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定型新一代QJK99式12.7毫米航空機槍

中國定型新一代QJK99式12.7毫米航空機槍

中國定型新一代QJK99式12.7毫米航空機槍於2005年9月研製,該槍是我國自行研發的第一挺航空機槍。

中國定型新一代QJK99式12.7毫米航空機槍

中國定型新一代QJK99式12.7毫米航空機槍



2005年9月,我國自行研製的QJK99—12.7-1型航空機槍通過設計定型。該槍是我國自行研發的第一挺航空機槍,具有質量輕、後坐力小、攜彈量大、結構簡單緊湊、可靠性高。操作維護簡單方便等特點。該槍的成功研製具有里程碑意義,它填補了我國輕武器裝備領域的一項空白,其先進的性能體現了我國輕武器裝備的新水平。該槍名稱中,“Q”是“槍”的漢語拼音首字母,“J,,是“機”的漢語拼音首字母,“I(.’是“空”的漢語拼音首字母;99代表立項的年份是在1999年;12.7代表口徑為12.7mm:1代表該槍只有一個槍管。

裝備現狀

目前,我軍配備的是59式12.7mm航空機槍,為1959年仿製蘇聯的產品,存在著型號老、技術陳舊、系統質量大等方面的缺點,不但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同時也大大落後於我國陸用大口徑機槍的發展水平。另外,該產品已停產多年,復產十分困難。該武器使用的槍彈比較特殊(12.7mm銅殼彈),現在也已停產,庫存的槍彈儲存年代久遠,可靠性較差。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講,我國的航空機槍裝備等於零。

歷史意義

目前,雖然世界各國飛機都競相裝備最新的尖端武器裝備,甚至前些年許多航空機槍被航炮取代。但航空機槍與航炮、火箭等其他機載武器相比,具有質量輕、後坐力小、故障率低、目標效能高、攜彈量多、不受電子紅外干擾、可以持續射擊、價格低廉並可多次使用等優點。航空機槍主要裝備在直升機上,用來完成對地面目標實施攻擊和飛機之間近距離格鬥等戰術任務。既可殲滅敵集群生動目標,壓制敵火力點及輕型火器,又可攻擊輕型裝甲車、油庫、雷達站、飛機等有輕防護的目標,可以彌補其他機載武器系統的不足。作為面殺傷武器之一,航空機槍在直升機對地面目標的壓制射擊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將作為一種機載武器裝備長期存在。

近些年來,我國在研製大口徑機槍方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此基礎上開發的QJK99—12.7-l型航空機槍在技術上相對於59式12.7mm航空機槍有較大的飛躍。該槍對替換落後的59式12.7mm航空機槍、填補航空機槍裝備的空白、加強直升機的火力強度、提高直升機的突擊能力都是一個有力的促進,同時也增強了我軍的戰鬥力。QJK99一12.7—1型航空機槍是第一支立足於國內,自行研製的航空機槍,為我國的航空機槍裝備水平儘快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同時也為我國航空機槍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國外航槍裝備情況

國外現役的許多飛機都以不同的形式配有航空機槍,一般採用炮塔吊艙樞軸3種安裝形式,口徑有5.56mm、7.62mm、12.7mm等,以12.7mm口徑機槍裝備最多。美國的AH一1G“休伊眼鏡蛇”攻擊直升機配2個M18E1“米尼岡”機槍吊艙,“易洛魁”武裝直升機配2挺M一134“米尼岡”機槍,以色列的休斯500MD、MG“防禦者”多功能型武裝直升機外掛2個機槍吊艙(內裝l挺12.7mm機槍,或2挺7.62mm機槍),義大利的A129一19“貓鼬”反坦克武裝直升機裝2挺12.7mm機槍,蘇聯的米一8、米一24、“母鹿”一D各裝1挺4管12.7mm機槍。

系統組成

QJK99—12.7-1型航空機槍配裝在機槍吊艙內,整個系統由機槍、備件、附屬檔案、彈鏈、裝彈機、4種l2.7mm槍彈(以54式12.7mm穿甲燃燒彈為主,也可使用54式12.7mm穿甲燃燒曳光彈、DVY89.7mm穿甲燃燒曳光彈、DVB89式12.7mm穿甲爆炸燃燒彈)及火藥彈構成。

該槍的備件有一根槍管、一個槍機以及容易丟失的多個彈性銷和別針。附屬檔案包括裝彈機、彈鏈及各種隨槍附屬檔案,隨槍附屬檔案包括導氣箍氣室清除器、活塞氣室清除器、火藥彈室清除器、調節器氣孔清除器、拉桿、通條、油刷、油壺、鹼壺、手錘及各種引沖、沖子。

部件構成

QJK99—12.7-1型航空機槍主要由槍管、機匣、供彈機蓋、槍機框、槍機、發射機、槍尾、緩衝器、電擊發機、火藥彈裝填機構、感測器等11個部(組)件構成。

中國定型新一代QJK99式12.7毫米航空機槍

槍管由槍管體、導氣箍、調節器、定位箍等組成,其中調節器上有兩個大小不一的孔,可以調節火藥燃氣流量。槍管的主要作用是使彈頭獲得一定的初速和運動方向,並使自動機獲得一定的能量以完成自動循環動作。其長度與傳統12.7mm口徑機槍的槍管長度一致。內膛結構也基本未變,為便於抽殼,部分關鍵尺寸作了適當調整。彈膛有4條縱槽,線膛採用電解加工工藝。

機匣由機匣體、導鏈板、供彈機後支座、撥桿、槍管固定栓、槍彈限位座、引導擋等組成,是該槍各主要組成部分的連線件,也是全槍結構最複雜的關鍵件,仍採用傳統的機加工藝。該槍沒有專門的受彈器座部件,機匣部件兼具受彈器作用。

供彈機蓋由供彈機蓋體、撥彈滑板、供彈機鎖扣、阻鏈齒、壓彈齒、換向滑板、換向撥拐、槓桿螺釘等組成。供彈機蓋是供彈機各零件的連線件,主要作用是完成供彈傳動動作,其結構較複雜、集成度較高,採用傳統的機加工藝製造。

槍機框由槍機框體、活塞活塞筒、復進簧、防反跳機構等組成。 槍機由槍機體、閉鎖卡鐵、抽殼鉤、擊針、拋殼挺等組成。其中閉鎖卡鐵為倒鉤式,閉鎖支撐面傾角為0度,且機匣上的閉鎖卡槽為通孔,便於加工和維修。

發射機由發射機座體、發射機滑塊、阻鐵、阻鐵簧、解脫器、保險組成。 槍尾由槍尾體、緩衝墊、緩衝管、摩擦襯套、摩擦套、緩衝簧等組成。由於槍尾要承受自動機後坐到位的撞擊,採用摩擦緩衝原理後,消耗後坐到位能量,從而降低射頻。

該槍有一個槍身緩衝器,位於槍管軸線上方,為摩擦緩衝器。緩衝器由緩衝器底座、緩衝器簧、聯接桿、前後支撐體、摩擦體、摩擦筒、墊片、護蓋等組成。這種單緩衝器結構簡單,有利於減輕系統質量,對稱性好,裝配方便。

電擊發機由線圈繞組、鐵芯、擊發槓桿、殼體、電擊發導套等組成。電擊發機橫向裝在槍尾緩衝管上,其上的拉桿通過擊發槓桿推動發射機滑塊,解脫阻鐵,釋放槍機框打擊擊針。這種橫置式電擊發機不易受飛機前後及上下方向加速等動作的影響,可靠性好。

火藥彈裝填機構由火藥彈室部件和電極部件兩大部分組成,其中火藥彈室部件由火藥彈室體、氣閥、塞柱、膨脹室、火藥彈活塞、火藥彈活塞筒、定位卡筍等組成。

感測器由感測器盒、感測部件、前後槓桿、槓桿簧等組成。感測器裝在機匣左側面,其前、後槓桿與槍機框左側凸筍作用,可給出武器處於待裝填狀態和待髮狀態的信號,以及余彈計數器工作的脈衝信號。

 

自動原理

QJK99一12.7-1型航空機槍採用導氣式自動方式。使用時,先按下飛機操作面板上的裝填按鈕,火藥彈裝填機構進行首發裝填,使航槍處於待髮狀態,此時再次按下飛機操作面板上的擊發按鈕,電擊發機槓桿推發射機滑塊,使阻鐵解脫槍機框,槍機框復進打擊擊針,點燃底火。槍彈擊發後,彈頭在膛內向前運動,當通過槍管上導氣孔位置後,火藥燃氣經調節器進入氣室並衝擊活塞,活塞帶動槍機框一起後坐。後坐的槍機框一方面壓縮復進簧,另一方面完成槍機的開鎖、抽殼、拋殼和撥彈等動作,槍機框後坐到位撞擊槍尾壓縮槍尾緩衝簧。此後,槍尾緩沖簧和復進簧伸張,槍機框復進,復進時完成進彈、閉鎖、擊發發射動作,並進入下一個循環。

主要機構工作原理

閉鎖機構 閉鎖機構為閉鎖卡鐵偏移式。槍機框在復進簧的作用下,推槍機框並帶動槍機一同復進,槍機到位後,槍機框繼續向前推閉鎖卡鐵向兩側張開,進入機匣閉鎖卡槽內閉鎖,槍機框接著復進到位打擊底火。擊發後,火藥燃氣經導氣孔進入導氣箍作用於槍機框上的活塞,活塞推槍機框後坐,槍機框走完自由行程後,與閉鎖卡鐵作用,閉鎖卡鐵向內收攏開鎖。由於該結構是強制開閉鎖,動作確切可靠。

中國定型新一代QJK99式12.7毫米航空機槍

供彈機構供彈機構為雙槓桿滑板式,單程輸彈。當自動機後坐時,由槍機框右側的前傳動凸筍帶動撥桿一換向滑板一換向撥拐一撥彈滑板,將彈送至進彈口(不脫鏈),完成輸彈。槍機框復進時,撥桿隨之向前運動,帶動撥彈滑板返回起始撥彈位置。與此同時,槍機推彈,槍彈在引導擋、供彈機蓋、彈鏈等導引下進膛,供彈機構各零件復位,準備好供下一發槍彈。

該供彈機構結構緊湊,撥桿不脫離槍機框的限制,可靠性好,不需要更換任何零件即可實現左右供彈轉換。

發射機構 發射機為雙阻鐵結構。不發射時,阻鐵在滑塊和阻鐵簧的作用下使阻鐵頭的下平面與滑塊的上部凸面相接觸,保證阻鐵頭突出於發射機座的上平面。發射時,滑塊前移,壓縮阻鐵簧,帶動阻鐵迴轉,滑塊的上凸台與阻鐵的下凸台相脫離。槍機框在復進簧力作用下,擠壓阻鐵的扣合斜面,迫使阻鐵下降解脫槍機框。當停射時,若阻鐵未上升到位,槍機框可迫使阻鐵頭下降而繼續射擊。若槍機框在前方位置停射,槍機框後坐時,其後部下平面壓解脫器上臂突出部分,使其下臂撥動滑塊向前,滑塊的上凸台與阻鐵的下凸台相脫離,槍機框繼續後坐,下壓阻鐵。當阻鐵頭進入槍機框的扣合槽時,滑塊又在阻鐵簧力的作用下後移,使解脫器和阻鐵上升,扣合槍機框,使其停留在阻鐵位置,不能復進。該機構保證槍機框不至撞壞阻鐵頭,具有防“剪斷”功能,停射可靠。

擊發機構擊發機構為直動擊錘式。槍機框由復進簧獲得能量直動向前打擊擊針。當按壓飛機操作面板上的擊發按鈕時,電擊發機的電磁線圈繞組電路閉合,在磁場的作用下,鐵芯吸合,帶動擊發槓桿推發射機滑塊向前,解脫阻鐵,阻鐵解脫槍機框,槍機框在復進簧的作用下復進、擊發,完成一次射擊。此時如果按住擊發按鈕不放,則阻鐵不能抬起掛機,形成連發。如果鬆開擊發按鈕,則線圈繞組電路斷開,失去鐵芯吸力的作用,發射機滑塊在阻鐵簧的作用下向後復位,使阻鐵上升,扣住槍機框而停射,同時發射機滑塊推擊發槓桿帶動鐵芯復位。

火藥彈裝填機構火藥彈裝填機構裝在機匣左側面感測器前面。火藥彈為電點火,火藥燃氣迫使火藥彈活塞推槍機框向後運動,給予機框以足夠的後坐速度,火藥彈活塞後坐一段行程後停止,自動機在慣性作用下後坐到位,同時帶動供彈機完成輸彈動作。飛機操作面板上的射擊按鈕操縱火藥彈擊發,每次只接通一個火藥彈導電擊針。火藥彈容量3發,可進行首發裝填、排除故障和再裝填。

技術攻關

在QJK99-12.7-l型航空機槍的研製過程中,各研製單位緊密配合,團結協作,刻苦攻關,大膽創新,採用新結構、新技術、新材料,攻克了首發啟動、斷殼、精度、電器結構、零件壽命、自燃、供彈可靠性等重大技術問題。

提高散布精度該槍在研製初期散布精度較大,達2~3密位,遠遠達不到1密位的指標要求。在初樣機研製階段,設計人員針對精度問題組織了專項技術攻關。採取的技術措施有:減小槍管、緩衝器、槍尾等部件與機匣的配合間隙;最佳化槍管質量分布,增大槍管剛度;改進緩衝器結構,增加息振裝置;最佳化緩衝器簧預壓力、摩擦息振器摩擦力等技術參數。經過多次改進和試驗,使得該槍的散布精度大幅度提高,設計定型試驗中,散布精度小於0.8密位,優於指標要求。

中國定型新一代QJK99式12.7毫米航空機槍

解決火藥彈裝填技術 為了加快研製進度,減少研製經費,該槍沒有研製首發裝填專用火藥彈,而是借用了23—3航炮用火藥彈。結果在使用中出現了膛壓偏高、啟動能量分配不合理現象,導致首發啟動不可靠、相關零件破損、壽命達不到要求等問題。通過技術攻關,提高了火藥彈裝填系統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壽命,設計定型試驗中,6挺槍在裝填火藥彈時均無故障,使用壽命也達到了指標要求。

提高閉鎖卡鐵壽命該槍在初樣機鑑定試驗中,出現了閉鎖卡鐵斷裂、達不到壽命要求的問題。閉鎖機構是機槍的核心部件,結構參數更改對系統的總體影響較大,因此進行了專項攻關。採取的技術措施為:增大開鎖前自由行程,提高開鎖平穩性;調整閉鎖機構結構尺寸,增大閉鎖卡鐵危險斷面受力面積;更換材料,提高其強度和韌性。採取這些措施後,經初樣機補充試驗、正樣機鑑定試驗、設計定型試驗等多次、多樣機試驗,未再出現閉鎖機構零件破斷現象。

斷殼問題解決該槍在方案樣機及初樣機階段都沒有出現斷殼問題,但在正樣機試驗中出現了斷殼故障,由於相關零件尺寸未作更改,所以問題原因一時難以查清。研製人員通過大量試驗分析,終於弄清了斷殼原因是由於相關尺寸公差設計偏大所致:方案樣機及初樣機的相關尺寸公差均偏下限,因此未出現斷殼故障,而正樣機的相關尺寸公差偏上限,導致出現斷殼故障。問題查清後,採取了如下措施:提高加工精度,減小相關尺寸公差;改變彈膛尺寸,減小彈殼對相關尺寸的敏感性。改進後,經9挺槍4萬多發彈的射擊試驗未再出現斷殼現象。

QJK99-12.7一l型航空機槍研製成功,全面達到技術指標要求,無任何遺留問題,這是各參研單位共同努力的結果。整個研製期間自始至終都受到上級領導機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得到參試部隊和駐廠軍代室的大力支持,以及軍地專家的熱情指導和幫助。該槍凝聚了無數人的心血,反映了我國輕武器科研的新水平和新發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