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四軍研究會

中國新四軍研究會

“中國新四軍研究會”是由栗裕同志發起成立的,全稱是: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是一個在全國有著重大影響的民眾性學術團體。

基本簡介

“中國新四軍研究會”是1979年,由栗裕同志發起成立的。“文革”後,栗裕在廣州療養,有一次和當地人聊天時,無意中發現,他們竟然不知道“新四軍”這支抗戰中與“八路軍”齊名、由共產黨領導的著名部隊。後來,他便與彭沖、張震等新四軍老將一道,發起成立了新四軍研究會(全稱為: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首任會長為葉飛。這個研究會實際上是全軍性的,因為新四軍研究事實上也是我軍軍史研究重要組成部分。
葉飛逝世後,由彭沖同志接任會長,南京軍區老政委傅會興任副會長,譚碧興任第二副會長。2004年時,彭沖已接近90歲,其它幾位副會長也在80歲左右,這時候研究會就討論要找一位相對年輕的新四軍老戰士來做會長,幾經遴選,最後定了他們一路看著成長起來的周克玉。
中國新四軍研究會是一個在全國有著重大影響的民眾性學術團體。粟裕、譚震林、李先念、葉飛、彭沖等都曾擔任會長或名譽會長。現在全國各地都有新四軍研究分會。
北京新四軍研究會北京新四軍研究會全稱是: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

本會是根據粟裕、葉飛等領導同志生前遺願組織起來的。現由在京原新四軍老戰士及抗日戰爭時期在華中地區工作過的地方同志發起組織,並吸收部分下一代同志共三千餘人為研究會的會員。研究會是經北京市民政部門正式批准為一級社會學術團體。會長是張銍秀(原昆明軍區司令員、中顧委委員),其餘主要領導人員有周克玉(原總政副主任、總後政委、上將)、萬海峰(原成都軍區政委、上將)陳昊蘇、陳丹淮(陳毅同志之子)、譚涇遠(譚震林之女)等;張震、彭沖、遲浩田、張勁夫、錢正英等老領導為北京新四軍研究會名譽會長。
本研究會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尊重歷史、尊重科學為原則,系統地研究和總結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歷史經驗,宣傳鐵軍精神,繼承和發揚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促進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添磚加瓦。
北京新四軍研究會掛靠在北師大,受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領導和管理,無經費、無編制,自力更生、自願組織、無私奉獻的。這些當年浴血戰場的新四軍老戰士,雖均耋耄之年,但都不顧體弱,不取報酬,默默奉獻,為社會出力,精神極其感人。
北京新四軍研究會成立以來,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召開過多次學術研討會,其中統一戰線工作研討會得到中央統戰部的關注,文化工作研討會得到國家文化部的關注,婦女工作座談會得到全國婦聯的關注,這些部門的領導同志都親自到會並講話。我們和北師大歷史學院多次研討鐵軍精神,召開座談會。我們共編輯出版了《鐵流》十二集,每集都經總政授權由軍科院審查批准,由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張震副主席親自為該書題寫書名,徐才厚副主席等軍委領導讚許。近年為陳毅、劉少奇、粟裕、黃克誠、彭雪楓、鄧子恢、譚震林等新四軍將領舉辦百年誕辰紀念活動,宣傳了他們的優良品德和光輝業績,弘揚了黨的優良傳統。我們還組織了“走訪老區”的活動,扶貧濟困,發展老區經濟建設。此外,我們還組織了老戰士宣講團和老戰士合唱團、藝術團,向基層民眾進行宣傳活動。參與拍攝多部宣傳我軍光榮傳統的影視作品,多角度地宣傳了黨的光榮傳統,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
上海市新四軍研究會
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全稱:上海市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歷史研究會。該會在上海市委、市府新老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於1980年11月14日成立,是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的團體會員。首任會長盛華,第二任會長肖卡,現任會長阮武昌,常務副會長陳揚,秘書長朱鴻標。市委老領導胡立教,夏征農同志一直被推舉為市會名譽會長,六屆年會又推舉肖卡、王維同志為本會名譽會長。按原新四軍部隊的建制和當年的活動地域,下設軍直單位、文化教育、後勤、一師蘇中、二師淮南、三師蘇北、四師淮北、五師鄂豫皖、六師蘇南、七師皖江、浙東浙南等11個研究會分會。
研究會成立以來,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經新四軍老戰士和從事黨史、軍史研究的專家學者共同努力,在新四軍歷史研究、資料徵集和弘揚革命傳統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編輯出版的書籍有《華中抗日鬥爭回憶》10集,《大江戰地文藝生活叢書》3輯、《新四軍歷史系列叢書》10本,《論文集》11本,《紀念文集》8冊,《大型畫冊》5本,《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年會特刊》5本,此外,還分別與南京軍區、廣州新四軍研究會合作編輯出版了《新四軍辭典》、《陳毅頌》、《陳毅詩詞賞析》等著作。
《大江南北》雜誌是研究會的主要宣傳陣地,該刊堅持歷史與現實相結合,學術性與文學性兼備的辦刊原則,堅持民眾路線的辦刊傳統,堅持宣傳革命歷史、弘揚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精神為辦刊宗旨,“緬懷英烈”、“祖國在我心中”、“青少年綠洲”等專欄深受老戰士和青少年的歡迎和關注,發行量逐年上升,現已達8萬餘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