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價格改革

中國價格改革

中國價格改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以後,改革高度集中的價格管理體制和不合理的價格體系的全部活動。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中處於關鍵位置。

中國價格改革

正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以後,改革高度集中的價格管理體制和不合理的價格體系的全部活動。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中處於關鍵位置。
改革目標 逐步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的價格形成機制和價格運行機制。逐步實現關係國計民生的少數重要商品和勞務價格由國家管理,其他一般商品和勞務價格由市場調節的價格管理制度。
改革前的狀況 從1957年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到1978年,中國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價格管理體制,許多商品的價格長期處於不合理狀態,價格沒有發揮其調節國民經濟的槓桿作用,特別是在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間,政府不得不在一段時間內採取凍結物價的措施,價格體系不合理的狀況更為嚴重。
在此期間,價格體系與價格管理體制不合理的表現最為突出的是:①不同商品之間的比價不合理,如糧食、煤炭等基礎產品的價格長期偏低;②同類商品的差價不合理,如質量差價沒有拉開,季節差價價被取消,有些購銷差價偏緊,地區差價過小;③第三產業部分行業收費偏低,如理髮收費和公共汽車、電車票價偏低;④價格管理許可權絕大部分集中在政府手裡,企業沒有定價權。
改革進程 初始階段(1979~1984年10月) 以國家調整價格為主,逐步放開一些商品價格的管理許可權。重大政策措施有:①1979年,糧食統購價格提高20%,超購部分在這個基礎上加價50%,其他主要農產品收購價格也適當提高。糧、棉、油等主要農產品收購價格大幅度提高,銷售價格沒有變動。雖然增大了國家的價格補貼,但價格剪刀差明顯縮小,增加了農民收入,對農業增產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對八類副食品(豬肉、牛肉、羊肉、禽類、鮮蛋、牛奶、水產品、蔬菜)在提高收購價格之後,適當提高了銷售價格。②1981年提高了菸酒價格。③1982年放開了工業品中 100種小商品價格,以後逐年擴大放開的品種範圍。④1983年提高棉布價格,同時降低了滌棉布和部分輕工業品的價格。調價之後,解決了滌棉布大量積壓的問題,促進了紡織工業的協調發展。
展開階段(1984年10月~1988年9月) 以放開價格管理許可權為主,同時繼續對由國家管理的價格進行若干調整。重大政策措施有:①1985年,對糧食、棉花、食用植物油及油料實行按比例價收購(在收購糧食總量當中,30%按原統購價,70%按原超購加價,兩者綜合平均即為比例價),取消超購加價,同時實行契約定購和契約定購價格,取消統購制度和統購價格;除少數重要農產品和少數經濟作物由國家定價外,其他農產品價格放開,實行市場調節;提高城市主要副食品銷價,各地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城市居民以適當補貼;提高返銷給農村的糧食價格,把購銷價格倒掛改為購銷同價,向理順糧食銷價前進了一步;放開了生產資料計畫外部分的價格,許多工業生產資料形成了計畫內平價、計畫外議價的價格雙軌制,由於供不應求,計畫外議價上漲過多,1987年對生產資料計畫外部分的議價實行了最高限價。②1986年,全部放開了小商品的價格,並放開了腳踏車收錄機電冰櫃洗衣機黑白電視機中長纖維布和80支以上棉紗製品的價格。③1988年,提高糧食、油料的收購價格和原油等重工業品的出廠價格;提高肉、蛋、糖、茶四類副食品價格,各地根據不同情況,給職工發放適當的補貼;放開名煙、名酒價格。
深化階段(1988年9月以後) 在國民經濟治理整頓深化改革的過程中,通貨膨脹受到明顯抑制,物價上漲幅度回縮,市場銷售疲軟,改革進入深化階段,重大改革措施有:①1989年,提高糧、棉、油的收購價格;大部分進口商品的國內交貨價格,從按國內價格作價改為按進口成本作價,即按代理作價。②1990年,提高鐵路、水運和公路的貨物運價,加上1989年冬季提高鐵路、水運和航空客運票價,增加建設資金100多億元,支援了鐵路建設;對近40年未動的郵政資費作了適當調整;較大幅度地提高煤炭、原油、有色金屬和部分鋼材的出廠價格和民用燃料的銷售價格;部分城市提高了自來水、牛奶價格和公共運輸票價;把橡膠、炭黑的計畫內外“雙軌制”價格合併為“單軌制”價格。
改革成就 價格管理體制發生根本轉變 高度集中的價格管理體制經過改革,已形成較為靈活的、多種價格形式並存的格局。國家定價部分顯著縮小,國家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部分相應擴大。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1978年,國家定價占97%,市場價格占3%;到1990年,國家定價占30%,國家指導價占25%,市場調節價占45%,明顯地改變了過分集中的價格管理體制格局,擴大了市場在價格形成中的作用。
針對傳統的國內市場價格脫離國際市場價格的作法,進出口商品價格管理體制也作了很大改革。1990年除少數幾種商品外,占進口商品用匯總額90%左右的商品實行了代理作價,即根據進口價加應納稅金和進口代理手續費等作為國內口岸外貿交貨價格。糧食、石油等少數大宗出口商品按照國家定價收購,多數出口商品則執行國家指導價與市場調節價。從而促進了對外貿易的大幅度增長。
價格體系得到明顯改善 ①農產品收購價格1990年比 1978年提高 1.74倍,其中農民出售糧食的價格上升2.25倍。糧價同其他農產品價格比價關係趨向合理。同期農村工業品零售價格上升72%,以農村工業品零售價格指數為100的工農業產品綜合比價指數為159,即用同樣數量的農產品,1990年比1978年可以多交換到59%的工業品,年平均遞增4%,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迅速縮小。

中國價格改革中國價格改革
② 工業品出廠價格的變動的情況。1990年與1978年相比,採掘工業品價格提高1.5倍,原材料工業品價格提高1.3倍,加工工業品價格上升94%。這種價格上升的梯形格局,使長期以來基礎工業產品價格偏低、加工工業產品價格偏高的狀況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有利於基礎工業的發展。
③ 消費品零售價格變動的情況。全國零售物價總指數1990年比1978年上漲107.7%,其中消費品零售物價指數上升109.4%,平均每年遞增約為6.3%,低於同一時期工農業貨幣收入平均每年遞增的幅度。隨著生產的發展,原來價格較高的化纖、電子等新技術產品及許多耐用消費品價格相對或絕對地降低,而長期偏低的食品價格上升。
此外,對價格構成因素也進行了改革,如實行資源有償占用制,基本建設投資撥款改貸款等,使多年成本計算不全的狀況得到了改善。
改革的作用和意義 中國的價格改革是馬克思主義價格理論與中國的改革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改革使市場機制和價值規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調節作用,從而為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提供了有利條件。改革使價格逐步趨向合理,在一定程度上起著調節生產、流通和消費,調節投資方向、資源配置和促進技術進步的作用。
價格改革配合整個經濟體制的改革,促進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改革以來,市場日益活躍和繁榮,實行多年的憑票證供應的商品品種和範圍大為減少,長期短缺的消費品絕大多數敞開供應,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1979~1990年,國民收入年平均遞增幅度為 8.4%;居民消費水平扣除物價因素的年平均遞增幅度為 6.3%,均顯著高於1953~1978年的年增長幅度。
價格改革有利於改善不合理的經濟結構。以農輕重為例,農業基本保持了原有比重,主要生產中間產品的重工業比重縮小,主要生產最終產品的輕工業比重擴大。在各產業的比例中,第一產業基本維持原狀,第二產業下降,第三產業上升。
改革遇到的困難 中國價格改革遇到的困難主要是:① 通貨膨脹。1984年第四季度開始,由於經濟過熱,導致1985~1988年的通貨膨脹,貨幣超經濟發行,引起物價大幅度上漲,1988年全國零售物價總指數上漲幅度達到18.5%,進而導致價格總水平大幅度上漲。通貨膨脹的加劇造成經濟秩序的紊亂,1988年 8月出現擠兌存款、搶購商品的風潮。政府於同年9月作出決定,嚴格控制物價上漲,對部分已經放開的商品價格採取控制措施。經過1989、1990年的治理整頓,1990年全國零售物價總指數上升幅度回縮到 2.1%。但是引起總量失衡的深層次問題尚需進一步解決。
② 市場發育程度低。1985年以來,在放開價格過程中,由於市場發育程度低,對市場物價間接調控手段的建設及法治建設沒有跟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妨礙價格保持相對穩定和發揮有利於經濟發展的調節作用。特別是部分緊俏出口農產品和工業原料價格幾度暴漲、暴跌,影響了農業和工業生產的穩定發展。
③ 企業經濟效益降低。1985年以來,企業經濟效益下降幅度很大。國營工業企業1990年資金利稅率為12.4%,資金利潤率為3.2%,比1984年分別下降11.8個百分點和11.6個百分點。理順價格,提高偏低的基礎產品價格以及提高偏低的生活必需品價格,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企業消化,企業對價格改革的承受能力下降,效益低,迴旋餘地就很小,成為價格改革的難點。
④ 新的企業機制仍不健全。新的價格機制要求企業能夠優勝劣汰,這樣才能使價格改革順利實施。由於企業還沒有建立起真正的自負盈虧的機制以及職工的社會保險制度,使企業“關、停”受到阻礙,影響價格改革的深化。
⑤ 地區和企業的利益強化。財政分灶吃飯、企業承包、部門承包,形成新的利益格局,成為深化價格改革的障礙。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