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扇

中國古扇

中國古扇,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與竹文化、佛教文化有著密切關係,中國有制扇王國之稱。

簡介

水墨桃花扇面水墨桃花扇面
中國古扇,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與竹文化、佛教文化有著密切關係,中國有制扇王國之稱。
扇子的主要材料有:竹、木、紙、扇、象牙、玳瑁、翡翠、飛禽翎毛、其它棕櫚葉、檳榔葉、麥桿、蒲草等也能編強或製成各種千姿百態的日用工藝扇、造型優美,構造精製,經能工巧匠精心鏤、雕、燙、鑽或名人揮毫題詩作畫,使扇子藝術身價百倍。
扇子蘊藏著豐實的文化內涵。古往今來,扇子與人們日常生活結下不解之緣,一把小小的扇子,不但已成為融實用價值與美學價值於一體的精美工藝品,扇子裝飾已逐漸進各家各戶,扇子已逐漸發展為藝術欣賞品,現扇子藝術價值大大提升,成為收藏愛好者的寵物。

史話

——戰國楚墓中已有實物出土。漢代出現了紈扇,多為圓形,故亦名團扇。這種扇子一般用潔白的綾絹製成,扇面潔白、平滑,所以六朝、唐、宋時代的文人在紈扇題字作畫的很多。流傳到現在的宋人書畫,有不少是繪寫在紈扇面上的,後被揭下裱成冊頁。宋元名家如郭熙、馬遠、夏圭、易元吉等的一些小幅作品,原來都是紈扇面。
——竹扇是用竹絲編制的,發源於秦漢時代,當時稱“箑”。三國時,曹植在《九華扇賦》中描寫的竹扇,是用細如牛尾的竹絲編成,有蜿蜒的蟠龍圖案,色調鮮艷。近年來竹扇在漢墓中
唐寅——牡丹金扇面唐寅——牡丹金扇面
已有出土。還有一種竹扇,是把一段竹管的四分之三部分劈成細絲,編成扇胎,正背兩面以絹裱糊,四分之一部分竹管保留完整,作為扇柄。扇面上多為工筆畫人物故事或山水花卉,是潮州的一種輕巧精緻的工藝品,稱“潮州扇”。
——扇子中的另一大類是摺扇,又名聚頭扇。起源於日本或朝鮮,宋時傳入中國。江蘇省武進南宋墓出土的戧金花卉人物漆奩蓋上的仕女圖中已有持摺扇者。明永樂年間使用摺扇始成風氣,明中葉到清末,摺扇幾乎成為文士必攜之物,故流傳下來的實物很多,有各式竹骨或木骨的,有扇面為絹面、素紙面、泥金面、灑金面,其上或書,或畫。明代著名畫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清代的四王、吳惲、揚州八怪、金陵八家等名家均有書扇畫扇之作傳世,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有較多的這類藏品。

種類

羽毛扇

羽毛扇至今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了。明文震亨《長物志》卷七:"扇,羽扇最古。""扇"字從"羽"也證明了扇子大家族中,以羽扇的出現為最早。晉崔豹《古今注》:"雉尾扇起於殷世高宗。"據前秦王嘉《拾遺記》記載,羽扇始於周昭王時,有盂夏取鵲翅為扇之說,則羽毛扇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了。

絹宮扇

絹宮扇又叫紈扇、團扇、羅扇,它出現於羽扇之後、摺扇以前。西漢成帝的妃嬪班婕妤寫過一首有名的《團扇歌》:"新制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借詠團扇表露受趙飛燕嫉妒排擠恐受君王冷落的複雜心理。從歷代散見的詠扇的詩賦散文來看,團扇盛行於西漢至宋代的一千多年間,宋代以後又與摺扇並駕齊驅,深受妃嬪仕女、文人雅士的喜愛。古代的絹宮扇大多製作精細,裝飾華美:"團扇:近世士民通用,素絹兩面繃之,或泥金,或瓷青湖色,亦有月圓、腰圓、六角之形,皆倩名人書畫其上,名曰‘團扇'。柄用梅烙、湘妃、棕竹居多,亦有洋漆、象牙之類。"

藤編扇

藤編扇,藤是一種蔓生植物,有白藤、紅藤、紫藤多種,質地柔韌。清代制扇藝人用很細的枯藤綸制扇面,經久耐用。

麥稈扇

麥稈扇,清王廷鼎《杖扇新錄》:"麥扇:以麥稈編成扁帶,廣寸余,圈作規形,如盆大,用竹片兩面夾之為柄,中心貼五色綾緞一小圓,繡山水、人物,極細,麥色金黃而潤,輕靈便捷,兩浙人多用以燕居。亦有削細竹作一圈,密編麥稈,匯綜於柄,以采縷結出梔子花、古錢、卍字諸形,皆兒女通行燕扇也。"他所說的麥扇就是麥稈扇,又稱麥秸扇、麥草扇。

象牙扇

象牙扇,象牙質地細密堅韌,便於雕刻,並可染色,是名貴的制扇用料。北京故官博物院珍藏著一把以象牙篾絲編綴的雕花團扇,是清代乾隆年間廣東官員進獻宮廷的禮品。此扇呈蕉葉形,縱57.3cm,橫34.1cm。扇面用潔白細潤、寬不足1mm的極薄的象牙絲編成,均勻細密。扇面上鑲有淺刻、浮雕和撥鏤結合的染色牙刻菊、蘭、佛手等花卉,布局嚴謹,色調穩重。扇邊包鑲玳瑁框,畫琺瑯彩繪花果紋柄把,上下嵌金星玻璃,棕竹柄梁,垂如意形銅鍍金護,頂上鑲有鏨蝙蝠紋。柄樑上、中、下部分嵌有雕花玳瑁,捲雲勾蓮琥珀及雕夔龍嵌玳瑁護托。全扇突出了象牙絲細膩澤潤的質感,莊重典雅,古色古香。

龔扇

龔扇,清朝光緒年間,四川省自流井(今自貢市)的制扇藝人龔爵五編成細篾竹絲扇,扇面上有"福祿壽喜"等字形,或"喜鵲鬧梅"圖,深受人們的喜愛。光緒未年,四川"勸業道"周孝懷主張振興百業,在全省評選優質手工藝品,龔爵五編的竹絲團扇和成都鹵漆、梁平竹簾一起獲獎。龔爵五的兒子龔雨璋進一步把名家畫稿織入竹絲扇。據說一位巨商拿來一幅張大千畫的仕女圖,要求在畫中人手執的紈扇扇面上隱現仕女秀美的臉蛋,龔雨璋嘔心瀝血反覆試驗,終於編成,從此龔扇名聞遐邇。

玉版扇

玉版扇,清王廷鼎《杖扇新錄》:"玉版扇:浙之括蒼山多巨竹,有圍至二尺外者。碧湖之民能截而剖之,取其里闊五六寸、長尺許,熨之使平,其形上寬下稍殺,用紅木,或明角、玳瑁,雕刻為柄,裝以為扇,兩面可鐫書畫。徐花農太史曾購置之,以奉曲園師。師愛其形制新巧,色白潤如玉,因題為‘玉版扇'。"這種扇現在四川墊江也生產,又名"竹簧扇"。

輕便扇

輕便扇又叫袖珍扇,它收折自如,小巧玲瓏,攜帶方便。一種是鐵柄的,扇殼用鐵皮衝壓而成,塗以各色油漆,彩紙扇面,花樣新異,價格低廉。另一種是木柄或竹柄的,用彩紙或香木做扇面,同樣收折自如。

綢舞扇

綢舞扇、絹面花邊摺扇多為戲劇舞蹈用扇,有半綢全綢之分,扇骨以竹為主,也有用檀香木或牛骨的。扇面採用各式絲綢,印上或繪上花草圖案,有的還加上閃光鋁片,舞動時絢麗多彩,或金光熠熠。也有在扇面沿邊外加絲綢花邊作裝飾,做成女用絹面花邊摺扇。

黑紙扇

黑紙扇,不僅要制扇骨,還要經過糊面、折面、上色、整殂、砂磨、整理等八十六道工序。它的扉面要用質地綿韌的純桑皮紙做原料,兩面還要塗刷幾層柿漆。塗刷扇面的柿漆要用力攪拌,攪拌後提至二尺高,漆液下垂成絲而不斷,顏色烏黑而透亮時,才合用。經過這一系列精湛的工藝創作,使黑紙扇具有雨淋不透、日曬不翹、經久耐用的特點,既可消暑納涼,又可遮陽避雨。

詩句

白羽扇——【唐】白居易
素是自然色,圓因裁製功。颯如松起籟,飄似鶴翻空。
盛夏不銷雪,終年無盡風。引秋生手裡,藏月入懷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稱相對,清瘦白須翁。
扇——【唐】李嶠
翟羽舊傳名,蒲葵價不輕。花芳不滿面,羅薄詎障聲。
御熱含風細,臨秋帶月明。同心如可贈,持表合歡情。
扇——【唐】陸暢
寶扇持來入禁宮,本教花下動香風。
姮娥須逐彩雲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扇上畫牡丹——【唐】羅隱
為愛紅芳滿砌階,教人扇上畫將來。
葉隨彩筆參差長,花逐輕風次第開。
閒掛幾曾停蛺蝶,頻搖不怕落莓苔。
根生無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扇——【唐】司空圖
珍重逢秋莫棄捐,依依只仰故人憐。
有時池上遮殘日,承得霜林幾個蟬。
詠破扇——【唐】唐怡
輪如明月盡,羅似薄雲穿。
無由重掩笑,分在秋風前。
悲紈扇——【唐】韋應物
非關秋節至,詎是恩情改。
掩顰人已無,委篋涼空在。
何言永不發,暗使銷光彩。
古扇【唐】項斯
昨日裁成奪夏威,忽逢秋節便相違。
寒塵妒盡秦王女,涼殿恩隨漢主妃。
似月舊臨紅粉面,有風休動麝香衣。
千年蕭瑟關人事,莫語當時掩淚歸。
詠扇——【唐】徐夤
為發涼飆滿玉堂,每親襟袖便難忘。
霜濃雪暗知何在,道契時來忽自揚。
曾伴一樽臨小檻,幾遮殘日過迴廊。
漢宮如有秋風起,誰信班姬淚數行。
詠破扇——【唐】楊凌
粉落空床棄,塵生故篋留。
先來無一半,情斷不勝愁。
秋扇詞——【唐】鄭谷
露入庭蕪恨已深,熱時天下是知音。
汗流浹背曾施力,氣爽中宵便負心。
一片山溪從蠹損,數行文字任塵侵。
綠槐陰合清和後,不會何顏又見尋。

評價

——“一把古扇竟能拍賣到上萬元,真讓人瞠目結舌”。這不奇怪,名人用過的扇子賣到十幾萬元也不算稀奇。西安一藏家李先生淡淡地說:“張大千一幅《戲效莫高窟唐人畫》的扇面出手近十萬元,另一幅《關中太乙觀樂圖》賣價達幾十萬港元。扇子雖小,可收藏價值很高。”李先生喜愛扇子,他收藏的扇子種類多、精品多,有人稱他是“扇子李”。尊號可不是白叫的,他收藏的扇子可以辦個小型博物館了。其中有蘇杭的檀香扇、絲綢扇、黑紙扇,兩廣的竹扇、棕櫚扇,黃河流域的蒲扇、麥扇,大小不一的工藝扇……扇骨有象牙、白銀、紫檀、烏木、湘妃竹……扇子的造型與工藝更是千變萬化,有腰圓、半圓、月圓、橢圓、六角形、八角形等,並將鏤、雕、刻、燙、鑲等技法全都用上。加上扇面為名人墨跡,大家丹青,更使這些扇子身價百倍。
——扇子在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最早的扇子是用鳥的羽毛做的,被稱作“羽扇”。“扇”字中就有個羽字。以後人們又製作出輕便、美觀的團扇、絹扇、紈扇等,並開始在扇面上書寫一些字、畫。平民百姓多使用葵扇、棕櫚扇、蒲扇、麥稈扇、蕉扇等,這些扇子物美價廉,就地取材,很是耐用。有人在扇面上編織、繪出自己喜歡的圖案,使扇子成為一個色彩繽紛的天地。據說明永樂年間紙摺扇大興,文人墨客紛紛將得意之作書畫在扇面上。明清以後,扇面飾以名人字畫最為流行,同時扇骨也非常講究。所用材質有名貴的木材、竹材,也有象牙、玳瑁、金銀,並且用扇也分為四季。一時間人們競相爭購,從而使扇子除納涼外,又增加了詩畫的傳播功能,真正成為融書畫、工藝為一體的美術工藝品。
——中國的扇子品種極多,公認為居世界之首。李先生收藏的扇子品種也不少,粗略地數一下有十餘種。在店鋪中擺放的多是近代名家書畫的扇子,有人說他家中珍藏有明代四大家、清代鄭板橋等人的扇面畫和題扇詩,只是不肯輕易示人。對此李先生笑而不答。其實僅近代書畫大師們的作品,就已經令人折服了。齊白石李可染李苦禪傅抱石等人的書畫各具特色,美不勝收,無論觀賞哪一幅扇面,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欣賞

芭蕉扇 芭蕉扇
掛屏摺扇 掛屏摺扇
龔扇 龔扇
麥稈扇 麥稈扇
綢舞扇 綢舞扇
篾絲扇 篾絲扇
藤編扇 藤編扇
絹宮扇 絹宮扇
象牙扇 象牙扇
團扇 團扇
牛骨摺扇 牛骨摺扇
羽毛扇 羽毛扇
玉版扇 玉版扇
黑紙扇 黑紙扇
羽毛扇 羽毛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