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99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到會的代表有150名,代表著全國3500多萬黨員。這次大會,是在揭批江青集團進一步深入,各方面工作得以恢復和整頓,廣大民眾渴望對“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進行全面清理、撥亂反正的情況下召開的。

基本信息

主要內容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1510人,代表中國3500多萬名黨員。 華國鋒作政治報告, 葉劍英作《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鄧小平致閉幕詞。大會通過了經過修改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和《關於政治報告的決議》、《關於修改黨的章程報告的決議》。大會選舉了由201名委員和132名候補委員組成的中央委員會。隨後召開的十一屆一中全會選舉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選舉華國鋒為中央委員會主席,葉劍英、鄧小平、 李先念汪東興為副主席。大會宣告歷時10年的“文化大革命”已經結束,重申建設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的任務,但沒有能糾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傾錯誤理論、政策和口號。 

歷史背景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逝世以後,在揭批江青集團進一步深入,各方面工作得以恢復和整頓,廣大民眾渴望對“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進行全面清理、撥亂反正的情況下召開的。

詳情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資料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二日至十八日在北京隆重舉行。華國鋒主席主持了大會。代表大會於八月十一日舉行預備會議。會議選舉二百二十三名代表組成這次大會的主席團。 華國鋒同志當選為主席團主席,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同志當選為主席團副主席,汪東興同志兼主席團秘書長。會議一致通過了 汪東興同志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資格的審查報告。報告指出,經過審查,所有代表資格有效。

出席這次大會的代表共一千五百一十名,代表著全黨三千五百多萬黨員。他們是各地區、各單位黨組織嚴格按照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認真貫徹民眾路線,經過反覆醞釀協商和廣泛徵求黨內外民眾的意見後,正式選舉產生的。

八月十二日下午三時三十分,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華國鋒主席宣布大會開幕,樂隊高奏《東方紅》 。華主席代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政治報告。華主席宣布,中央決定,在適當的時候召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並同時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華主席歷時四個小時的政治報告,激起了一陣又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八月十三日下午三時三十分,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葉劍英副主席在熱烈的掌聲中代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作了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

代表大會於八月十八日下午三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充分協商和醞釀的基礎上,代表們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出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大會一致通過了關於政治報告的決議,一致通過了新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和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當大會執行主席鄧小平同志宣布華國鋒同志當選為中央委員會委員時,全場響起長時間的暴風雨般的熱烈掌聲。當選的中央委員共有二百零一人;候補中央委員有一百三十二人。

鄧小平副主席在熱烈的掌聲中致閉幕詞。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雄壯的《國際歌》聲中勝利閉幕。

大會內容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議事日程:
(一)中央委員會的政治報告;

(二)修改中國共產黨章程和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

(三)選舉中央委員會

選舉的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
中央委員二百零一人
候補中央委員一百三十二人
主席團成員二百二十三人
主席:華國鋒
副主席:葉劍英  鄧小平 李先念 汪東興
秘書長:汪東興(兼)
中央機構
中央委員會主席:華國鋒
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葉劍英 鄧小平 李先念 汪東興
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陳慕華(女)趙紫陽 賽福鼎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華國鋒 葉劍英 鄧小平 李先念 汪東興
中央政治局委員:華國鋒 韋國清  烏蘭夫 方毅 鄧小平 葉劍英 劉伯承  許世友 紀登奎 蘇振華 李先念李德生 吳德 余秋里 汪東興 張廷發 陳永貴 陳錫聯 耿飈  聶榮臻 倪志福 徐向前 彭沖

聽取報告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一、華國鋒代表黨員中央在會上作了《政治報告》 ,其主要內容有:

(一)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報告》總結了中國共產黨同江青革命集團的鬥爭,批判了江青反革命集團炮製的“老幹部是民主派”的反革命謬論,揭發了他們篡黨奪權、策動反革命武裝叛亂的罪惡陰謀,揭露了他們反革命的政治面目,宣告“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幫”為標誌,已經結束。《報告》重申必須調動黨內外、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在本世紀內把中國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而奮鬥,指出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的根本任務。《報告》的這些內容都是正確的。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十一大紀念郵票

(二)繼續強調“以階級鬥爭為綱”。《報告》錯誤地肯定了“文化大革命”期間召開的黨的十大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高度讚揚“文化大革命”對於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防止資本主義復辟,建設社會主義,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時的,並說這次“文化大革命”,必將作為無產階級專政史上的偉大創舉而被載入史冊。《報告》把“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說成是“當代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成果”。《報告》在論述中國共產黨當前和今後的任務中,強調以兩個階級、兩條道路鬥爭為綱。提出“文化大革命這種性質的政治大革命今後還要進行多次”。《報告》沒有提到黨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嚴重“左”傾錯誤,認定“四人幫”推行的是一條所謂“極右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因此,黨面臨的任務是反右,而不是反“左”。這表明華國鋒不僅沒有克服“文化大革命”的“左”傾錯誤,反而在新的歷史時期,將這種“左”傾錯誤更加系統化了。

(三)要求幹部“三個正確對待”。《報告》在幹部問題上,強調三個正確對待,即“受過審查的同志,一定要注意正確對待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正確對待民眾,正確對待自己。”這實際上還是肯定“文化大革命”,阻撓廣大黨員、幹部深入批判“文化大革命”的“左”傾錯誤,阻撓冤假錯案的平反工作。這種以黨員自身修養要求出現的“三個正確對待”,給黨的建設帶來了實際的危害。

(四)提出了“抓綱治國”的8項任務。這包括:①一定要把揭批“四人幫”的鬥爭進行到底;②一定要搞好整黨整風,加強黨的建設;③一定要把黨的各級領導班子整頓好、建設好;④一定要抓革命促生產,把國民經濟搞上去;⑤一定要搞好 文化教育領域的革命,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的文化教育事業;⑥一定要強化人民的國家機器;⑦一定要發揚民主,健全 民主集中制;⑧一定要貫徹執行統籌兼顧、全面安排的方針,調動一切積極力量,建設社會主義。《報告》還提出,要使黨中央抓綱治國的戰略決策,三年內大見成效。並把這些工作繼續納入階級鬥爭為綱的軌道。

二、葉劍英在黨的十一大作的《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 ,分8個部分:
(1)關於高舉和捍衛毛主席的偉大旗幟;(2)關於黨的性質和指導思想;(3)關於黨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納和黨的基本任務;(4)關於“三要三不要”的基本原則;(5)關於黨的民主集中制;(6)關於黨的幹部路線;(7)關於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8)關於對黨員和黨的基層組織的要求。
《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只有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才能保持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性質。還指出,“在本世紀內,黨要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把中國建設成為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這是黨的重要任務。《報告》要求全黨,堅持民主集中制,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等。這些,對黨和國家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這個報告在某些方面也沿襲了“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等錯誤提法。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和華國鋒錯誤的影響,提交大會的新黨章,雖然對“十大”黨章作了不少修改,但未能從根本上否定黨的九大和十大黨章中的“左”傾錯誤。在關於黨的性質、毛澤東思想的提法上都沿襲了“九大”黨章的錯誤規定。關於“文化大革命”,在“十一大”黨章總綱中,仍認為是“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的政治大革命”。

歷史意義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葉劍英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高舉毛主席的偉大旗幟、堅持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大會,是堅持 馬克思主義、堅持團結、堅持光明正大的大會,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這次代表大會鞏固和擴大了第十一次路線鬥爭的勝利成果,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必將成為實現抓綱治國的戰略決策,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重要保證。
這次大會將作為全面地、正確地貫徹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恢復和發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 作風,把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的大會,而載入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史冊。
黨的十一大是在粉碎“ 四人幫”後召開的第一次黨的代表大會,大會總結了揭批“四人幫”的初步成果,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結束,提出了到本世紀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在為動員全黨完成這個歷史任務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十一大”通過的政治報告沒有能夠糾正“ 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政策和口號,反而加以肯定,這就起了嚴重阻礙撥亂反正的消極作用。因而,從根本上說,黨的十一大未能從理論和黨的指導方針上完成撥亂反正的 任務

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

屆次 時間 地點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 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1982年9月1日至11日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1969年4月1日至24日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北京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延安楊家嶺
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蘇聯莫斯科
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武漢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上海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廣州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上海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上海→南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