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

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對外稱中國國際救援隊。(以下簡稱救援隊)成立於2001年4月27日,救援隊是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親切關懷下,在中國地震局和總參謀部共同領導下,在武警總醫院緊密配合下,由部隊官兵、地震專家和醫療救護人員共同組建的隊伍。既是一支多重領導、多部門參與、不同行業人員共存的隊伍;也是一支團結協作、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富有成效的隊伍;更是一支衝鋒在搶險救援最前線的突擊隊和攻堅隊。團結協作、不畏艱險、無私奉獻、不辱使命.堅守崗位是這支救援隊的精神。救援行動由國務院統一協調指揮。

基本簡介

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標誌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標誌

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對外稱中國國際救援隊,英文縮寫為CISAR。2001年4月27日由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同志親自授旗成立,由中國地震局、某工程部隊和武警總醫院聯合組建。

其中,中國地震局牽頭負責國內外組織協調、裝備保障、信息保障、後勤保障、搜救技術研發指導、日常培訓演練、建築安全性鑑定、災評科考等任務,某工程部隊承擔搜尋救援、搜救犬培訓等任務,武警總醫院承擔醫療救護、醫療設備維護等任務。建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重大事項聯席會議制度,統一領導和協調各組建單位與救援隊的工作。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負責落實、督辦聯席會議決定的各項事項。

9年來,中國國際救援隊先後派出數百人次出國進行培訓、交流和參加國際演練,也邀請瑞士、德國、日本、荷蘭、法國等已開發國家的救援專家來華培訓、交流,與瑞士、日本、德國、新加坡、荷蘭、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俄羅斯、韓國、墨西哥、美國等國家的救援組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積極派隊員參加國內舉行的各類型的專業培訓和演練,提高自身綜合水平的同時,也為全國27支省級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提供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

主要任務

救援隊主要任務是對因地震災害或其他突發性事件造成建(構)築物倒塌而被壓埋的人員實施緊急搜尋與營救。救援隊按照“一隊多用、專兼結合、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原則組建,形成一支反應迅速、機動性高、突擊力強的專業救援隊伍。

機構設定

目前,中國國際救援隊由某工程部隊(170人)、部分地震技術專家、急救醫療專家和搜救犬搜尋專家(60人)組成,總人數為230人左右,設總隊長1名、副總隊長3名,總隊部和直屬隊20-30人,下設3個支隊,每個支隊約65人,內設支隊長、副支隊長,下設分隊。中國國際救援隊配有8大類300多種6000多套(件)救援裝備和約20條搜尋犬。

重大貢獻

在東汽中學,國家救援隊隊員成功救出女學生馬曉鳳。圖為王念法抱著馬曉鳳走出廢墟。在東汽中學,國家救援隊隊員成功救出女學生馬曉鳳。圖為王念法抱著馬曉鳳走出廢墟。

2009年11月14日,中國國際救援隊通過了聯合國重型救援隊分級測評,成為全球第12支、亞洲第2支獲得國際重型救援隊資格的救援隊,具有了在災後48小時內抵達災區,可同時在2個救援現場持續10天24小時連續不間斷開展救援行動,在倒塌建構築物尤其是在鋼混結構中開展高難度搜尋和營救,同聯合國和災區政府保持密切合作和及時信息溝通的綜合能力。

中國國際救援隊成立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要求,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團結協作、不畏艱險、無私奉獻、不辱使命”的精神,依照聯合國INSARAG行動指南,成功開展了阿爾及利亞地震、伊朗巴姆地震、印度洋地震海嘯、巴基斯坦地震、印尼日惹地震、汶川地震海地地震等11次13批國內外救援活動,共救出53名倖存者,醫治17000餘名傷病災民,以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過硬的業務素質和優良的工作作風,得到了國內外救援界的一致好評,

贏得各級領導、災區政府和民眾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譽,樹立了中國作為負責國家的良好形象。2010年,中國國際救援隊將完成擴編工作,隊伍規模將達到480人,並增加相應的裝備配備。中國國際救援隊將不斷加強訓練,參與更多實戰,擴大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合作,共同應對自然災害, 為構建和諧中國、和諧世界做出更大貢獻。

大事記

隊員們一抵達震區,就展開了搜救倖存者的行動隊員們一抵達震區,就展開了搜救倖存者的行動

2001年4月27日,國家地震災難緊急救援隊正式成立,主要依託工兵團某部,由國家地震局應急司主管,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負責提供相關技術、培訓和物資保障。

中國地震緊急救援訓練基地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區鳳凰嶺旅遊風景區內,占地近20畝的。除了教學樓之外,還有虛擬方針訓練館、地震廢墟綜合訓練場、體能訓練館、游泳館、救援裝備庫等。這支專業救援隊伍可以在指揮、搜尋、營救、結構、通訊、醫療救助、條件保障、公共教育課程培訓等方面發揮作用。

該救援隊是目前中國最有經驗的地震救援隊伍,曾以:中國國際救援隊“的名義參加了多次國際救援,前往阿爾及利亞、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爪哇島、伊朗等多個國家參與救災工作,在這些國際救援中獲得了很好的經驗。

2003年5月21日,阿爾及利亞北部地區發生芮氏6.2級地震,2250多人死亡,1萬多人受傷。應阿爾及利亞政府的邀請,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成員組成了中國國際救援隊,於當年5月24日抵達阿爾及利亞,參加抗震救災工作。這是中國國際救援隊首次在海外執行任務。當年在阿爾及利亞參加救援工作的38支隊伍中,只有中國和法國救援隊各救出一名倖存者。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克爾曼省發生芮氏6.3級地震,震中位於古城巴姆附近。地震發生後的第二天,中國國際救援隊抵達巴姆,成為首支到達伊朗地震災區的亞洲救援隊。中國國際救援隊在巴姆連續工作了46個小時,雖然沒有找到倖存者,但排查了22具遇難者屍體,對大量傷者進行了醫療救護。

2004年末的印度洋海嘯爆發後,中國國際救援隊先後派遣了4批救援人員,前往嚴重受災國泰國、斯里蘭卡、印尼,開展救援。直到2005年2月,最後一批救援隊員才在圓滿完成任務後返回中國。在此期間,中國國際救援隊接診災區患者上萬人次。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大地震發生後,中國國際救援隊奔赴巴基斯坦地震重災區巴拉考特,救援隊搜救分隊成功救出了3名倖存者,是20多支國際救援隊中成功救出倖存者的兩支隊伍之一。醫療分隊救治了大量受傷災民,有病歷備案的就達591人。

2006年5月27日,印尼日惹地區發生芮氏6.4級地震,至少造成6000人死亡。當年5月29日,中國國際救援隊攜帶5噸醫療救援物資抵達印尼災區。在歷時18天的抗震救災期間,救援隊救治傷員3015人,成功實施了300多例手術,同時向印尼政府提交了一份詳細的地震災評報告,對災區重建提出了許多有針對性的建議。

規模現狀

2008年5月14日下午,在綿竹漢旺鎮,國家救援隊隊員救出17歲的高二學生李春陽2008年5月14日下午,在綿竹漢旺鎮,國家救援隊隊員救出17歲的高二學生李春陽

2009年11月14日從中國地震局獲悉,中國國際救援隊(又稱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目前有隊員二百二十二人,即將擴編到五百人。

中國國際救援隊當天下午在北京獲得聯合國國際重型救援隊資格認證,從而成為全球第十二支、亞洲第二支得到聯合國認可的國際重型救援隊。而通過聯合國組織的分級測評並獲得國際重型救援隊資格,已經成為任何一支國際救援隊實施國際救援任務的準入證明。

中國國際救援隊的主要任務是對因地震災害或其他突發性事件造成建(構)築物倒塌而被壓埋的人員實施緊急搜尋與營救,現已具備管理、保障、搜尋、營救、醫療救護和災害評估等六大能力,並配有八大類三百多種救援裝備及二十餘條搜尋犬,是一支符合聯合國重型救援隊標準的專業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
2001年4月,按照“一隊多用、專兼結合、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原則,中國組建了一支反應迅速、機動性高、突擊力強,能隨時執行國內外地震緊急救援任務的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隊員由解放軍某工程部隊官兵、地震技術專家和急救醫療人員等組成。

評價

中國國際救援隊同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OCHA)有緊密聯繫,配合中國外交政策,積極參與聯合國人道主義緊急救援事務,如INSARAG(國際搜尋與救援諮詢組)、UNDAC(聯合國災害評估與協調隊)等,同友好國家的救援隊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如瑞士、新加坡、德國、荷蘭等。

聯合國人道主義協調辦公室的官員曾經評價說:“中國國際救援隊已經成為國際搜尋救援舞台上一支寶貴的力量。”

最新動態

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飛抵玉樹機場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飛抵玉樹機場

2010年4月14日趕赴青海玉樹地震災區的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又稱中國國際地震救援隊),經過4個小時的空中飛行,於14日晚20時15分許飛抵青海玉樹機場。記者隨機抵達。

100多人的救援隊,包括搜救分隊61人,醫療分隊30人。另外,救援隊還攜帶了9條搜救犬。救援隊在機場卸載物資後即將趕赴震區實施救援。

4月15日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繼昨夜今晨先後搜救出一男一女兩名倖存者後,經過連續5個多小時不間斷的緊張、科學搜救,15日中午又在距玉樹縣政府不遠的一處廢墟下,成功搜救出4名倖存者。

現場看到,這4名倖存者被擔架抬出後身體狀況良好,有位倖存者是扶著救援隊員臂膀自己從廢墟中走下來,整個搜救過程未對倖存者造成一絲皮毛傷害,救出後隨即轉入醫療分隊進行相關護理工作。

之前,在這處當地人稱之為“西北牛”賓館的倒塌廢墟上,先是搜尋犬發現有生命跡象,救援隊隨後動用先進的生命探測設備,包括光學影像探測儀、生命雷達探測儀、聲波震動探測儀等,確認廢墟下有4名倖存者,立即開展緊張、忙碌而又有條不紊的搜救工作,直至最後全部被成功救出。

多次參與中外地震救援的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副總隊長劉向陽在救援現場說,看到生命的重生,他非常感動,在情況非常複雜、非常困難且餘震不斷情況下,一次成功救出4名倖存者,也表明中國地震救援隊具有世界一流救援水平。他表示,中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這次還要爭取救出更多的倖存者。

地震救援組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