下有同色“八一”字樣。據說,當時海軍報請中央批准的旗幟方案中還設計了艦長旗等其他旗幟樣式,但未獲批准,其圖式也就不得而知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