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樣,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我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龍抬頭(二月二)、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清明節(陽曆4月5日前後)、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七月半(農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九)、冬至節(陽曆12月21~23日)、歲除(年尾最後一天) 等。自2008起,國家法定節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

另:二十四節氣當中,也有個別既是節氣也是節日。如:清明、冬至等,這些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此外,中國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曆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

基本信息

節期簡述

在中國歷史上,曾誕生過許多節日,有的留存至今,有的半路“走失”。古代曆法變動極大,前後共出現過102個歷,有些“傳統節日”的古今具體日期其實並不相同。

月日相同(農曆):元日(一月一) 青龍節(二月二) 上巳節(三月三) 端午節(五月五)曬霉節(六月六) 七夕(七月七) 重陽節(九月九)

月中: 上元節(一月十五)中元節(七月十五) 中秋節(八月十五)下元節(十月十五)

月首月尾:元日(一月一) 送窮節(一月晦日) 祭祖(十月一日) 除夕(十二月晦日)

外來節日: 浴佛節(四月八日) 臘八節(十二月八日)

節日名稱 節日時間
春節 正月初一
元宵節(上元節) 正月十五
土地誕(龍抬頭) 二月初二
上巳節 三月初三
寒食節 清明節前一天
清明節 4月5日前後
端午節 五月初五
七夕節 七月初七
中元節 七月十五
中秋節 八月十五
重陽節 九月初九
下元節 十月十五
臘八節 臘月初八
冬至節 12月22日前後
祭灶節 臘月廿三或廿四
除夕 臘月廿九或三十

歷史淵源

形成

中國傳統節日中國傳統節日

節日的起源和傳承發展,是人類社會”逐漸形成,逐漸完善的文化過程“,是人類文明進化發展得產物。古老傳統節日的形成與上古原始信仰、感德祭祀以及天文曆法等內容有關,多數節日形成於古人擇吉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的活動。許多傳統節日曾入國家“祀典”。在歷史演變中,由於曆法的變動,有些節日在日期上有所改動。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是構成文明國家的基本框架。

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承載著信仰、祭祀、天文、地理、物候、術數、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上古社會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蘊含著禮樂文明的深邃文化內涵。大部分傳統節日形成於上古時代,先秦時期由於南北風俗各異,各地的風俗尚未融合普及,很多古已有之的節俗活動在中原文獻鮮有記載。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有現存文獻記錄的傳統節日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在先秦時期,一年中劃分得二十四個節氣,已齊備完成,後來有些傳統節日,也與這些節氣密切相關,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每箇中華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的來源之處與形成的必要條件。

發展

中國傳統節日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民豐富的社會文化生活,也積澱著博大精深的中國歷史文化內涵。 大部分節日習俗在上古時代,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經過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民俗節日來自於原始信仰以及日常生活的需要,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祭祀有關。有些節日據傳說是上古人物的生日,應為附會,因上古不慶生,恐遭人厭勝,真實誕日情況絕不泄露。每個傳統節日有每個節日的活動載體,諸如綜合性的廟會、燈會,單項的舞獅、踩高蹺、盪鞦韆、劃龍船、登高等。

在傳承發展中有些節日被吸收融合,如“七月半”豐收秋嘗祭祖被教吸收演變為“中元節”。這些節日歷史發展中承載了豐富的文化與內涵。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里,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

到漢代,南北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互相融合,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普及到各地,人們常說這些節日習俗普及於漢代。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也是南北風俗融合時期。

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嚴肅的氣氛中轉為娛樂禮儀型。唐代是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定型的重要時期。從此,節日變得豐富多彩,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並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

傳承

在綿延不斷的時間流動中,古人們設立了一個個的節點,這些日子叫作節日。節日是人們為了適應生產生活需要而創造的民俗文化。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傳頌,使中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浪漫。在歷史發展演變中,也有一些傳統節日被附會上“避瘟”、“避惡”等沉重色彩的故事傳說作為節日“起源”,經實際考察,這些故事傳說遠遠晚於節日誕生,是後世建構出來的。附會的這些“避瘟避惡”故事與節日內涵衝突,無形中對節日文化內涵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無助於傳統節日傳承與弘揚。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節日介紹

從中國七大傳統節日logo新聞發布會上, 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中國七大傳統節日logo正式發布。這是中國文化促進會節慶中國協作會發起的,將七大傳統節日連起來打包申遺的行動之一。已經延續上數千年的中國傳統節日,積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但由於沒有形象logo系統,在現代社會不利於傳統節日文化的推廣和傳播。

中國七大傳統節日形象logo的出爐將有利於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走向世界。同時,《傳統節日形象logo管理辦法》也即日擬定,根據《傳統節日形象logo管理辦法》要求,中國文化促進會擁有此次徵集評定的傳統節日形象logo著作權,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使用傳統節日形象logo時,應確保合法使用。

春節

•參見主詞條:春節

春節即夏曆(農曆)新年

時間:狹義農曆正月初一,廣義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英文:Chinese New Year

古稱: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歲旦、歲首、歲朝、新正、首祚、三元(“正”即正月之“正”)

俗稱“過大年”

春節簡介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春節從起源上來看,是由遠古時代的歲首祭祀活動演變來的。最初的歲首是指“立春”。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起源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一般認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一般認為春節起源於上古時代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

夏商時代產生的夏曆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現稱朔望月,即後所述“陰月”)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朔日)為月首,同時以冬至點回歸運動的周期(現稱回歸年或太陽年,即後所述“陽年”)為年,並設閏月調整陰月陽年。以正月朔日的子時(夜半)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歲末年初要進行舊一年豐收的慶祝和新一年好收成的祈禱,於是產生一系列祭神、祭祖、慶祝、祈禱等活動。

傳說夏在寅月(今農曆正月),商在丑月(今農曆十二月),周在子月(今農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月),秦在亥月(今農曆十月),到西漢才又恢復夏正,定寅月(今農曆正月)為歲首,一直沿用至今。

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元日、新正等,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其實指導農時的是夏曆的陽曆部分-二十四節氣),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農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紀年不用公元紀年法而用民國紀年法)。到新中國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才正式把夏曆(農曆)新年定為“春節”,因而至今仍有許多人將過春節叫過年。

古時個別時期春節曾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後來改為夏曆正月初一(即農曆正月初一),被視為農曆年的開始,即為歲首。

相關傳說

童話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 "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百姓。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

適用地區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加蘊味無窮。

習俗

守歲放鞭炮 貼春聯 拜年 吃餃子 吃香腸,臘肉 看春晚(近年來才有)

民謠

臘七 臘八 粥兒甜 除塵去舊迎新年
二十三 到小年 糖瓜祭在灶王前
二十四 祖院祀 拜早年用香錢
二十五 貼大福 福到門前敬聖賢
二十六 貼春聯 春聯祝賀幸福年
二十七 備新衣 新衣正裝祿壽齊
二十八 貼窗花 寓義吉祥大家發
二十九桌上有 糕點素果心意久
舊年三十侯新年 守歲餃子盛滿盤
新年首日大初一 “一元初始”建佳期~

有關詩句

田家元旦-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 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 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 共說此年豐

元日(玉樓春)-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 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 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 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 只與東君偏故舊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旦試筆(選一)-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 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牆鏇打娛賓酒 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 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 吹到東溟月上時

丁卯元日-錢謙益
一樽歲酒拜庭除 稚子牽衣慰屏居
奉母猶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夢維魚
釣簾欲迎新巢燕 滌硯還疏舊著書
鏇了比鄰雞黍局 並無塵事到吾廬

甲午元旦-孔尚任
蕭疏白髮不盈顛 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乾消夜酒 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 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歡笑拜新年

《賣痴呆詞》-(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
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
雲有痴呆召人賣。

《除夜》-(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
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
又將憔悴見春風。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明)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
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
世情嫌簡不嫌虛。

己酉新正-(明)葉顒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癸已除夕偶成-(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
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
一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
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閒一月,
閨中針線歲前多。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岩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春節-江南靖士
暫解城區煙火禁,
兆豐雪霽在年前。
街街飾彩家家撣,
掃盡桃符換對聯。

元宵節

•參見主詞條:元宵節

元宵節元宵節

時間:農曆正月十五

英文:Lantern Festival

是中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因此又稱“上元節”,即農曆正月十五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習俗

由於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去百病、舞龍、賞花燈、舞獅子等風俗。

演變

中國古代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係,正月十五,人們迎來了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漢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後來古人把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稱“下元”。最遲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舉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視。到後來,中元、下元的慶典逐漸廢除,而上元經久不衰。

龍抬頭

•參見主詞條:龍抬頭

二月二龍抬頭(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民間傳統節日。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

社日節

•參見主詞條:社日節(土地誕)

(南方為“ 土地誕”,北方為“青龍節”)

社日分為春社和秋社,春社按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推算,一般在二月初二前後,秋社按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約新谷登場的八月。

春社:

春社春社

中國歷史上的相當長一段時期,其社會形態是典型的傳統農業社會。在這樣的社會形態下,人們對土地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愛重之,必然神化之,因此土地很早就是人們的祭祀對象,稱作"社";而重點祭祀的那個日子,就是"社日"。

社字從示從土,"土"是土地,"示"表示祭祀,那么,社就是祭土地。早先的土地神只是神靈,後來逐漸人格化,叫社會,俗稱土地爺,而且有配偶神(社母,俗稱土地奶奶)。有時,土地神與穀神合祀,這就是古代所謂的社稷了。春、秋二社相比來看,春社的活動更多一些。春社按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推算,一般在二月初二前後,而二月二相傳又是土地神的誕辰,所以這一天的享祀也就格外隆重。袁景瀾《吳郡歲華紀勝》記蘇州此俗說:二月二日為土神誕日,城中廟宇各有專祠,牲樂以酬。鄉村土穀神祠,農民亦家具壺漿以祝,神厘俗稱田公、田婆,古稱社公、社母。社公不食宿水,故社日必有雨,曰社公雨。醵錢作會,曰社錢。疊鼓祈年,曰社鼓。飲酒治聾,曰社酒。以肉雜調和飯,曰社飯。……田事將興,特祀社以祈農祥。

古代享祀土地神的日子叫社日,一般春秋各一,後來則間或有四時致祭的。宋人邱光庭《兼明錄》等書稱:社日一般用戊日,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為春社,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為秋社,大體在春分或秋分前後。漢代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則有春、秋二社。春、秋二社祀神的功能有所分別,即所謂春祈秋報。春社主要是祈求土地神保佑農業豐收,秋社則以收穫報答感謝神明。二月二日為土神誕日,城中廟宇各有專祠,牲樂以酬。鄉村土穀神祠,農民亦家具壺漿以祝,神厘俗稱田公、田婆,古稱社公、社母。社公不食宿水,故社日必有雨,曰社公雨。醵錢作會,曰社錢。疊鼓祈年,曰社鼓。飲酒治聾,曰社酒。以肉雜調和飯,曰社飯。……田事將興,特祀社以祈農祥。北方地區習俗------引龍、除蟲、薰蟲、剃龍頭(理髮剃頭)、食俗、嫁女住春、禁忌(忌動針線、忌擔水、忌洗衣、忌磨麵)南方地區習俗------祭社(主要活動是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借敬神、娛神而娛人)。

秋社:

秋社秋社

據傳始於漢代,後世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古代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祀神報謝。宋時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後世,秋社漸微,其內容多與中元節(七月半)合併。唐韓偓《不見》詩:“此身願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秋社》:“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齎送。貴戚、宮院以豬羊肉、腰子、你房、肚肺、鴨、餅瓜姜之屬,切作棋子、片樣,滋味調和,鋪於板上,謂之“社飯”,請客供養。人家婦女皆歸外家,晚歸,即外公妻舅皆以新葫蘆兒、棗兒為遺,俗雲宜良外甥。市學先生預斂諸生錢作社會......歸時各攜花籃、果實,食物、社糕而散。春社、重午、重九,亦是如此。”宋吳自枚《夢粱錄·八月》:“秋社日,朝廷及州縣差官祭社稷於壇,蓋春祈而秋報也。”清顧祿《清嘉錄·七月·齋田頭》:“中元,農家祀田神,各具粉團、雞黍、瓜蔬之屬,于田間十字路口再拜而祝,謂之齋田頭。案:韓昌黎詩:‘共向田頭樂社神。’又雲‘願為同社人,雞豚宴春秋。’......則是今之七月十五日之祀,猶古之秋社耳。”

相關詩句:

春社-(宋)梅堯臣
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
樹下賽田鼓,壇邊伺肉鴉。
春醪酒共飲,野老暮相嘩。
燕子何時至,長皋點翅斜。

春社-(宋)陸游
桑眼初開麥正青,勃姑聲里雨冥冥。
今朝有喜君知否,到處人家醉不醒。
社肉如林社酒濃,鄉鄰羅拜祝年豐。
太平氣象吾能說,盡在冬冬社鼓中。
柴門西畔枕陂塘,社雨新添一尺強。
台省諸公方袞袞,故應分喜到耕桑。
太平處處是優場,社日兒童喜欲狂。
且看參軍喚蒼鶻,京都新禁舞齋郎。

秋社-(宋)陸游
雨余殘日照庭槐,社鼓咚咚賽廟回。
又見神盤分肉至,不堪沙雁帶寒來。
書固忌作閒終日,酒為治聾醉一杯。
記取鏡湖無限景,苹花零落蓼花開。

生查子·秋社-(宋)吳文英
當樓月半奩,曾買菱花處。
愁影背闌乾,素髮殘風露。
神前雞酒盟,歌斷秋香戶。
泥落畫梁空,夢想青春語。

寒食節

•參見主詞條:寒食節

時間:清明節前一天

舊俗中的一個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一種說法是清明前兩天)(現大多和清明寒食一起過的習俗)。

來源

寒食節寒食節

寒食節歷史悠久,是古代流行北方的傳統節日,寒食節習俗有寒食、禁火、祭祖。由於北方寒冷,春三月氣溫上升正值改火的時節。寒食節源於遠古的改火舊習。 後附會以介子推的故事。傳說春秋時已出亡多年的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封賞隨其逃亡的臣子,唯獨漏掉了介子推。晉文公得知後欲加封賞,尋至綿山,找不到他,便想燒山逼他出來。但介子推不願當官,堅持不出,結果母子二人俱被燒死。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綿山改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並把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全國禁動煙火,只吃冷食。

相關詩句:

《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途中寒食》
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上冢》
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
朝作輕寒暮作陰,
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
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
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
寒食年年愴客心。

《寒食》
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
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
不獨明朝為子推。

《寒食日獻郡守》
伍唐珪
入門堪笑復堪憐,
三徑苔荒一釣船。
慚愧四鄰教斷火,
不知廚里久無煙。

《寒食日獻郡守》
張友正
入門堪笑復堪憐,
三徑苔荒一釣船。
慚愧四鄰教斷火,
不知廚里久無煙。

《寒食帖》

蘇軾

又名《黃州寒食詩帖》或《黃州寒食帖》。

一曰: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

二曰: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清明節

•參見主詞條:清明節

(時間):節氣清明當日,公曆(陽曆)四月五日前後

釋義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掃墓祭祖的日子,清明節源於上古春祭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

習俗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

清明節詩詞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明)王磐問
西樓禁菸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端午節

•參見主詞條:端午節

端午節端午節

時間:農曆五月初五

英語:Dragon Boat Festival

又名:龍舟節

釋義

農曆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端午”又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古越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端午節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記載,並非為紀念屈原而設立的節日,但是端午節之後的一些習俗受到屈原的影響。唐天寶年間,為加強社會控制,唐玄宗下令將諸祠廟增入祀典,屈原被封為昭靈侯,正式享受官家煙火,每年春秋各一次。五代十國時,官祭屈原的時間始設在端午,宋代封屈原為忠潔侯,到明太祖朱元璋時,聖諭“歲以五月五日”致祭屈原。 在皇權不斷的鼓勵下,屈原影響力漸次壓倒伍子胥、曹娥等,成為端午代表,而此前種種民俗,自然也就都與屈原有了關聯。

傳說

朱宣鹹中國畫《端午佳節》朱宣鹹中國畫《端午佳節》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著名愛國詩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將屈原和端午節聯繫起來的,是南北朝時南梁吳均的《續齊諧記》,此時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

習俗

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艾葉菖蒲榕枝: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榕枝,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競渡之習,盛行於南方沿海一帶。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代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香港有競渡,英國人也有仿效中國人作法,組織鬼佬隊,進行競賽活動。

端午節端午節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 :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相關詩詞

五月五日 (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和端午(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己酉端午(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觀競渡(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午日處州禁競渡(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五日·選一(陳子龍)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雲靜不收。
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游。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五絲 (唐·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競渡詩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乙卯重五詩 (南宋·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浣溪沙(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菩薩蠻 (宋·陳與義)
包中香黍分邊角。
彩絲剪就交絨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義重。
對景承歡寵。
何日玩山家。
葵蒿三四花。

漁家傲(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
綠楊帶雨垂垂重。
五色新絲纏角粽。
金盤送。
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
菖蒲酒美清尊共。
葉里黃驪時一弄。
猶松等閒驚破紗窗夢。

端午(江南靖士)
浴蘭包粽念忠臣,
千古不亡湘水身。
當日楚王憎逆耳,
隨將一國殉靈均。

端午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七夕節

•參見主詞條:七夕節

時間:農曆七月初七

來源

七夕節七夕節

七夕由來於古代天象崇拜,中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鵲橋相會。七夕節又名乞巧節,所謂乞巧,即在月光對著織女星用彩線穿針,如能穿過七枚大小不同的針眼,就算很“巧”了。農諺上說“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鐮割好稻。”這又是磨鐮刀準備收割早稻的時候。

習俗

婦女於七夕夜向織女星穿針乞巧等風俗,受西方國家的影響,中國越來越多的情侶把那天視為中國情人節。

中秋節

•參見主詞條:中秋節

中秋節中秋節

時間:農曆八月十五

英文:the mid-autumn festival

來源

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豐收祭月活動。“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 據傳說,元朝末年,廣大人民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統治,把發起暴動的日期寫在紙條上,放在月餅餡子裡,以便互相秘密傳遞,號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義。終於在這一天爆發了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推翻了腐朽透頂的元朝統治。此後,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就更加廣泛地流傳開來。

習俗

中秋夜,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徵,人們會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特別是月餅,邊吃月餅等邊在庭院賞月。

相關詩詞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唐]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軿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颭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鳴露草。
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台客。

[宋]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陳志歲 《京華中秋望月寄台灣哲友》(雙摺腰格)
東家策賞景山巔,露里呼儔坐小筵。
臨風迭起賡唐句,隔海遙聞詠漢篇。
兩岸人看中國月,千邦友仰北京天。
此夜明台應久話,清空萬里共嬋娟。
注釋:
1.策賞:籌劃物賞。
2.千邦使:中國各建交國使節。

重陽節

•參見主詞條:重陽節

重陽節重陽節

時間:農曆九月初九

釋義

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為農曆九月九日,是傳統的節日,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形成於上古九月農作物秋收祭天帝、祭祖的活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插茱萸、賞菊花。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演變

陰曆的九月九日,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同時也是中國的敬老節。在1989年,中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習俗

每到重陽,人們就會想起王維寫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自古以來,重陽節就是人們敬老愛老、思念雙親、渴望團圓的日子。具體習俗如下所列:

重陽節重陽節

①、登高

②、吃重陽糕

③、賞菊並飲菊花酒

④、插茱萸和簪菊花

⑤、喝重陽酒

不過呢歷史上也有農曆七月十三為敬老節的說法,但於1989年時修改為九月九日。

時間:農曆九月初九日。

冬至

•參見主詞條:冬至

時間:陽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

冬至冬至

在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古人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冬至節源於一陽生的天象物候特點舉行祭祖活動。《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的重視。

習俗

在中國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後,太陽又逐漸北移。

在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風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為年節食品。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與冬至有關的詩詞:

與冬至有著密切關係的是在北京流傳了幾百年的《九九歌》。從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備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除夕

•參見主詞條:除夕

各大傳統節日標誌各大傳統節日標誌

時間:農曆一年最後一天,即十二月廿九或三十,當年十二月是

小月則在廿九,逢大月則在三十。

釋義

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叫除夕。“除”,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夕”字的本義原是“日暮”,引申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舊歲到此而除,明日另換新歲”的意思,即“除舊布新”。

起源

除夕,最早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傳《呂氏春秋·季冬記》中說: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擊鼓的方式來驅除“疫癘之鬼”,來年才會無病無災。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風土記》等史籍。

別稱

新年圖片新年圖片

“除夕”在古時有“除夜、逐除、歲除、大除、大盡、年終”等別稱。稱呼雖多,但總不外乎送舊迎新、祛病消災的意思。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國及其他漢文化圈地區的農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這一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

英文: Chinese New Year's Eve(直譯:中國新年前夕),又稱Lunar New Year's Eve(直譯:陰曆新年前夕)。

習俗

北方人風俗大致一致,過年包餃子、蒸饃等等;而南方各地則風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湯圓、吃米飯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著諸多不同的過年風俗。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王安石《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夢粱錄》卷六:“十二月盡,俗雲‘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間,去塵穢,淨庭戶,換鬥神,掛鍾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則備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歲之安。”《萬曆嘉興府志》:“臘月,鄉人以朱墨塗面,跳舞於市,行古儺禮。除夕,易鬥神、桃符、春帖,井(石畏)皆封,爆竹、燔紫,設酒果聚歡,鑼鼓徹夜,謂之守歲。”除夕守歲,始自南北朝。(梁)徐君倩《共內人夜坐守歲》詩:“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覓楊梅。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除夕之夜,尚有“辭歲”,置、送“壓歲錢”之習俗。《燕京歲時記》:“凡除夕,蟒袍補褂走竭親友者,謂之辭歲。家人叩竭尊長,亦曰辭歲。新婚者必至岳家辭歲,否則為不恭。”“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圓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少數地方風俗不同,比如貴州,桌上的魚不是不能吃的,是要剩下一些,寓意“年年有餘”)除夕的高潮是年飯後長輩發“壓歲錢”。接著就是張貼春聯和鬥神,並關上大門。到初一的早上才開門“接財神”,接下來就是全家人守歲。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鬥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

節日列表

農曆正月

以下節日未特定說明皆按農曆(又稱夏曆、陰曆)來算:

1.

正月初一, 春節,雞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誕辰,佛教中彌勒佛誕辰,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

2.

正月初二,犬日

3.

正月初三,豬日,小年期

4.

正月初四,羊日,孫天醫(孫思邈)誕辰

5.

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開市,神話中五路財神誕辰

6.

正月初六,馬日,送窮日

7.

正月初七,人日,又稱人勝節,送火神

8.

正月初八,穀日,道教中閻王爺誕辰,八仙日

9.

正月初九,天日,道教中玉皇大帝誕辰

10.

正月初十,地日,石頭生日(祭石頭)

11.

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婦日,炒黃豆(老鼠眼),點百火,丟百病

12.

正月十三,上(試)燈日,關公升天日

13.

正月十五 ,元宵節,正燈日,道教上元節,是天官堯的誕辰

14.

正月十八,落燈日

15.

正月二十,天穿節,天穿節又叫補天節,“小天倉”,源於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這一節日又與“雨水”節氣相關。立春後的節氣是“雨水”。古人認為,是日“天一生水”,應節則下雨,故謂之“天穿”。神話與節令像融合,就形成了天穿節這一民俗節日傳統。天穿節的主要習俗:煎餅“補天穿”、天穿射、亂飯扎針。

16.

正月二十五,天倉節(填倉節),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穀倉。

農曆二月

1.

二月初一,中和節,太陽生日

2.

二月初二 ,春龍節, 又叫龍抬頭、 青龍節 ,佛教中濟公菩薩生日

3.

二月初三,神話中文昌帝君誕辰

4.

二月十二,花朝節(一說二月十五),又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

5.

二月十五 ,道教中九天玄女娘娘誕辰,道教中太上老君、精忠岳王誕辰

6.

二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誕辰

7.

二月二十一,佛教中普賢菩薩誕辰

8.

冬至後一百零五天,清明節的前一天 ,寒食節,農曆日期不固定(見清明)

9.

清明,24節氣之一,農曆日期不固定,通常在二月後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內

農曆三月

1.

三月初三 ,上巳節 ,姑娘回娘家,黃帝的誕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誕辰,神話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

2.

三月十五,神話中趙公明元帥誕辰,道教中泰山老母誕辰

農曆四月

1.

四月初一,祭雹神

2.

四月初四,佛教中文殊菩薩誕辰

3.

四月初八 ,浴佛節(龍華會),佛教中釋迦牟尼誕辰

4.

四月十二,道教中蛇王誕辰

5.

四月十四,道教中神仙生日(呂洞賓誕辰)

6.

四月十八,神醫華佗誕辰

7.

四月二十八,藥王(神農)誕辰

農曆五月

1.

五月初五, 端午節

2.

五月十三,雨節

農曆六月

1.

六月初一,半年節(過半年)

2.

六月初六,曬衣節, 曬伏節“六月六,曬紅綠。” “姑姑節”“六月六,請姑姑”。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祭祀山神。

3.

六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得道

4.

六月二十四,關公誕辰,神話中雷神誕辰,荷花生日

農曆七月

1.

七月初一,祭祀海神

2.

七月初七, 習稱七夕、七月七、乞巧節

3.

七月十五 ,是地官舜的誕辰,佛教的盂蘭盆節,有盂蘭盆會傳世,儒家俗稱鬼節,道教稱中元節

4.

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誕辰

5.

七月二十,棉花生日

6.

七月二十三,諸葛武侯誕辰

7.

七月三十 ,佛教中地藏王菩薩誕辰(地藏節)

農曆八月

1.

八月初一,天醫節

2.

八月初三,道都中灶君生日

3.

八月初八,神話中瑤池大會

4.

八月十五 ,中秋節

5.

八月二十,水稻生日

6.

八月二十七,孔夫子誕辰

農曆九月

1.九月初九 ,重陽……

2,九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出家。

農曆十月

1,十月初一 ,十月朝,寒衣節,又稱祭祖節,也是儒家鬼節之……

2.十月十五 ,道教下元節 ,水官禹的誕辰。

農曆十一月

1,冬至,故又稱日南至,亞歲(僅次於新年),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被用來確定月序和閏月的節氣,冬至在十一月(子月)月內(即最早十一月初一,最遲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是制定閏月的大前提。因節氣和公曆都是陽曆屬性,所以節氣公曆日期反而相對固定,冬至常在公曆(陽曆)12月22日前後。

農曆臘月

1,十二月初八 ,臘八節 ,佛教中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2,十二月二十三 祭灶節,祀灶日,俗稱“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

3,十二月二十四 掃塵。

4,十二月二十五,道都中接玉……

5,,十二月的最後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民間稱年三十、大年三十 ,封井(祭井神),貼春聯,迎財神,吃年夜飯,守歲。

其它節日

“半年節” 有六月十五日的、六月十四的、六月六的、六月五日的、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說。

觀音誕: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觀音菩薩的信仰已經超出了佛教的範圍,是一種文化,是一種願望。

媽祖聖誕: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三日為媽祖的誕辰日。

開息門:七月初一日,俗稱開息門。

填倉節:中國漢族民間傳統祭祀節日,在農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倉節、天倉節,是祭祀倉神的節日。

聖賢的誕辰日:

關帝誕:六月廿四

至聖先師孔子誕:八月二十七

倉頡至聖先師誕 :三月廿八

魯班公誕:六月十三(五月初七)

伏羲誕辰:五月十三

炎帝神農誕:四月二十六

黃帝誕辰:三月初三

諸葛孔明誕辰:七月二十三

孟子誕辰:四月初二

岳飛誕辰:二月十五

老子誕辰:二月十五

釋迦佛陀誕辰:四月初八

屈原誕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誕辰:二月初八

附 錄

節日中英對照

1. 春節(農曆一月一日) 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s Day

2.元宵節(農曆一月十五日) Lantern Festival(龍燈節直譯)

3.清明節(公曆4月5日前後,農曆二月後半月至三月上半月間) Tomb-Sweeping Day

4.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Dragon Boat Festival(龍舟節直譯)

5.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 Mid-Autumn (Moon)Festival

6.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 Double-ninth Day(重九節直譯)

7.除夕(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New Year's Eve(新年前夜)

活動中英對照

過春節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春聯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剪紙 paper-cuts

年畫 new year paintings

買年貨 do shopping for the spring festival;do spring festival shopping

敬酒 propose a toast

燈籠 lantern

煙花 fireworks

爆竹 firecrackers (people scare off evil spirits and ghosts with the loud pop.)

紅包 red packets (cash wrapped up in red paper,symbolize fortune and wealth in the coming year.)

舞獅 lion dance (the lion is believed to be able to dispel evil and bring good luck.)

舞龍 dragon dance (to expect good weather and good harvests)

戲曲 traditional opera

雜耍 variety show

燈謎 riddles written on lanterns

燈會 exhibit of lanterns

守歲 staying-up

拜年 pay new year's call;give new year's greetings;pay new year's visit

禁忌 taboo

去晦氣 get rid of the ill- fortune

祭祖宗 offer sacrifices to one's ancestors

壓歲錢 gift money;money given to children as a lunar new year gift culture note;in the old days, new year's money was given in the form of one hundred copper coins strung together on a red string and symbolized the hope that one would live to be a hundred years old. today,money is placed inside red envelopes in denominations considered auspicious and given to represent luck and wealth

辭舊歲 bid farewell to the old year

掃房 spring cleaning; general house-cleaning

年糕nian-gao; rise cake; new year cake

團圓飯 family reunion dinner

年夜飯 the dinner on new year's eve

餃子jiao-zi/dumpling; chinese meat ravioli

粽子rice dumpling

相關詩詞

元會詩(魏)曹植

初歲元祚,吉日惟良。

乃為嘉會,宴此高堂。

尊卑列敘,典而有章。

衣裳鮮潔,黼黻玄黃。

清酤盈爵,中坐騰光。

珍膳雜遝,充溢圓方。

笙磐既設,箏瑟俱張。

悲歌厲響,咀嚼清商。

俯視文軒,仰瞻華梁。

願保茲善,千載為常。

歡笑盡娛,樂哉未央。

皇家榮貴,壽考無疆。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除夜(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祇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 (明)葉顒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閒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岩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元宵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七夕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