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

會議簡介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中共十五屆二中全會)1998年2月25~26日在北京舉行。江澤民作了重要講話。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經與黨內外協商形成的,擬向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推薦的國家機構領導人員人選名單和擬向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推薦的全國政協領導人員人選名單,決定將上述兩個名單分別向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主席團和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主席團推薦。全會審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

全會公報

1998年2月26日通過的中共十五屆二中全會公報全文如下: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於1998年2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委員192人,候補中央委員149人。有關負責同志列席了會議。中央政治局主持會議。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同志作了重要講話。

會議內容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提出,經與黨內外協商形成的,擬向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推薦的國家機構領導人員人選名單和擬向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推薦的全國政協領導人員人選名單,決定將上述兩個名單分別向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主席團和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主席團推薦。全會審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建議國務院將這個方案提交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

全會認為,開好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和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對於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精神,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具有重要意義。

全會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必須堅持和完善這些制度。要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積極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繼續發揮人民政協作為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組織在團結社會各界民眾中的重要作用。

全會強調,機構改革,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是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民眾聯繫的迫切需要,是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必須堅定不移、積極穩妥地搞好政府機構改革。通過改革,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範的行政管理體系,完善國家公務員制度,建設高素質的專業化國家行政管理幹部隊伍,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中國特色的行政管理體制。

全會全面分析了我國目前的經濟形勢,認為總的形勢是好的。中央關於經濟工作的決策和部署是完全正確的,全黨要認真貫徹執行。面對亞洲一些國家發生的金融危機,最根本的是要做好國內的經濟工作,增強承受和抵禦風險的能力。我們有比較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有適合我國國情的正確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有能夠駕馭各種複雜局勢的中央領導集體。只要全黨同志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緊緊依靠人民民眾,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認真解決前進中的突出問題,就一定能夠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

全會指出

全會指出,實現今年的各項任務和十五大制定的跨世紀發展目標,關鍵在於提高幹部隊伍的素質和水平。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加強學習,在實踐中增長才幹,以堅韌不拔、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各項工作中去。要創造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

會議號召

全會號召,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齊心協力,開拓進取,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不斷創造新的業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