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手之鄉

中國佛手之鄉

中國佛手之鄉,廣東肇慶。佛手主產於閩粵、川、江浙等省,其中以廣東肇慶產佛手的藥用價值最高,稱為“廣佛手”。產於浙江金華的佛手觀賞價值較高,多用於盆景製作,稱為“金佛手”。

佛手主產於閩粵、川、江浙等省,其中以廣東肇慶產佛手的藥用價值最高,稱為“廣佛手”。產於浙江金華的佛手觀賞價值較高,多用於盆景製作,稱為“金佛手”。
廣東肇慶是佛手的原產地,也是著名的“中國佛手之鄉”。廣東肇慶、高要、德慶、四會等地,海拔在300~500米的丘陵平原開闊地帶,常年溫暖濕潤、陽光充足,年平均氣溫22℃,最冷月的1月平均氣溫為13.2℃,極端最低氣溫為-1℃,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為28.6℃,年平均降水量為1600毫米左右,全年日照時數為1815小時,是佛手的主產區。
廣東肇慶土壤疏鬆且肥沃,位於北回歸線上,是良好的佛手種植環境。佛手在肇慶地區已有數百年的種植歷史。所產的佛手最為正宗和地道、品質最佳、藥用價值最高,為廣東地道藥材“十大廣藥”之一,加工的商品“金邊白肉”在國內外市場享有很高的聲譽。

另外浙江金華佛手因其植株矮小且果多,所以觀賞價值較高,被稱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稱“金佛手”。
佛手在浙江金華栽培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以尖峰山南麓為其主要種植區。1955年金華佛手有14470株,國家收購佛手柑6.25噸。改革開放以來,金佛手發展更加迅猛,特別是近幾年來,由於佛手集觀賞、藥用、人文價值於一體,再加上市場的開拓和經濟效益的看好,金佛手生產實現由分散零星種植向規模經營發展。在佛手主產地金東區赤松鄉,佛手作為一大支柱產業加以培育和重點扶持,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到2000年,赤松佛手種植農戶達2000餘戶,種植面積達3000畝,掛果面積1200畝,銷售收入2600萬元。僅赤松山口村就有500多戶農戶種植,面積達1000餘畝,是遠近聞名的佛手專業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