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史陳列館

中國海軍史陳列館的展覽分為古代海軍、近代海軍、當代海軍三個部分共展出各種圖片1400多張、艦艇模型30多個、飛機模型10個及其他展品,向人們展示了2500多年來中國海軍創建和發展的漫長過程。

地理位置

館名由人民海軍第一位司令員、共和國歷史上唯一的海軍大將肖勁光題寫。

展館介紹

其中包括:歷代中國海軍的編制;艦艇裝備的發展變化;重大的對外或對內海戰及江湖作戰;航海技術和造船工業對海軍的影響;海軍對保衛海洋主權、發展海洋事業和國內改朝換代的重要作用;歷史上傑出人物(如劉備、孫權、忽必烈、朱棣、康熙皇帝、林則徐、孫中山等)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以及當代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等建設海防和指揮海戰的業績;海軍歷代名將和英烈模範的生平簡歷;海軍在支持國家經濟建設、參加科學實驗、護漁護航、搶險救災、共建精神文明等事業中的貢獻。許多展品為該館獨有,具有鮮明的海軍歷史特色。
該館自1989年初步建成開放以來,至2009年,已接待參觀者4萬餘人,其中包括中央機關、軍委各總部及各地黨、政、軍首長和民兵、軍內外院校師生、部隊指戰員、職工、機關幹部、公安幹警、學術研究人員等,僅陸軍、海軍、空軍的將軍就達300多人。許多觀眾在觀看陳列後十分激動,為陳列館寫下留言,有的還賦詩作詞。
他們認為,從海防事業和海軍建設發展的歷史可以了解到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側面,海防堅固則民族興旺,海防衰敗則國破家亡,我們在集中力量抓經濟建設時不可忘記國防,特別是海防建設。21世紀是海洋世紀,人類的未來出路在海洋,保衛祖國神聖的海洋權益,努力發展海洋事業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職責,為此必須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識。
該館工作人員還應海軍兄弟部隊請求,把館內部分陳列內容搬移到上海海軍展覽館、劉公島海軍陳列館、青島海軍博物館等處,向全社會公開展出,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