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典庫蘭亭序五種

內容介紹

《中國書法典庫·蘭亭序五種》收錄《蘭亭序》存世唐人所摹墨跡五種:馮承素摹本帖本、虞世南摹本、褚遂良摹本、神龍半印本刻本、宋拓定武本(吳炳本)。其以馮承素“神龍本”為最首。此本馮本為唐代內府栩書官馮承素摹寫,因其卷引首處鈐有“神龍”二字的左半小印,後世又稱其為“神龍本”。使用“雙鉤”摹法,摹寫精細,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蘭亭真跡者。虞世南摹本因卷中有元天曆內府藏印,亦稱“天曆本”。虞世南得智永真傳,直接魏晉風韻,與王羲之書法意韻極為接近,用筆渾厚,點畫沉遂。褚遂良臨本,因卷後有米芾題詩,亦稱“米芾詩題本”。此本筆力輕健,點畫溫潤,血脈流暢,風身灑落,深得蘭亭神韻。定武本於北宋宣和年間勾勒上石,因於北宋慶曆年間發現於河北定武而得名。定武原石久佚,僅有拓本傳世。
《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蘭亭宴集序》、《臨河序》、《禊序》、《禊帖》。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撰寫。其文書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顏真卿《祭侄文稿》、蘇軾《寒食帖》並稱三大行書法帖。
《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原帖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完美,作者的氣度、鳳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歷代書家都推之為“天下第一行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