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期姓氏制度研究

中國早期姓氏制度研究

《中國早期姓氏制度研究》,作者: 趙艷霞 著,由天津古籍出版社於1996年出版,姓氏制度是屬於文化史的範疇,姓氏制度如何往往牽涉或影-向到當時社會上各個方面的面貌或形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早期姓氏制度研究

姓氏制度是屬於文化史的範疇,姓氏制度如何往往牽涉或影-向到當時社會上各個方面的面貌或形態。諸如政治制度、社會結構、血緣組織等方面的因革、變化,以及民族融合、婚姻習俗、社會思想等,無不與之有密切聯繫。因之,歷代學者很早就對姓氏制度給以足夠的重視和研究。他們的著作,今天所能見到的最古莫如成書於戰國晚期的《世本》之《氏姓篇》,繼之則有東漢時期班固所撰《白虎通·姓名篇》,王符的《潛夫論·志氏姓》,東漢末年應劭的《風俗通義》也有專論。

作者簡介

趙艷霞(趙雁俠,雁俠),1964年生,河北省人,南開大學畢業,歷史學博士、副研究員,現為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文化活動部副部長。 曾任:河北師範學院歷史系本科生、碩士研究生;河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南開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歷史系研究生會主席、南開大學博士生會副主席;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副所長;中共延慶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兼延慶報社社長、總編輯,延慶縣人大代表,延慶縣新聞發言人,中共延慶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先秦“姓”、“氏”的含義

第一節 先秦“姓”字含義

一、“姓”之訓“子”

二、“姓族”一詞的使用

三、“姓”可訓姓族長

第二節 先秦“氏”字含義

一、“氏”字本義諸說概論

二、“氏”字本源試探

三、先秦氏字的含義

四、“氏”、“族”字義的異同

五、姓、氏的關係

第二章 姓氏制度的起源

第一節 姓的起源

一、姓的產生時代

二、姓的來源

三、姓的產生原因

四、姓與女性的關係

第二節 氏的起源

一、氏的產生時代

二、氏的來源

三、姓氏並存的原因

第三章 對有關五帝時姓氏制度的傳說資料的分析

第一節 《國語》炎黃及二十五子得姓的傳說所反映的姓氏制度

一、對炎黃得姓傳說的分析

二、對黃帝二十五子得姓傳說的分析

三、炎黃及二十五子傳說所反映的歷史

四、對司空季子的議論的分析

第二節 舜時的“賜姓命氏”制度

一、有關舜時賜姓命氏史料的可信性

二、對《楚語》賜姓史料的解釋

三、《周語》“賜姓氏”的傳說

四、舜時“賜姓命氏”的實質

第四章 商代姓氏制度的演變

第一節 商代的姓

一、商代姓的使用形式

二、“多生”(“百姓”)

第二節 商代的氏與象形族名

一、商代的氏

二、象形族名

第三節 商代姓氏研究的難點——甲骨文女名性質問題

一、女名的特徵

二、女名的分類

三、女名的性質

第五章 兩周姓氏制度的演變

第一節 周代的賜姓命氏制度

一、《左傳》隱公八年賜姓命氏解

二、史料所反映的周代賜姓命氏制度

三、周初賜姓與後世賜姓的比較

第二節 姓氏的亡失與保持

一、周人對姓氏亡失的重視

二、姓氏的亡失

三、防止姓氏亡失的措施

第三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姓氏混

結語

附:

一 引用甲骨文著錄書籍簡稱

二 引用金文資料簡稱

三 書信摘錄

四 作者論文、文章 及著述情況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