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旗幟

大清黃龍旗

(圖)黃龍旗黃龍旗

1840年鴉片戰爭後,隨著西方列強的侵入,原來閉關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強的交往日益增多。李鴻章在同西方列強談判、簽約、通商、互派外交人員等外交活動中,看到西方列國莊嚴懸掛國旗,而中國卻無旗可掛,深感有失“天朝威儀”。於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場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國的旗幟,請求頒制國旗。慈禧就命李鴻章負責設計圖案。經過多方徵集篩選,李鴻章上呈了八卦旗、黃龍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種方案,供慈禧太后選定,最後決定使用黃龍旗為大清國國旗。最初用於作為北洋水師的軍旗,並於1888年(光緒14年)《北洋海軍章程》頒布與確認本為海軍旗的“黃底藍龍戲紅珠圖”為大清國旗(俗稱“黃龍旗”)。

(圖)三角形黃龍旗三角形黃龍旗

黃龍旗原為三角形,三角黃龍旗由於軍艦必須懸有政府的旗號以供辨識。清廷於1862年(同治元年)以"三角黃龍旗" 做為官船的旗號(註:有說黃龍旗的設計概念來自於滿清八旗中正黃旗的旗幟)。 到了1881年(光緒七年)9月,在英國定購的“揚威”、“超勇”兩艘巡洋艦回國後,由於三角形的旗與西方各國軍艦上的國旗皆不相同,為和國際接軌,李鴻章經清廷批准制定了北洋水師軍旗的質地、章色,並將黃龍旗改為長方型。旗為羽紗質地,正黃色,用羽紗鑲嵌青色五爪飛龍,龍頭向上,分為大小四號,頭號橫長1丈5尺6寸,寬1丈6寸5分;二號橫長1丈3尺9寸,寬9尺5寸;三號橫長1丈1尺5寸,寬7尺6寸;四號橫長9尺6寸,寬6尺三寸。軍旗提督用五色長方旗,諸將用三色長方旗,上角飾以錨形。

黃色及龍都是大清皇帝的象徵,以黃龍旗做為國旗有“朕即國家”的意思。而據五行學說,認為中央屬土,黃色。以黃色代表中國。

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旗

(圖)國民黨黨旗國民黨黨旗

中 華 民 國 國 旗 的 起 源 最 早 為 陸 中 桂 ( 皓 東 ) 設 計 之 青 天 白 日 旗 , 用 於 興 中 會 時 代 。 此 旗 因 此 選 為 中 國 國 民 黨 旗 , 以 象 征 其 自 興 中 會 以 來 的 歷 史 傳 承 。

一 九 O 六 年 同 盟 會 開 會 討 論 國 旗 方 案 時 , 孫 文 提 出 以 青 天 白 日 旗 為 國 旗 , 為 黃 興 所 質 疑 過 於 單 調 與 太 像 日 本 國 旗 , 於 是 另 行 加 上 紅 底 , 但 對 紅 底 的 設 計 尚 無 定 論 。 當 時 同 盟 會 南 洋 分 會 副 會 長 張 永 福 之 妻 陳 淑 字 依 孫 文 的 草 圖 和 構 想 縫 制 了 四 種 型 式 的 青 天 白 日 滿 地 紅 旗 。其 中 第四 面 旗 後 於 同 盟 會 廣 東 歷 次 起 義 中 普 遍 采 用 , 故 民 國 十 四 年 國 民 政 府 成 立 , 改 編 所 屬 各 軍 為 國 民 革 命 軍 時 , 特 選 該 旗 為 軍 旗 , 此 即此後 中 華 民 國 陸 軍 旗 由 來 。

(圖)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圖)“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構思方案2“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構思方案2

(圖)“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構思方案3“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構思方案3
(圖)“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即中華民國陸軍軍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即中華民國陸軍軍旗

然 而 青 天 白 日 滿 地 紅 旗 除 在 兩 廣 較 受 歡 迎 外 , 其 他 地 區 並 未 見 采 用 , 同 盟 會 內 以 黃 興 為 代 表 的 華 興 會 就 喜 用 十 八 星 旗 ; 故 武 昌 起 義 是 使 用 十 八 星 旗 。

(圖)武 昌 起 義  十 八 星 旗 。武 昌 起 義 十 八 星 旗 。

由 於 各 地 排 列 方 式 不 同 , 十 八 星 旗 有 各 種 不 同 版 本 。

(圖)其他版本18星旗其他版本18星旗
(圖)19星旗19星旗

江 浙 一 帶 則 於 上 海 光 復 時 臨 時 選 擇 使 用 五 色 旗 。

(圖)五色旗五色旗

除 了 上 述 三 種 使 用 上 較 普 遍 的 旗 幟 外 , 其 他 地 區 亦 或 使 用 一 些 旗 幟 。 直 到 民 國 元 年 五 月 十 日 臨 時 參 議 會 討 論 國 旗 統 一 案 時 , 方 通 過 以 五 色 旗 為 國 旗 , 十 八 星 旗 為 陸 軍 旗 , 青 天 白 日 滿 地 紅 為 海 軍 旗 。

孫 文 對 此 項 決 議 一 直 耿 耿 於 懷 , 在 各 種 場 合 不 斷 主 張 國 旗 應 采 青 天 白 日 滿 地 紅 旗 , 但 直 到 民 國 九 年 孫 文 由 非 常 國 會 選 為 非 常 大 總 統 後 , 始 明 令 廢 止 五 色 旗 及 十 八 星 旗 , 以 青 天 白 日 滿 地 紅 為 國 旗 。 自 此 青 天 白 日 滿 地 紅 旗 成 為 南 方 政 府 的 國 旗 , 並 最 終 於 北 伐 後 成 為 全 中 國 的 國 旗 。

在 此 之 後 , 五 色 旗 變 成 了 附 日 漢 奸 的 代 表 旗 幟 , 除 滿 洲 國 旗 就 是 由 五 色 旗 衍 生 設 計 外 , 其 他 像 冀 東 防 共 自 治 政 府 、 北 平 的 中 華 民 國 臨 時 政 府 ( 華 北 政 務 委 員 會 前 身 ) 或 南 京 的 中 華 民 國 維 新 政 府 等 偽 政 權 都 是 采 用 五 色 旗 , 這 使 得 五 色 旗 更 形 污 名 化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五星紅旗

香港地區旗幟

澳門地區旗幟

西藏地區旗幟

新疆地區旗幟

蒙古地區旗幟

台灣地區旗幟
偽滿洲國旗幟
中國西北地區旗幟
中國東北地區旗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